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宠物之家

变色树蜥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了,宠物也能够给主人带来很多的欢乐逗得主人哈哈大笑,在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宠物的道路上哪些知识能帮助我们呢?宠物网小编为您精心挑选和推荐《变色[变色是指动物身体表耐或特殊部位的颜色变化。]树蜥特征》,供您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变色树蜥特征

变色树蜥,是鬣蜥[虽然所有鬣蜥科(Iguanidae)的动物都可以被称为鬣蜥,但通常人们所指的鬣蜥,是那些体形较为庞大的,如绿鬣蜥。]科树蜥属爬行动物,俗名马鬃蛇、鸡冠蛇,全长有40厘米左右。分布于印度、安达曼群岛、中南半岛、阿富汗、斯里兰卡和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后引进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国。主要食物为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以及其他蜥蜴[蜥蜴(Lizard),俗称“四脚蛇”又称“蛇舅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云南、广东一带较多,福建比较少。]。雌性变色树蜥,每次产卵10-20颗,埋在潮润的土壤中,孵化期有6-7周。1岁性成熟。

一、变色树蜥的外形特征

变色树蜥特征

变色树蜥头体长10-12厘米,尾长约有30厘米。变色树蜥的背面为浅棕色,杂有深棕斑块;眼睛四周有辐射状的黑纹。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期的雄性头部是红色。体色是跟随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干湿以及光线强弱而变。鳞片十分粗糙;背部有一例像鸡冠一样的脊突,所以又叫**冠蛇。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碱发达。鼓膜*露,无肩褶。体背的鳞片有棱并且呈复瓦状排列;背部的中线上,由颈至尾基部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颈部的较长,形如马鬃。四肢发达,前后肢有五指、趾,均具爪。

二、变色树蜥的习性特征

变色树蜥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斯岛)。后引进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国。

变色树蜥多栖息[栖息,汉语词汇。]于热带和**带地区以及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适应力强,不受人类活动[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的影响。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至2000米。主要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和其他蜥蜴。它们没有牙齿,会把猎物整个吐下去。雄性繁殖季节变得具有领地意识。

变色树蜥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变色树蜥不能发声)。变色树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变色树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美**于为战区指挥官及合成**指挥官进行决策提供情报支持的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的注意,变色树蜥得以逃脱。许多变色树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

三、变色树蜥的饲养方式

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湿[潮湿(cháo shī),汉语词语,意思是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蜥蜴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生活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之家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变色树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