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湖北黄梅戏演员排行表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名单)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

黄梅戏职业班社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班社和演员:
双喜班
班址在桐城,班主是踞光华。演出活动范围很广,主要在桐城、潜山、怀宁、枞阳、岳西、贵池、东流等地,演员阵容强大,早期是吴汉周、胡金发、方立堂等,其后则是严风英、桂月娥、丁翠霞,号称“三大坤角”,以及丁永泉、了紫臣等。班规很严,管理有序。还请了京剧艺人传授技艺,藉以提高自己的演戏水平。这个班子,勇于改革,演出中减少帮腔,加入京胡托腔伴奏取代锣鼓过门。1936年琚光华与丁永泉、潘孝慈、查文艳、郑绍周、檀槐珠等人,带班到上海,在上海九亩地、陆家浜演出。1944年,“双喜班”停止活动,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才恢复演出,1947年,“双喜班”荟聚黄梅戏精英严风英、桂月娥、丁永泉、丁翠霞、柯砚秋、潘犹芝、程积善、潘泽海、潘璄瑮、丁紫臣、王文治、饶广胜等于一堂,演出于大通,引起很大的轰动。这可能是黄梅戏一个最强的职业班社,一次质量最好的演出。
小白伢班
成立较早,约在1911年。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崔小白和刘金秀两个女子。她们原本都是童养媳,黄梅戏的艺人住在她们家隔壁,教戏时她们隔墙偷听学会了黄梅戏,后冲破阻碍拜师学艺,师满试演获得成功,后两人以“二小戏”到处唱“堂会”,很受欢迎。随邀人自己组班,被称为“小白伢班”,不仅演唱“二小戏”、 “三小戏”,更多的是演出“本戏”。因当时女子演戏是件新奇的事儿,尤其是两个女伶领班并同台演唱,轰动四乡八村,数十里外的人也赶来看戏。这是黄梅戏的历史上,第一个女子领班的班社。
张翰班
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张廷翰。这个班子,活动于岳西、潜山、怀宁、太湖、舒城、霍山、六安一带。班子里的成员,是集中潜山、岳西、怀宁的精英,如王宏元,朱昌运、吴汉周、王风阳、方立周、方立堂等.老旦朱昌运被誉称朱奶奶,花脸方立堂被誉称“活文王”、“活姜维”、“活包公”。由于阵容强大,演出质量上乘,故有“岳潜第一班”之称。

黄梅戏荣誉榜
1985年
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十佳”演员称号 丁同、刘广慧
1986年
马兰 第四届全国戏曲梅花奖(主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
1987年 1988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 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2)马兰 第六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3)马兰 第八届“飞天奖”优秀女主角(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1989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 全国第九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 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3)全国黄梅戏大奖赛中荣获“十佳”演员 周莉
1990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1992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 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 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3)胡连翠 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优秀导演奖
1993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 全国第九届戏曲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 第十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4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 中国首届戏曲展播优秀戏曲片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 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5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孟丽君》 全国第十五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孟丽君》 第十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3)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于1995年获华东田汉戏剧奖。
1996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第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4)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戏曲二等奖
(5)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优秀作曲奖
1997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全国第十七届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戏曲电视剧一等奖、最佳戏曲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舞美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4)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97”中国电视戏曲展播一等奖
1998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秋》 全国第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秋》 第十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9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 全国第十九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 第十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2000年
韩再芬 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黄梅戏《徽州女人》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戏曲类大奖
黄梅戏《红楼梦》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 文化部首届“文华奖”
黄梅戏《风雨丽人行》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
黄梅戏《生死擂》荣获第21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2002年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演员吴亚玲荣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文华奖:
黄梅戏 《红楼梦》 安徽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 《徽州女人》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三团
梅花奖:
第四届 马 兰 《无事生非》
第九届 黄新德
第十三届 杨 俊
第十七届 韩再芬
第十九届 吴亚玲

