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有什么太子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长公主的儿子怎么称呼(古代对公主的称呼)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没有固定的称呼,需根据驸马的官职爵位来承袭或给予散阶勋爵:
1、 长公主嫁给**或宰相或将军等有王位或爵位的人,若她生的儿子要继承王位和爵位,则统称为世子,**的儿子也可以叫小** ;
2、 若她儿子没有继承权,则统称为公子;
3、 长公主生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 ,叫郡主。
有两点,第一点:能力大,第二点:不会**,所以深得朱元璋的信赖。在君主专治的时候,就是皇帝就是最大的,虽然太子是继承者,但是太子不能掌握实权。 然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是一个例外,尽管他一生没有做过皇帝,一直待在太子的位置上,但他的权力却十分庞大,比之他的儿子,真正的皇帝建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许多人甚至称朱标为权力最大的太子。那么,朱标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他又为何能在一代枭雄朱元璋的手中取得如此大的权力? 朱标的权力,体现在方方面面。除掉乱世当中的太子,光论大一统王朝中正统的太子,朱标的手中握有的权力的确是十分惊人的,放在其他朝代,这简直是不敢想象。其实,大部分朝代中的太子只是身份尊贵,但没有多少实际权力,比如唐朝太子李承乾,隋朝太子杨勇,他们的废立不过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而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们既不能参与军国大事,又没有实权。 然而朱标不仅可以参与政务,还握有军权。朱标的生母是朱元璋最宠爱的马皇后,听闻马氏为自己诞下儿子以后,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朱元璋竟喜极而泣,到当地的一座山上刻字道:“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他请来宋濂等名儒作为帝师,教授朱标。朱元璋自称吴王以后,立即立朱标为世子,足以可见他对于朱标的殷切期望。在朱元璋称帝以后,朱标名正言顺的被立为太子。与其他害怕太子夺权的君王不同,朱元璋任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可以说,朱元璋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能臣良将们全部交给朱标,送入太子**。 朱标二十二岁以后,朱元璋命一切事务都由朱标决断。尽管朱元璋常常插手政务,但要知道这时候朱元璋本就是皇帝,朱标仅仅是太子,但他却能决断诸事,权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与其他面对父皇时需要唯唯诺诺的太子不同,朱标性格敦厚宽容,却敢于和朱元璋争吵,坚持己见。这一方面说明太子朱标性格坚毅,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朱标的权力之大。 而朱元璋敢于放权给朱标,原因有三。其一,朱标是马皇后所生,又是朱元璋嫡长子,朱元璋对朱标格外疼爱,放权给他,是想历练他,培养国家的继承人。其二,朱标性格敦厚,处理事务尽皆妥当,没有逾越之举,深得朱元璋信任。其三,朱标仁义宽厚,常调解争端,替人求情,在诸王以及朝中大臣中威望极高,朱元璋即使不给他实权他的影响力也是在的。 所以,朱元璋这位枭雄,可以对功臣狠辣无情,斩尽杀绝,但他对朱标却充满父爱。并且按照现实来说,朱标的能力很强,并且敢于直言纳谏,不怕得罪自己的父皇。所以会被深用。
历史上有五位既贤明优秀又悲惨的五个太子,第一个就是汉武帝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刘据是汉武帝和卫夫子生的长子。汉武帝也是一位明君而卫夫子更是一个有着贤良德淑才能的一个女才子。卫夫子成为皇后以后也就是刘据在七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由于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疼爱刘据是一个性格温顺待人宽厚的太子,结果后来因为巫蛊之术被父亲处死。 第二位是司马家族的司马遹,他的父亲是司马衷,司马遹虽然不被世人了解但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有一个君主看到路上人挨饿,吃不饱饭,于是这位君主就问为什么不吃肉糜。这位就是西晋的君主,其实司马遹是司马衷的大儿子但是司马炎特别喜欢这个孙子于是越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了。但是司马遹将贾南风得罪了结果被贾南风**害死了。 第三位隋炀帝杨广的哥哥杨勇,隋炀帝的皇位是从他的哥哥杨勇手中抢夺而来的,杨勇是一个忠厚的人但是性格不被别人喜欢。