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有隔振效果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隔震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隔震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和措施)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11-2010(附2016年修订版)第12.1.3条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最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4或非隔震结构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研究。2 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3 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4 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说明:在隔震设计的方案比较和选择时仍应注意:1 隔震技术对低层和多层建筑比较合适,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s的建筑结构效果最佳;建筑结构基本周期的估计,普通的砌体房屋可取0.4s,钢筋混凝土框架取T1=0.075H3/4,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取T1=0.05H3/4。但是,不应仅限于基本自振周期在1s内的结构,因为超过1s的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有可能同样有效,国外大量隔震建筑也验证了此点,故取消了2001规范要求结构周期小于1s的限制。 2 根据橡胶隔震支座抗拉屈服强度低的特点,需限制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结构的变形特点需符合剪切变形为主且房屋高宽比小于4或有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制要求。现行规范、规程有关非隔震结构高宽比的规定如下:高宽比大于4的结构小震下基础不应出现拉应力;砌体结构,6、7度不大于2.5,8度不大于2.0,9度不大于1.5;混凝土框架结构,6、7度不大于4,8度不大于3,9度不大于2;混凝土抗震墙结构,6、7度不大于6,8度不大于5,9度不大于4。对高宽比大的结构,需进行整体倾覆验算,防止支座压屈或出现拉应力超过1MPa。3 国外对隔震工程的许多考察发现: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房屋;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将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墨西哥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1规范的要求仍然保留,当在Ⅳ类场地建造隔震房屋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专项审查。4 隔震层防火措施和穿越隔震层的配管、配线,有与隔震要求相关的专门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7、8度区的隔震建筑,上部结构完好,但隔震层的管线受损,故需要特别注意改进。http://****zzguifan***m/webarbs/book/276/2254760.shtml 12.2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很多材料都可以做隔振材料,关键是怎么用。比如我们最近用现浇混凝土隔掉了楼顶水泵的振动;我们通过挖防振沟填黄沙隔掉了地铁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建筑上一般用橡胶隔震支座来抵御地震;机器设备底下一般用减振器或者橡胶隔振垫;对振动要求极高的声学研究室内有更专业的隔振材料......http://zhidao.baidu.com/business/admin/qrstatics希望可以帮到您。
振动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因机床工件或**发生周期性的跳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振动,会使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出现条痕或布纹状痕迹,使表面光洁度显著下降,还会使机床、夹具中的连接零件松动,缩短机床使用寿命,影响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定位。此外,由于振动,势必降低切削速度,损坏切削工具,降低生产率,造成噪声污染。1机械加工振动的表现和特点振动分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类型。具体表现和特点如下。1.1强迫振动强迫振动是物体受到一个周期变化的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振动。如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电动机、高速旋转的砂轮及皮带轮等不平衡,三角皮带的厚薄或长短不一致,油泵工作不平稳等,都会引起机床的强迫振动,它将激起机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振动幅值,影响机床加工工件的精度,如粗糙度和圆度。