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兔子有弓形虫怎么办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兔弓形虫病应如何进行防治?(兔弓形虫病应如何进行防治视频)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1)预防: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可用1%来苏儿、3%火碱或火焰彻底消毒,对病兔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在发病期间应注意人的防护;严禁在兔场养猫及其他肉食动物,严格阻断猫粪及其他排泄物对兔舍、饲料、笼具和饮水等的污染,大力灭鼠;对死于本病的和可疑的死兔要焚烧或深埋。平时应对兔舍、兔笼等加强消毒。本病的治疗应在发病初期,若服药较晚,则只能消除临床症状,不能阻止虫体进入组织内形成包囊,从而成为带虫者。早期治疗,可选用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制菌磺等。
(2)治疗:以磺胺类药物疗效好,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更佳。①磺胺嘧啶按70毫克/千克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按14毫克/千克体重,合用,口服,每天2次,首次加倍,连用3~5天。②磺胺甲氧吡嗪按30毫克/千克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按10毫克/千克体重,合用,每天1次口服,连用3天。
(1)预防: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可用1%来苏儿、3%火碱或火焰彻底消毒,对病兔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在发病期间应注意人的防护;严禁在兔场养猫及其他肉食动物,严格阻断猫粪及其他排泄物对兔舍、饲料、笼具和饮水等的污染,大力灭鼠;对死于本病的和可疑的死兔要焚烧或深埋。平时应对兔舍、兔笼等加强消毒。本病的治疗应在发病初期,若服药较晚,则只能消除临床症状,不能阻止虫体进入组织内形成包囊,从而成为带虫者。早期治疗,可选用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制菌磺等。
(2)治疗:以磺胺类药物疗效好,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更佳。①磺胺嘧啶按70毫克/千克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按14毫克/千克体重,合用,口服,每天2次,首次加倍,连用3~5天。②磺胺甲氧吡嗪按30毫克/千克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按10毫克/千克体重,合用,每天1次口服,连用3天。
犬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感染动物是中间宿主,仅猫为终末宿主。该病多为隐**染,幼犬和青年犬感染症状较严重。犬急**染时表现为精神萎顿、厌食、呼吸困难,粘膜苍白,甚至发生血性腹泻。有些慢**出现神经症状。 该病防治主要是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防止犬吃生肉及捕食啮类动物。对病犬可用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用70毫克或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用14毫克,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考虑到磺胺嘧啶溶解度较低,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
没有,兔子是唯一和人没有共生寄生虫病的宠物,弓形虫一般是猫比较多。 弓形虫: 弓形虫不是**,而是寄生虫,是一种病原体为弓形虫的传染病。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很多的恒温动物(鸟类和哺*动物)。传染的途径主要是摄取被猫科和犬科动物的体液或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弓形虫的感染最终都是通过食物摄入,还有血液传染。
预防措施 (1)猫是弓形虫的完全宿主,兔和其他动物仅是弓形虫原虫无性繁殖期的寄生对象,因此要防止猫接近兔舍传播该病,饲养员也要避免和猫接触,并灭鼠。加强兔舍的卫生管理,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2)定期消毒饲料、饲草和饮水,严禁被猫的排泄物污染。 (3)对流产胎儿及其他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场地用1%来苏儿、3%火碱或彻底严格消毒。发现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兔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在发病期间应注意人的防护。 治疗措施 治疗家兔弓形虫病以磺胺类药物疗效好,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更佳。可参考如下方法进行治疗 (1)磺胺嘧啶加甲氧胺嘧啶 前者首次用量每千克体重0.2克,维持量每千克体重0.1克。后者用量每千克体重0.01克,每天1次内服,连用5天。 (2)磺胺甲氧吡嗪加甲氧苄胺嘧啶 前者首次用量每千克体重0.1克,维持量每千克体重0.07克。后者用量每千克体重0.01克,每天1次内服,连用5天。 (3)长效磺胺加乙胺嘧啶 前者首次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1克,维持量每千克体重0.07克。后者用量每千克体重0.01克,每天1次内服,连用5天。 (4)蒿甲醚 每千克体重用量6~15毫克,肌肉注射,连用5天,有很好的效果。 (5)双氢***片 每兔日用量10~15毫克,连用5~6天。 (6)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次0.1克,每天2次,连续3天。
其症状可分为急性、慢性与隐性型。
急性型主要发生于仔兔,病兔突然发病,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和呼吸加快,有眼眵,流鼻液,嗜睡,并于几日内出现运动失调或麻痹,有惊厥,常于发病后2~8日内死亡。
慢性型,常见于老龄兔,病兔减食,进行性消瘦、贫血,常后躯麻痹,病程较长,多数可康复,但也有死亡者。隐性型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呈阳性。
兔弓形虫病是一种**共患病,病原是一种原虫,叫弓形虫。弓形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各种兔均可感染。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在猫小肠上皮内进行增殖和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动物吃了含有弓形虫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和*汁而被感染。弓形虫的速殖子还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也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兔饲料被含有大量弓形虫卵囊的猫粪污染,是兔场弓形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本病的易感动物为包括兔在内的多种动物及人,因此,其感染来源为多种发病和带虫动物;其中猫粪便中含有大量卵囊,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及胎盘感染。被患猫的粪便及其他病畜、带虫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土壤等均是传播媒介,多种昆虫和蚯蚓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和地区、养有家猫的畜群、有野生猫科动物活动的放牧地。 兔弓形虫病的症状可分为急性、慢性与隐性型。急性型主要发生于仔兔,病兔突然发病,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和呼吸加快,有眼屎,流鼻液,嗜睡,腹部由于腹水膨胀。并于几日内出现运动失调或麻痹,有惊厥,常于发病后2~8天内死亡。慢性型病程较长,常见于老龄兔,病兔减食,进行性消瘦、贫血。常后躯麻痹,随着病程发展,病兔出现中枢神经症状,通常表现为后躯麻痹,病程较长,多数可康复,但也有死亡者。怀孕母兔出现流产。病兔有的突然死亡,但病兔大多可以康复。隐性型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呈阳性。 急性型以淋巴结、脾、肝、肺和心脏的广泛坏死为特征。上述**肿大,并有很多灰白色坏死灶及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肠高度充血,常有扁豆大的溃疡,胸、腹腔有渗出液,此型主要发生于仔兔。 慢性型以各脏器水肿、增大,并有散在的坏死灶为特征。此型常见于老年家兔。 隐性型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脑炎,伴有非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变。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兔弓形虫病应如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