而这个时候的杨广却得到了杨坚夫妻二人的喜欢因此才废掉了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第四位就是唐太宗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李建成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储君,在李渊攻打天下的时候也立下许多功劳。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最终逼自己的父亲退位自己继位登基。其实李建成也很有能力只是没有自己的弟弟心狠手辣而已。 最后一位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朱元璋非常喜欢自己的大儿子甚至为了自己的大儿子能够顺利的继承皇位还将自己的其他儿子赶出京城,为自己的儿子铺路。还将曾经那些和他一起建功立业的功臣都**了。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清朝只有过一个太子,是康熙的次子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 也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 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扩展资料: 清朝不立太子的原因: 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 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 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秘密立储制度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 求采纳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 求采纳
1、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2、李重润(682年-701年),原名李重照(因避武则天之讳,故改名李重润),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母韦皇后。永淳元年(682年),李重润被立为皇太孙。光宅元年(684年),唐中宗失位,李重润被废为庶人。 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里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为人谗构,被武则天赐死,死时年仅19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年)追封其为“懿德太子”。神龙二年(706年),将其灵柩由洛阳迁到乾陵陪葬,特恩“号墓为陵”。 3、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一代女皇武则天次子。 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 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 4、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 李诵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5、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建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重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西汉】
1、刘荣:汉景帝刘启的闵太子,公元前148年,被控坐侵庙堧垣为宫,景帝征荣觐见,被带到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临江闵王,刘荣恐惧因而**。
2、刘据:汉武帝刘彻的戾太子,在巫蛊之乱中被*臣**,举兵反抗,后来兵变逃亡中**。
【新朝】
1、王临:王莽的太子,因害怕与侍女私通的事泄露与原碧密谋**王莽,王莽知道后赐儿子毒药自尽,临不肯饮,最后引剑**。
【东汉】
1、刘强:汉光武帝的太子,公元41年郭皇后被废,刘强心中不安,请求光武帝改封他为藩王,于43年六月封刘强为东海王。
2、刘庆:汉章帝刘炟的太子,宋贵人因窦皇后与母亲比阳公主谋陷诬言作厌胜之术而饮药**,后汉章帝遂废太子刘庆而立刘肇为皇太子。
【三国】(魏、蜀、吴)
1、孙登:吴大帝孙权的宣太子,221年被立为太子,241年薨。
2、孙和:吴大帝孙权的废太子,因全公主陷害而被废黜,孙峻于253年派人赐孙和死,孙和遂**。
3、孙瑾:吴末帝孙皓的太子,公元280年3月孙皓降晋朝,东吴政权灭亡,晋武帝赐孙瑾为中郎。
4、刘璿:蜀汉后主刘禅的太子,蜀汉亡后,钟会、姜维在成都作乱,刘璿被魏兵杀害。
【晋朝】
1、司马遹:晋惠帝的愍怀太子,在公元300年被皇后贾南风陷害而被废黜,数月后被杀害。
2、司马臧:晋惠帝的太孙,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后将其杀害。
3、司马尚:晋惠帝的冲太孙,公元301年8月立为皇太孙,302年3月薨逝。
