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口算除法效果分析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口算除法的估算要注意哪些(三年级数学口算估算方法)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项目,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做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笔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以及学习体会,简要谈一下我的一点教学经验。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原因,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往往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要求。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让学生掌握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要使学生理解两点:
首先,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其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数学计算的思维训练是核心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重视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探求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比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丝、加强训练是主要途径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算,是数学的入门,也是一切计算的伊始,必须得到重视,我国早已提出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而且,我通俗的讲,你不会口算,函数,几何,坐标系,你怎么么学呢?
口算,看似是小事,其实是,重中之重,当然要好好学习。求采纳,你的帮助,是给予我最大的支持!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hPckIugr87LyiByEIL5Dw 提取码: 841w 口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小学如果能够练习好口算,就会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孩子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孩子练好口算,提高口算能力呢?
培养学生学会找准单位“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知识,首先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寻找单位"1"的量,根据单位“1"的量判断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从而理解是哪两种量在比较。 寻找数量关系,然后替换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关系式。 必要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容易混淆,教学时要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纠错,使学生印象深刻。 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学生一定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练习一些简单类型的文字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出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掌握分数乘除应用题解题基本思路。加深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第五单元测试题 (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23 分)
1、8 除一个三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一个数除以 6,余数可能是() ,最大是() 。
3、□325÷47,要使商是两位数应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应填() 。
4、甲数的 17 倍是 850,甲数是() 。
5、17 乘 230 的算式是() ,积是() ,表示()个()相加。
6、4512÷96 的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数,商是() 。
7、 ()除以 15 商是 12,余数是 13。320 是 16 的()倍。
8、 ()里最大能填几?
50×()<310 75×()<800 28×()<170
()×73<172 ()×30<275 80×()<565
二、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30 分)
1、口算(6 分)
210÷30= 350÷72≈ 810÷90= 480÷80=
250÷49≈ 16×60= 540÷60= 340÷12 ≈
320÷40= 600÷12= 424÷70≈ 634÷89≈
2、用竖式计算(18 分)
650÷24= 420÷26= 836÷44 304÷76 910÷25
304÷43 665÷19= 862÷49= 832÷52 \f
3、在□内填上一个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6 分)
商是一位数:□34÷35= 商是二位数:□59÷43=
4、先估算结果,再计算(3 分)
442÷34 326÷24 777÷21 □20÷74= □25÷53 = □09÷21= □60÷67=
三、完成下面表格(6 分)
被除数 除数 商
40 50
760 850
156 52
118 14
980 20
30 840
四、连一连(5 分)
320÷40 480÷24 900÷60 720÷16 630÷21 20 15 8 30 45 960÷48 180÷12 1260÷42 90÷2 640÷82
五、胜利街有 6 个单元的居民楼,下面是这座居民楼的住户 6 月份的用水情况统计表。 (6 分)
单元 户数/户
1 24
2 20
3 27
4 18
5 25
6 \f
总用水量/吨 平均每户用 水量/吨 192 12 351 9 425 266 14 请把上表填完整
六、列式计算(8 分)
1、一个数的 34 倍是 884,这个数是多少?
2、18 除 4120 与 3148 的差,商是多少?
3、从 950 里面连续减去 50,减几次还得 150?
4、一个数缩小 56 倍得 140,这个数是多少?
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9 分)
1、学校举行运动会,参加跑步的有 162 人,参加跳绳的有 18 人。参加跑步的人数是 跳绳的几倍?
2、妈妈带 900 元去买上衣,买了 12 件,还剩 72 元,每件上衣多少钱?
3、童星玩具厂生产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 64 个,5 天做完,实际 4 天就完成了任 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多少个玩具?
4、体育用品厂有 950 个羽毛球要包装,每桶装羽毛球 12 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 少桶?还剩几个?
5、平平在为汶川灾区捐款活动中,共捐款 35 元,露露捐的款比平平的 3 倍少 5 元。 露露捐款多少元?
6、红旗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共有学生 160 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20 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运用除法解决问题和 商的
变化规律及商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教材中注重了对试商的教学。首先在口算除法中就安排了除法估算的内容,笔算
除法是,运用估算的技巧来试商,很好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学习算理和算法
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几组除法算式的观察、比较,
归纳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为除法的简便算法找到了算理依据。学生可以在计算
除法是,运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
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口算除法的估算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