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

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

黄梅戏职业班社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班社和演员:
双喜班
班址在桐城,班主是踞光华。演出活动范围很广,主要在桐城、潜山、怀宁、枞阳、岳西、贵池、东流等地,演员阵容强大,早期是吴汉周、胡金发、方立堂等,其后则是严风英、桂月娥、丁翠霞,号称“三大坤角”,以及丁永泉、了紫臣等。班规很严,管理有序。还请了京剧艺人传授技艺,藉以提高自己的演戏水平。这个班子,勇于改革,演出中减少帮腔,加入京胡托腔伴奏取代锣鼓过门。1936年琚光华与丁永泉、潘孝慈、查文艳、郑绍周、檀槐珠等人,带班到上海,在上海九亩地、陆家浜演出。1944年,“双喜班”停止活动,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才恢复演出,1947年,“双喜班”荟聚黄梅戏精英严风英、桂月娥、丁永泉、丁翠霞、柯砚秋、潘犹芝、程积善、潘泽海、潘璄瑮、丁紫臣、王文治、饶广胜等于一堂,演出于大通,引起很大的轰动。这可能是黄梅戏一个最强的职业班社,一次质量最好的演出。
小白伢班
成立较早,约在1911年。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崔小白和刘金秀两个女子。她们原本都是童养媳,黄梅戏的艺人住在她们家隔壁,教戏时她们隔墙偷听学会了黄梅戏,后冲破阻碍拜师学艺,师满试演获得成功,后两人以“二小戏”到处唱“堂会”,很受欢迎。随邀人自己组班,被称为“小白伢班”,不仅演唱“二小戏”、 “三小戏”,更多的是演出“本戏”。因当时女子演戏是件新奇的事儿,尤其是两个女伶领班并同台演唱,轰动四乡八村,数十里外的人也赶来看戏。这是黄梅戏的历史上,第一个女子领班的班社。
张翰班
班址在岳西,班主是张廷翰。这个班子,活动于岳西、潜山、怀宁、太湖、舒城、霍山、六安一带。班子里的成员,是集中潜山、岳西、怀宁的精英,如王宏元,朱昌运、吴汉周、王风阳、方立周、方立堂等.老旦朱昌运被誉称朱奶奶,花脸方立堂被誉称“活文王”、“活姜维”、“活包公”。由于阵容强大,演出质量上乘,故有“岳潜第一班”之称。

黄梅戏荣誉榜
1985年
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十佳”演员称号 丁同、刘广慧
1986年
马兰 第四届全国戏曲梅花奖(主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
1987年 1988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 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2)马兰 第六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3)马兰 第八届“飞天奖”优秀女主角(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1989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 全国第九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 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3)全国黄梅戏大奖赛中荣获“十佳”演员 周莉
1990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 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1992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 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 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3)胡连翠 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优秀导演奖
1993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 全国第九届戏曲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 第十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4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 中国首届戏曲展播优秀戏曲片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玉堂春》 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5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孟丽君》 全国第十五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孟丽君》 第十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3)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于1995年获华东田汉戏剧奖。
1996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第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4)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全国戏曲二等奖
(5)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优秀作曲奖
1997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全国第十七届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戏曲电视剧一等奖、最佳戏曲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舞美奖
(3)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4)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春》 “97”中国电视戏曲展播一等奖
1998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秋》 全国第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秋》 第十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1999年
(1)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 全国第十九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2)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 第十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
2000年
韩再芬 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黄梅戏《徽州女人》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戏曲类大奖
黄梅戏《红楼梦》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 文化部首届“文华奖”
黄梅戏《风雨丽人行》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
黄梅戏《生死擂》荣获第21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2002年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演员吴亚玲荣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文华奖:
黄梅戏 《红楼梦》 安徽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 《徽州女人》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三团
梅花奖:
第四届 马 兰 《无事生非》
第九届 黄新德
第十三届 杨 俊
第十七届 韩再芬
第十九届 吴亚玲

黄梅戏比较著名的演员有哪些?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扩展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比较著名的演员有哪些?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扩展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比较著名的演员有哪些?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扩展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比较著名的演员有哪些?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扩展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比较著名的演员有哪些?

著名演员;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扩展资料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界的五朵金花都是谁?

