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厂房库房设置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消防法》中对车间、仓库、集体宿舍“三合一”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哪些规定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听业内人士的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第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上述消防技术标准是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俗称“三合一”,以下简称“合用场所”)的限定条件,并规定了合用场所的防火分隔措施、疏散设施、消防设施,以及火源控制等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既有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0517 **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the place combined with habitation,production,
storage and business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
4 基本规定
4.1 合用场所不应设置在下列建筑内:
a) 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经营的建筑;
b) 建筑耐火等级为**及**以下的建筑;
c) 厂房和仓库;
d) 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商场市场等公共建筑;
e) **建筑。
4.2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合用场所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的疏散设施;当难以完全分隔时,不应设置人员住宿:
a) 合用场所的建筑高度大于15m;
b) 合用场所的建筑面积大于2000m2;
c) 合用场所住宿人数超过20人。
4.3 除4.2以外的其他合用场所,当执行4.2规定有困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b) 住宿与非住宿部分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当无法分隔时,合用场所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
c) 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设置**的疏散设施;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的辅助疏散设施。
4.4 合用场所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应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
4.5 合用场所使用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屋顶平台。
4.6 合用场所中应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并宜配备轻便消防水龙。
4.7 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 m2,且住宿少于5人的小型合用场所,当执行本标准关于防火分隔措施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宜设置**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人员住宿宜设置在首层,并直通出口。
4.8 合用场所内的安全出口和辅助疏散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
5 防火分隔措施
5.1 4.3中的防火分隔措施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为常闭乙级防火门。
当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常闭乙级防火门,且封闭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或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直通室外。
5.2 住宿内部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并应砌筑至楼板底部。
5.3 两个合用场所之间或者合用场所与其他场所之间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1.50h楼板进行防火分隔。
6 辅助疏散设施
6.1 室外金属梯、配备逃生避难设施的阳台和外窗,可作为合用场所的辅助疏散设施。逃生避难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逃生避难设施配置标准。
6.2 合用场所的外窗或阳台不应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
6.3 用于辅助疏散的外窗,其窗口高度不宜小于1.0m,宽度不宜小于0.8m,窗台下沿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2m。
7 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
7.1 合用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084的规定。
7.2 合用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和GB20517的规定。
7.3 火灾探测报警器应安装在疏散走道、住房、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疏散楼梯的顶部。
7.4 设置非**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场所,应设置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
7.5 **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的15db,且应确保住宿部分的人员能收听到火灾警报音响信号。
7.6 使用电池供电的**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应定期更换电池。
8 火源控制
8.1 合用场所除厨房外,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罐和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存放液化石油气罐的厨房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设置自然排风窗。
8.2 合用场所的消防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其他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气线路的规格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不应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
b) 电气线路敷设应避开可燃材料;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穿金属管、阻燃塑料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c) 吊顶为可燃材料或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电气线路均应穿金属管、阻燃塑料管。
8.3 合用场所电器设备使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应超负荷使用;
b) 不应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c) 电热炉、电加热器、电暖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毯等电热器具使用后应采取拔出电源插销等切断电源的措施;
d) 用电设备长时间使用时,应观察设备、器具的温度,及时**降温;
e) 对产生高温或使用明火的设备,应限制周围可燃物,使用期间设专人监护。
8.4 建筑内的照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b) 使用卤钨灯和额定功率超过100W白炽灯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c) 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超过60W的白炽灯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体上。
8.5 合用场所内应有用火、用电、用油、用燃气等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 其它要求
9.1 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GB50140的规定。消防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的规定。
9.2 合用场所的内部装修材料应符合GB50222和GB50354的规定。
9.3 室外广告牌、遮阳棚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且不应影响房间内的采光、排风、辅助疏散设施的使用、消防车的通行以及灭火救援行动。
9.4 合用场所集中的地区,当市政消防供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充分利用天然水源或设置室外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容量不应小于200m3。
9.5 合用场所集中的地区,应建立专、兼职***伍,并应配备相应的灭火车辆装备和救援器材。
9.6 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地方相关规定的要求。
如何进行仓库平面布置
仓库平面合理布置,是根据仓库场地条件、仓库业务性质和规模、物资储存要求以及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特点等因素,对仓库各组成部分,如库房、货场、辅助建筑物、库内道路、附属固定设备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平面的合理安排和布置。仓库总平面布置的程序如下:
仓库总平面布置的准备工作
仓库总平面布置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资料的齐备、准确及可靠程度。总平面布置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即布置、修改、再布置、再修改,反复多次,直到求得最满意的布置方案为止。在布置时一般借助于一些辅助工具,如作业流程图、仓库平面图、样板图等,在纸面上加以设计。所以在总平面布置前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辅助工具。
找出和布置关键性作业位置
在仓库总平面布置中,铁路专用线的位置往往受外部条件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仓库总平面布置的走向,所以应首先确定专用线的位置。库房、货场的位置可根据上述要求依次确定。
总平面布置所依据的主要资料有:储存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建设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分布情况,地形条件,水、电供应条件,当地气象资料,采取的装卸搬运手段,消防及安全要求协作条件等。
对工作面积进行大致的布置
根据建设地点的现有地形,对库房、货场、主要通道、装卸场地以及辅助车间、办公室、生活福利设施的相应位置及占用面积进行大致的初步设计。
设计次要通道
次要通道与主要通道相交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输网,通道的设置与宽度应视物资运输的需要和安全要求而定。
单体设计
根据储存物资的保管要求、仓库业务、作业流程和仓库性质,并结合当地气象及环境条件,具体确定库房的建筑类型和方位,以及库房内设备的类型和位置。
辅助和辅助装置的设置
对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水、电供应线路及辅助设施等进行设计。至此,仓库总平面布置工作初步完成。最后还应对照总平面布置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到建设现场核实布置情况。
我理解你说“底层划出一部分作为丙类产品仓库(厂房自身生产的)”, 这个就是中间仓库。按中间仓库的规定设置就好但要注意2个问题: 厂房和仓库建筑的耐火等级需要一致,按较高的设置。丙类仓库需要防火墙,1.5h的防火楼板与建筑其他部位分隔。 防火分区的面积不要超,两者相加不大于厂房允许的一个防火分区最大的面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生产和贮存的厂房和库房,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设置的防火分隔物、安全疏散设施、防爆泄压设施,以及厂址、库址的选择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等)也不同,因此在设计中必须首先确定火灾危险性,否则就无法合理、可靠地设计。
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5.2条中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米的丁类厂房需设置排烟施 建筑面积指的是整栋楼的建筑面积还是单层的建筑面积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答: 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指的是场所或部位。 我们来看其原文: 8.5.2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其款: 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可理解为“场所或部位”。这样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是指生产车间,不是指整栋楼的建筑面积(当然单层就是整栋楼的话,就是单层的建筑面积)。如整栋楼中的丁类生产车间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 ,是应设置排烟设施(我认为这时,单层和多层的生产车间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都应设置排烟设施。)。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消防法》中对车间、仓库、集体宿舍“三合一”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哪些规定”
上一篇
无限极大概吃多长时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