4、司马覃:晋惠帝的太子,公元304年2月成都王司马颖控制朝廷,废太子司马覃复为清河王,308年2月26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
5、司马颖:晋惠帝的皇太弟,304年被司马颙废其皇太弟位,307年冬10月被长史刘舆矫诏赐死。
6、司马铨:晋怀帝司马炽的太子,《资治通鉴》为司马诠,汉赵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刘曜杀太子司马诠、吴孝王司马晏、竟陵王司马茂和朝廷大臣,史称永嘉之乱。
7、司马端:晋怀帝司马炽的太子,司马端投奔大将苟晞。苟晞立司马端为皇太子,仅仅过了七十日,就被石勒俘虏。
【十六国】
1、刘元公:汉隐帝刘粲的太子,公元318年被靳准**。
2、刘乂:汉昭武帝刘聪的皇太弟,被刘聪废黜而立刘粲为皇太子,不久刘乂被杀。
3、刘熙:前赵昭文帝刘曜的太子,329年后赵中山公石虎大破汉赵军,刘熙被擒杀。
4、石邃:后赵天王石虎的太子,337年因谋杀石虎败露被自己父亲处死。
5、石宣:后赵天王石虎的太子,因谋杀石虎被发觉后处死。
6、石衍:后赵成帝石遵的太子,石鉴、冉闵相继篡位,杀害了石遵、石衍。
7、冉智:冉魏武悼天王冉闵的太子,354年,前燕有人检举黄门侍郎宋斌等*谋奉冉智为主叛变,冉智受此事件牵连被处死。
8、张泰和:前凉威王张祚的太子,355年被张祚的侄子张玄靓所杀。
9、慕容晔: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儁)的献怀太子,于356年7月12日病逝。
10、苻苌:前秦明帝苻健的献哀太子,苻苌在战斗中被流箭射中后去世,谥号为献哀太子。
11、苻宁:前秦哀平帝苻丕的太子,苻丕被西燕皇帝慕容永打败后,被东晋扬威将军冯该斩杀。太子苻宁、长东王苻寿被送到了建康。
12、苻懿:前秦高帝苻登献哀太弟,387年苻登封苻懿为皇太弟,次年,苻懿薨逝,谥号为献哀皇太弟。
13、苻宏: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太子,405年,在湘东为晋将檀祗所讨灭。
14、苻宣:前秦末帝苻崇的太子,前秦太子苻宣投靠仇池杨盛,不再设置郡县,前秦亡。
15、慕容策: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献哀太子,因年幼被丁太后废黜,赐死慕容盛四弟平原公慕容元,拥立**慕容熙继位。
16、慕容令:一作慕容全,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太子,慕容令反前燕,被弟弟慕容麟告密,最后死在部下手中。
17、慕容定:后燕昭武帝慕容盛的太子,中领军慕容提、步军校尉张佛想拥立慕容定,慕容熙得知后,逼迫慕容定**。
18、慕容彭城:北燕惠懿帝慕容云的太子,409年,高云被其幸臣离班、桃仁所杀,高彭城也死于乱军之中。
19、冯永:北燕文成帝冯跋的太子,426年,冯永薨,其弟冯翼继他为太子。
20、冯翼:北燕文成帝冯跋的太子,冯跋病重,冯跋之弟冯弘发动**尽杀包括太子冯翼在内的冯跋诸子百人后继位。
21、冯崇:北燕昭成帝冯弘的废太子,431年被废黜,后害怕被继母**投奔北魏。
22、冯王仁:北燕昭成帝冯弘的太子,北燕灭亡,冯弘和冯王仁在***被长寿王所杀。
23、赫连璝: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太子,赫连勃勃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424年被三弟太原公赫连昌斩杀。
【南朝】
1、刘劭: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因弑父篡位而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遭处斩。
2、萧长懋:齐武帝萧赜的文惠太子,公元493年早薨。
3、萧诵: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太子,501年,萧衍以宣德太后王宝明的名义追废太子萧诵为庶人,齐亡萧诵被害。
4、萧统:梁武帝萧衍的昭明太子,502年11月立为太子,未及即位即于531年薨,世称昭明太子。
5、萧大器:梁简文帝萧纲的哀太子,公元551年被侯景的部下用系帐竿下绳将他绞死。
6、萧方矩:梁元帝萧绎的闵怀太子,改名萧元良,西魏大将于谨就攻克江陵,萧绎、萧元良同时遇害。
7、陈至泽:陈废帝陈伯宗的废太子,公元568年11月23甲寅,随其父一同被陈宣帝所废黜。
8、陈胤:陈后主的废太子,陈后主对其道学气很不耐烦,庶母张丽华则与她的众多*羽不择手段的攻击和诋毁太子,588年陈后主废掉陈胤的太子之位,封张丽华所生的儿子陈深为皇太子。
9、陈深:陈后主陈叔宝太子,陈灭,陈深随其他皇族成员一道入隋。
【北朝】
1、拓跋晃:北魏拓跋焘景穆太子,451年,由于宦官宗爱陷害许多太子宫的属官被杀,拓跋晃惊惧而死。
2、元恂: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废太子,496年拓跋恂在旧势力的怂恿下,企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参加叛乱,后被孝文帝废黜赐死于河阳。
3、元长仁: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太子,552年,元长仁及其两弟也被高洋所杀。
4、高百年:北齐孝昭帝高演太子,564年6月被叔叔武成帝高湛斩杀
【隋朝】
