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繁殖缸需要什么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打算用这缸养斗鱼请专业人士给看看怎么改,不用水妖精,景能不能用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斗鱼不怕缺氧,但是最好养一条,不然会相互咬死,要不然就用玻璃隔开
斗鱼 斗鱼属于淡水鱼,是热带鱼类的其中之一,斗鱼之所以名为斗鱼,是因为斗鱼种类中有很多生性好斗的品种,大多数斗鱼只是雄性之间会有争斗,所以养殖者大可放心,斗鱼是出了名的好养活,但是想要斗鱼更长久的存活,我们还是需要掌握养殖斗鱼的方法的。 一、斗鱼怎么养 1、水质和水温: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内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2、光照环境: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盏小型光线柔和的灯具。 3、饲养设备:饲养斗鱼的容器,大至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无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质,为了避免它们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单独饲养。 4、饲养管理:如果大规模养殖斗鱼的话斗鱼的饲养管理确实是一个麻烦,应为斗鱼好斗。有很强的领地意识,所以一般斗鱼都是单独的养的。不过有些人就喜欢看斗鱼搏斗所以就一起养。 5、斗鱼食物:斗鱼食物的话一般为蚯蚓、水蚤、丰年虫等尽量不要让其食物太单一。 二、中国斗鱼 中国斗鱼:生性好斗,色彩斑斓;其夸张的外型表现和旺盛的狂野斗性是其魅力所在。中国斗鱼因为具有迷鳃**(又称褶鳃),可以在低氧水中正常生存。饲养应使用弱酸性至中性的软水,饲养温度最好在25—28摄氏度,但中国斗鱼体质强健,能耐3度低温,冬天不加温也可以,容易饲养。繁殖也比较容易。繁殖水温28摄氏度,弱酸性清洁软水,必须有漂浮性水草。 斗鱼 中国斗鱼雄鱼具有斗性,但仍然可以群养,不过如果想要培养表现力良好的个体,则最好选优秀的年轻公鱼进行单养。单养要注意给足够的水量,水妖精过滤并定时换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洁,浸泡过晒干的枇杷叶(榄仁叶)的老水对斗鱼饲养有一定帮助。最好有暗色底砂并适量种植莫丝和漂浮性水草,光照不宜过强。为了培养斗鱼斗性,应该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的照镜子训练,让斗鱼与镜子中的自己炫耀搏斗,改善体色与鳍的表现力。刚开始进行单养的两至三天内不要喂食,随后每日少量多次投喂血虫、汉堡等饲料,量以5分钟内吃完为准,多余饲料及鱼粪便要及时清除。 三、斗鱼分类 斗鱼分为很多种大概有70多种但是每种的区别不是很大,就像人类一样分为黄种人,黑人,白人等等。下面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中国斗鱼。叉尾斗鱼:叉尾斗鱼又称为中国斗鱼、菩萨鱼、天堂鱼等。原产地是中国南方。眼眶为金**,鳃盖后面边缘有一绿色版块,体色呈红、蓝、绿三色,体侧有11条蓝色和红色横向条纹。体长最多可以达到8厘米。 斗鱼的养殖并不是很难,它对于水质和食物的要求不高,但是有些养殖者会误以为恶劣的环境对于斗鱼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养殖斗鱼对于水质、水温等等还是会有一定的要求的,只不过不像其他鱼类那么要求高罢了。
养金鱼的1个小技巧,是新手养金鱼先要学会的
燕鱼的繁殖
一、种鱼
首先,选种鱼时,要选健康的、色彩对比强烈艳丽、体形好的小鱼,从小养大。关于“残疾”问题,要一分为二去看,有些残疾是要在选鱼时就坚决避免的,如:身体歪斜,头、咀变形等;但一般的外伤,鳞、鳍破损等,是小毛病,不会影响到繁殖的质量。
养种鱼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要加大换水量,以少次多换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于**鱼的代谢功能。
二是要注意防病防虫,燕鱼一旦发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赖药,要以预防为主。燕鱼最大的病害是体内虫和肠炎,新鱼稳定后,先要喂药饵驱虫,第一次在稳定7-10天时,以后两个月一次,每次连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预防肠炎也用药饵,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剂量用药是不会影响繁殖的。
三是要坚持饵料的多样性,避免单一,防止种鱼营养**。
四是要避免高温饲养,一般控制在25-26℃为好,高温对繁殖和种鱼的寿命都不利。
种鱼养好了,配对是很容易的,就让他们自然配对好了,不必太苛求。自然配对一般发生在6、7个月大时,但配对不等于就要繁殖,还要再等1、2个月才行。如果想定向繁殖,也可以两公一母混养,强制配对,时间掌握在6、7个月大,发现有自然配对现象时,成功率在90%左右。
二、燕鱼的繁殖周期
关于燕鱼的成熟期的问题,有些资料说是6个月,也有说是10个月的;因不同品种和个体而有所差异,但多数是8个月;而公母间的差异不大,基本上是同步的,只有极少的公鱼会晚一些,有母鱼产两次卵,而公鱼不能受精的,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如果遇到了也不用急,等几天就是了,没有什么损失,因为燕鱼是极高产的品种.