五大戏剧之一黄梅戏,当年红极一时的五朵金花,现在她们都在哪儿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表演艺术家,早期有严凤英、王少舫、黄新德等老一辈大师,后有马兰、吴琼、韩再芬、张辉等后起之秀。其中黄梅戏五朵金花尤其引入注目,曾名噪一时,她们分别是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玫,她们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佼佼者。她们都是安徽艺术学院同届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安徽黄梅戏剧院,以后各奔东西,在各自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她们都取得哪些成就,她们现在的境况如何? 五大戏剧之一的黄梅戏 名气最大的余秋雨夫人马兰 马兰,62年生,安徽太湖县人。说到黄梅戏,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马兰。马兰的名气最大,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有众多的荣誉傍身。第一个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演了黄梅戏电影《龙女》,主演了电视剧《严凤英》,出演了《西游记》唐僧母亲。1983——1998年被选为全国**代表,1987年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1988年获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最佳女演员,2007年获亚洲最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马兰还有一个引入注目的身份是: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夫人,两人于1992年结婚,相差16岁,没生孩子,两人的结合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式的婚配。 余秋雨和马兰 跨界歌坛又回归舞台的吴琼 吴琼被誉为“五朵金花”中唱功最好的,唱腔有几分严凤英的韵味,但没有其他四朵金花长得漂亮。吴琼是安徽芜湖人,62年生,在80年代初成名,获得过众多奖项。吴琼多才多艺,1990年曾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过业余组通俗唱法第二名,91年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92年离开黄梅戏舞台转战歌坛,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改唱流行歌曲。那些年经常看到她在一些大型晚会上演唱流行歌曲,在央视舞台上也经常看到她的身影,还连续5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琼重回安徽黄梅戏舞台,家乡观众不仅没有忘记她,反而更追捧她。2008年在合肥和北京举办黄梅戏个人演唱会,2012年获得中国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现为国家一级演员。 吴琼在40岁的时候,遇到了比自己小15岁的演员阮巡,这是吴琼的第一次恋爱,婚后因流产再也没生孩子,但夫妻一直非常恩爱。 吴琼饰演江姐 转战黄梅戏故乡湖北的杨俊 1989年杨俊到湖北演出,恰逢湖北省准备成立湖北黄梅戏剧院,因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的黄梅县,所以湖北想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发扬光大。1989年湖北省委、省**联合发文,成立湖北黄梅戏剧院,落址黄冈市。湖北有关领导听说杨俊在湖北演出,就和她接洽,力邀其加盟湖北,没想到杨俊欣然同意。因安徽黄梅戏剧院人才济济,资源有限,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到了湖北就可以挑大梁,有大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杨俊就毅然地来到湖北,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优秀青年小生张辉。 杨俊来湖北后,湖北的黄梅戏得到了很多的发展,他们创作演出了《孟姜女》、《和氏璧》、《双下山》、《貂蝉》、《妹娃要过河》等一批剧目,在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杨俊曾任湖北黄梅戏剧院院长,现任湖北省戏曲剧院院长,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传承人,2018年当选为全国**代表。 杨俊 坚守安徽黄梅戏舞台的吴亚玲 吴亚玲,1962年生。1980年,吴亚玲和同班的9位同学一起被当时的省黄梅戏剧团选中。1981年,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枚这5个女孩赴香港演出,引起轰动,并获“五朵金花”称号。当时吴亚玲一人身兼《天仙配》中的五姐、《女驸马》中的公主二角。 在多年的艺术道路上,吴亚玲在舞台上成功扮演了众多角色:《天仙配》中的五姐和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公主、《龙女》中的珍姑、《无事生非》中的李碧翠、《红丝错》中的章榴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秋千架》中的公主、《长恨歌》里的梅妃、《挑女婿》中的张丽英、《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雷雨》中的繁漪。 吴亚玲为黄梅戏付出了自己心血,也收获了众多荣誉。她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安徽省政协**,国家级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吴亚玲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家庭圆满,丈夫是安徽黄梅戏剧院院长,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业。 吴亚玲饰演林黛玉 早年成为影视演员的袁玫 “五朵金花”还有一位,早已离开了黄梅戏舞台,转行做了影视演员和制片人,她就是央视87版《红楼梦》的袭人扮演者袁玫。袁玫演过红楼梦之后,1988年南下广东做职业电视剧演员,主演过《公关小姐》《赵氏孤儿》等影视作品。2004年起任电视连续剧《故乡的云》剧组执行制片人,从此走上了制片人的道路。现为广东省电视台制片人,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袁玫之所以也称为五朵金花,是因为1981年和吴琼、马兰、吴亚玲、杨俊一道赴香港演出而获得这一名号的,但她几乎没有留下什么黄梅戏的代表作。 袁玫饰演袭人 三十多年过去,青春俏丽的五朵金花现在都已步入中年,虽然红颜不再,但她们都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斐然,成为那一代人不灭的记忆

越剧著名演员是谁?

1、曹银娣 女,一级演员。 上海市人,1939年8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 2、陈雪萍,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桐庐人,1963年出生。 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庐越剧团学艺,1985年师承范瑞娟,学唱范派。主演《桐江雨》、《春江月》等。1985年和1986年在戏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和《桐花泪》中分别饰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龙。1993年主演《浊浪惊魂》,获省第五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 3、傅幸文 女,国家二级演员,工戚派花旦。 浙江 鄞县人。母亲是越剧戚派创始人戚雅仙,父亲是越剧编剧傅骏,幼小受家庭熏陶而爱上文艺。 4、洪瑛,生于1962年。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攻旦角,师承王(文娟)派。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7岁高中毕业,工作一年后进嵊泗越剧团学艺。1982年参加全省“小百花”会演后被选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省戏曲“明星奖”等。现为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省剧协会员。她的唱腔抒情动听婉约自如、韵味醇厚、**感人。表演朴实自然、细腻传神、不温不火,丝毫不见做作,真正彰显了实力派演员的风采。 5、周云娟,人名,同名人士有浙江越剧团著名旦角,1952年12月28日出生。 ***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三届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 93年度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中国***第九届代表大会代表成员、浙江越剧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银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雪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幸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云娟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著名黄梅戏演员有哪些

标签:宠物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