对于**或做回转运动的机床,振动还会影响回转精度。强迫振动的特点是:①强迫振动本身不能改变干扰力,干扰力一般与切削过程无关(除由切削过程本身所引起的强迫振动外)。干扰力消除,振动停止。如外界振源产生的干扰力,只要振源消除,导致振动的干扰力自然就不存在了。②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周期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它的整倍数。③干扰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的比值等于或接近与1时,产生共振,振幅达到最大值。此时对机床加工过程的影响最大。④强迫振动的振幅与干扰力,系统的刚度及阻尼大小有关。干扰力越大、刚度及阻尼越小,则振幅越大,对机床的加工过程影响也就越大。1.2自激振动(颤振)由振动系统本身在振动过程中激发产生的交变力所引起的不衰减的振动,就是自激振动。即使不受到任何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振动也会发生。如在磨削过程中砂轮对工件产生的摩擦会引起自激振动。工件、机床系统刚性差,或砂轮特性选择不当,都会使摩擦力加大,从而使自激振动加剧。或由于**刚性差、**几何角度不正确引起的振动,都属于自激振动。自激振动的特点是:①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按频率的高低可分为高频颤振(一般频率在500~5000Hz)及低频颤振(一般频率为50~500Hz)。②自激振动能否产生及其振幅的大小,决定于每一振动内系统所获得的能量与阻尼消耗能量的对比情况。③由于持续自激振动的干扰力是由振动过程本身激发的,故振动中止,干扰力及能量补充过程立即消失。2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产生振动的原因复杂多变,根据机加工行业出现的振动现象及两种不同类型振动的表现形式,分析原因,大致如下:2.1强迫振动产生的原因:①机床上回转件不平衡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的离心力。如由于电机或卡盘、皮带轮回转不平衡引起的。②机床传动零件**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的传动力。如因刀架、主轴轴承、拖板塞铁等机床部件松动或齿轮、轴承等传动零件的制作误差而引起的周期性振动。③切削过程本身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的切削力。如车削多边形或表面不平的工件及在车床上加工外形不规则的毛坯工件。④往复运动部件运动方向改变时产生的惯性冲击。如平面磨削过程的方向改变或瞬时改变机床的回转方向。⑤由外界其他振源传来的干扰力。在锻造车间附近,因空气锤的振动引起其他机床的强迫振动,甚至共振。2.2自激振动产生的原因:①切削过程中,切屑与**、**与工件之间摩擦力的变化。②切削层金属内部的硬度不均匀。在车削补焊后的外圆或端面而出现的硬度不均现象,常常引起**崩刀及车床自振现象。③**的安装刚性差,如刀杆尺寸太小或伸出过长,会引起刀杆颤动。④工件刚性差。如加工细长轴等刚性较差工件,会导致工件表面出现波纹或锥度。⑤积屑瘤的时生时灭,时切削过程中**前角及切削层横截面积不时改变。⑥切削量不合适引起的振动,切削宽而薄的切削易振动。3防止和消除振动的方法3.1消减强迫振动的措施:①对高速回转(600r/min以上)的零件进行平衡(静平衡和动平衡)或设置自动平衡装置。或采用减振装置。②调整轴承及镶条等处的间隙,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使其偏离激振频率;调整运动参数,使可能引起强迫振动的振源频率,远离机床加工薄弱模态的固有频率。③提高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如在车床或磨床上采用少接头、无接头皮带,传动皮带应选择长短一致。用斜齿轮代替直齿轮,在主轴上安装飞轮等。④在精密磨床上用叶片泵代替齿轮泵,在液压系统中采用缓冲装置等以消除运动冲击。⑤将高精度机床的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分置在两个基础上以实现隔振。常用的隔振材料及隔振器有橡胶隔振器、泡沫橡胶、毛粘等。⑥适当选择砂轮的硬度、粒度和组织,适当休整砂轮,减轻砂轮堵塞,减少磨削力的波动。⑦按均匀铣削条件适当选择铣刀直径,齿数和螺旋角;增加铣刀齿数;以顺铣代替逆铣;采用等距刀齿结构,破坏干扰力的周期性。⑨刮研接触面,提高接触刚度;采用跟刀架、中心架等增强工艺系统刚度。选择较好的砂轮架导轨形式⑨采用粘结结构的基础件及薄壁封砂结构的床身等,增加阻尼,提高抗振能力。⑩隔离外来振动的影响,采取隔振措施,如在磨床砂轮电动机底座和垫板之间垫上具有弹性的木版或硬胶皮等。3.2消减自激振动的措施:①调整振动系统小刚度主轴的位置,使其处于切削力F与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范围之外,如镗孔时采用削扁镗杆,车外圆时,车刀反装。②通过改变切削用量和**几何形状,减小重叠系数,如采用直角偏刀车外圆。③减小切削速度,增大进给、主偏角、前角;④适当提高切削速度;改善被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⑤增加切削阻尼;适当减小**的后角;在后刀面上磨出消振棱;适当增大钻头的横刃;适当使刀尖高于(车外圆)、低于(樘内孔)工件中心线,以获得小的工作后角。为消减**的高频振动,宜增大**的后角和前角。⑥调整切削速度,避开临界切削速度。在切断、车端面或使用宽刃**、成形**和螺纹**时,宜取切削速度小于临界切削速度。纵车和切环形工件端面时,切削速度大于临界切削速度等。