1、杨勇:隋文帝杨坚的废太子,600年被废为庶人,隋文帝病重时曾有意重新立杨勇为太子,结果被杨广发现,杨广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将杨勇处死。
2、杨昭:隋炀帝杨广的元德太子,606年8月30日薨逝,时年二十三。谥“元德”,617年追崇为世宗孝成皇帝。
【唐朝】
1、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隐太子,其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一箭射死。
2、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废太子,642年被控**叛变,意图杀害太宗,643年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
3、李弘:唐高宗李治的太子,675年5月,李弘与高宗、武则天同赴合璧宫时暴卒。
4、李忠:唐高宗李治的废太子,公元656年李忠被贬为梁王,664年12月,上官仪、王伏胜被诬陷谋反问成死罪,许敬宗等人诬告李忠为同谋,被高宗赐死于郁山。
5、李贤:唐高宗李治的章怀太子,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武则天派遣酷吏丘神绩逼其自尽。
6、李重润:唐中宗李显的懿德太子,原名李重照,生前封为皇太孙,701年因与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一起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被武则天赐死。
【宋朝】
1、赵谌:宋钦宗赵桓的太子,北宋灭亡被金人俘。
2、赵敷:宋高宗赵构的元懿太子,因苗刘兵变后被废为魏国公,不久便受惊而死,年仅3岁。
3、赵愭:宋孝宗赵昚的庄文太子,原名赵愉,1167年秋患病,医误投药,病重而薨。
4、赵询:宋宁宗赵扩的景献太子,初名赵与愿、后改名赵曮、赵帱,1220年薨逝。
【辽朝】
1、耶律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太子,后唐末帝李从珂派遣壮士李彦绅将耶律倍**(一说被石敬瑭所杀)。
2、耶律李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三子,汉名耶律洪古,960年,李胡之子宋王耶律喜隐谋反,李胡连坐,死于狱中。
3、耶律浚: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昭怀太子,因耶律乙辛的陷害被废黜,1077年被耶律乙辛的手下所杀。
【金朝】
1、完颜济安:金熙宗完颜亶的英悼太子,1143年1月13日病薨,不足1岁。
2、完颜光英:金废帝完颜亮太子,1161年,完颜元宜军变杀完颜亮,光英在汴京遇害。
3、完颜允恭:金世宗完颜雍的宣孝太子,1185年6月,太子在承华殿薨逝。
4、完颜从恪:金卫绍王完颜允济的太子,1233年,汴京城被蒙古帝**队攻克,完颜从恪被杀。
5、完颜守忠:金宣宗完颜珣的庄献太子,1215年,皇太子完颜守忠因中都失守,忧郁而死。
6、完颜铿:金宣宗完颜珣的冲怀太孙,1216年1月19日薨逝,年仅2岁。
【元朝】
1、真金:元世祖忽必烈的明孝太子,1285年因禅位事件忧惧致疾,1286年1月5日薨逝。
2、德寿:元成宗铁穆尔的太子,1305年6月27日,元成宗册立他为太子,1306年1月3日薨逝。
3、阿剌忒纳答剌:元文宗的太子,1331年2月22日薨。
4、燕帖古思:元文宗的次子,原名古纳答剌,1340年7月9日,元惠宗下诏撤文宗庙主,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放逐到东安州安置,流放太子燕帖古思到高丽,1340年8月9日,燕帖古思在流放途中去世。
【明朝】
1、朱标:明太祖朱元璋的懿文太子,1392年5月17日薨,谥懿文太子。
2、朱文奎:明惠帝朱允炆的和简太子,或恭愍太子,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后,朱文奎不知所终,传闻朱文奎亦死于皇宫大火。
3、朱见济:明代宗朱祁钰的怀献太子,1453年3月21日薨,年仅5岁。
4、朱佑极:明宪宗朱见深的悼恭太子,1472年3月5日薨,年仅3岁。
5、朱载壑:明世宗朱厚熜的庄敬太子,1552年10月薨,追封谥号庄敬太子。
6、朱慈烺:明思宗朱由检的献愍太子,1645年死在陕西宁家湾。
【清朝】
爱新觉罗.胤礽: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废太子,1712年11月16日被康熙帝废黜后幽禁,1724年12月薨。
隋炀帝的哥哥杨勇是皇太子但却被隋炀帝害死了
还有唐朝的太子李建成,被其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死
清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不是当了近四十年太子的二阿哥,而是四阿哥胤祯
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当了一辈子太子,而且死后好多年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了朱元璋也只当了四年皇上
等等还有好多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古代长公主的儿子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