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可提高抗振性。车刀安装时不宜伸出过长,镗刀尽可能选得短而粗;尽量缩短尾座套筒的伸出长度;加工细长轴时,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或用主偏角很大的细长轴车刀来消除振动。⑧尽可能不采用容易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⑨采用合适的切削用量。可采用减少切削宽度,同时增加切削厚度。4结束语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振动非常复杂,是需要日常的不断分析和总结,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和控制,以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要求,提高生产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就是字面意思:减震,让固液分离稳定安全进行。
高速运转的离心机,在类似进料不均衡等的影响下,会发生剧烈的震动。
震动强烈时的生产视为危险生产,对现场人员及固液分离,都有极大的危害。
不过在逐渐自动化的当下,离心机上一般都设有异常震动***,一旦震动达到
一定程度,机器会自动停止运转。
橡胶隔振垫与橡胶减振器有哪些区别?橡胶隔振垫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它具有持久的高弹性,有良好的隔振、隔冲和隔声的性能;造型和压制方便,可自由地选择形状和尺寸,以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阻尼性能,可以吸收机械能量,对高频振动能量的吸收尤为突出;由于橡胶材料和金属表面间能牢固地粘接,因此不但易于制造安装,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层叠加减小刚度,改变其频率范围,价格低廉。 淞江 当然,与橡胶减振器一样,橡胶隔振垫也有它的弱点,如易受温度、油质、臭氧、日光及化学溶剂侵蚀,造成性能变化及老化,易松弛,因此寿命一般约为8年,但无以上侵蚀寿命可超过10年。 橡胶隔振垫的性能不但与橡胶垫的形状及配方有关,还与橡胶的硬度有关,硬度高,刚度大,承载大,硬度低,刚度低,承载小。有些橡胶减振垫的硬度分40℃、60℃、90℃多种,选用时务必注意。 附:橡胶减震器的优缺点 1.它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硬度的制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足够的强度; 2.可使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做的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阻尼; 3.无论在拉、压、剪切和扭转受力情况下,变形都比较大。 和金属弹簧弹簧减震器相比,其主要缺点为: 1.其固有频率难以做到5Hz以下; 2.其抗环境污染与抗温变化能力较弱,寿命较短。
减振是工程上防止振动危害的主要手段。减振可分为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主动减振是在设计时就考虑消除振源或减小振源的能量或频率,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及高速旋转机械中应用较多,但费用昂贵,普通工程机械中应用较少。被动减振有隔振和吸振等。隔振又可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为了防止或限制振动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光兴石工归纳起来几条原则:1.减弱或消除振源(主动减振)2.远离振源(被动隔振)3.提高机器本身的抗振能力(主动减振)4.避开共振区5.适当增加阻尼(阻尼吸振)6.动力吸振(被动吸振)
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振幅达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故答案为:等于,共振
所谓隔振,就是将振源与需要隔振的物体之间用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进行隔离,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奶量由隔振装置吸收,以减少振源对设备的干扰。
隔振可分为两类:一类将振源与基础隔离开来,防止或减少振源向周围传播,称为主动隔振或称为积极隔振,另一类将需要隔振的物体与振源隔离开,以防止或减少周围振动对物体的影响,称为被动隔振或称为消极隔振。
洛赛声学特别研发和生产了新型聚氨酯阻尼隔振材料并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该产品与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工业隔振工程,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噪声与振动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类舒适度的影响。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隔震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上一篇
袋鼠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