关于燕鱼的繁殖周期和产卵量的问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燕鱼的繁殖周期并不明显,他们一旦进入成熟期后,就会不停的产卵,并无季节性可言;在一年中会有二、三次间歇,每次30-40天不等,应该是种鱼的恢复期。在产卵期,两次产卵之间的间隔也不固定,少的只有5天,多的有15天,但多数是8-10天,一个产卵周期能产15-20窝左右,每窝的产卵量大约是400-600粒。从开始产卵到第三、四窝时,产卵量达到最高峰,大约从第四个产卵周期开始产卵量逐渐减少,但这种减少并不十分明显。
有记录一对墨燕的产卵情况,他们是8月份开始产卵的,从10月13日产卵开始记录,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22日下午、27日下午、11月3日下午分别产下四窝卵,时间间隔分别为:9天、5天、7天,每窝产卵量在600粒左右;每窝卵都是48小时孵化,第7天下板。繁殖环境:繁殖缸50*35*40,上过滤,水温27℃,PH7.0,硬度10.0;用10*25厘米的绿色塑料产板,放置角度10度,离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卵在孵化桶中人工孵化;喂颗粒饲料和自制汉堡;繁殖缸三天换水30%,直接用的自来水。幼鱼喂丰年虾幼虫,成活率在95%以上。
三、燕鱼的繁殖
繁殖的环境,不再重复,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水,平时饲养用什么水,繁殖就用什么水,水温比平时高1℃ 就可以了,并按正常换水。平时养鱼用的是自来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来水;换水时不加温,让繁殖缸的温度产生波动,这样对种鱼有很好的**作用。但要特别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一定要慢,应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冲到鱼,可以加到上滤盒中缓冲一下。
卵床用产板最好,用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鱼还是更喜欢板,对板的材料并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长20-25厘米、宽8-10厘米的绿色塑料板,10-20度倾斜放置(模仿水草叶片的自然角度),下面离开缸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鱼的卵一般产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围内。燕鱼产卵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下午4-5点钟。
四、鱼卵的孵化
产卵结束后,如何孵化是个小问题,可以不管他,让他自然孵化,这样非常省事省力,但是鱼卵容易被污染,孵化率不高,而且亲鱼很累,不利于亲鱼的恢复。最好还是人工孵化,将产板移出来,放在专门的孵化桶中,孵化率很高,又便于管理,亲鱼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方法很简单,将晾过3天的水(晾水时加一点亚甲蓝除菌)加温到繁殖缸的温度(最好是用吊瓶法,这样没有温差),将产板放入即可。放板时要记得鱼卵向上斜放,产板上下调头,会有助于顺利孵化。孵化桶掌握在10-15升水量,水深20-25厘米。
鱼卵经45-50小时孵化,孵化后要在产板上挂5天,到第7天才离板游动;其间会有一些死卵和从板上掉下来的小鱼,你不用管他,等小鱼离板后再一并清除。
孵化期间不要换水,控制好温度,每天增加4-5小时光照。
五、小鱼的喂养
小鱼离板游动5-8小时再喂开口饵料,要喂洄水或丰年虾幼虫。喂蛋黄水是不行的,小鱼不爱吃,又坏水;换水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操作。第一次要少喂一点,让每条鱼都能吃到就可以了,喂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鱼;第一次喂完要过8小时左右再喂第二次,让小鱼充分的有时间去消化、适应,排空腹内的“卵黄水(*状黏液)”。这以后就好管理了,只要每天喂三次,每次喂食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
小鱼的换水,要等到开喂的第三天才换第一次,换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细的将小鱼排泄的卵黄水吸干净,再加入经过晾晒、同温的新水,加水要轻、缓、慢,决不能冲到小鱼。这以后每天或两天换一次.
从开喂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喂小红虫了;到第15天左右,小鱼就长出背鳍来了,这时的小鱼就可以喂红虫了,可以把他们转入饲养缸中,用过水的方法,连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饲养缸,再将孵化桶轻轻取出。再等到第30天时,就可以喂饵料了,换水也可以按大鱼操作了。到这里,燕鱼繁殖成功了,就看着他们一天天飞长吧!
1、黑裙鱼属于卵生鱼类,幼鱼经8个月生长性腺开始成熟。2、繁殖时水温宜保持在27~28℃,水质为微酸性软水,水体四角密植茂盛水草。3、于傍晚时分将一对亲鱼放入繁殖水体中,一般翌日黎明亲鱼就会产卵。受精卵经24~36小时孵出仔鱼,刚出壳的仔鱼常常拖着小尾巴浮在水面,3~4天后仔鱼开始游水觅食。4、产卵结束后立即将亲鱼捞出,因为此鱼有自食其卵的习性。基本养殖材料:体质强健,容易饲养,食物主要是肉食性主食水虱等水生甲壳类、浮游类动物干饲料也能接受,在21~32℃的水温下均生长良好,最适宜的水温为24~26℃,适合养在水草缸中。繁殖管理热带鱼的繁殖:热带鱼品种较多,来源较广。不同品种的热带鱼,因原始栖息地的气候不同,生活习性各异、繁殖方式也迥然不同。 (1)活性碳过滤水:将活性碳装入塑料或搪瓷圆桶中,让自来水从底部的进水口流入,从顶部的出水口流出。过滤后的水贮存在水族箱或其他容器中,既可作日常饲养用水,又可作普通热带鱼的繁殖用水。(2)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水:将离子交换树脂作过滤材料,借助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可将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酸盐吸附,过滤后的水质是中性软水,适合作拟鲤科、鲤科、慈蜩科的鱼类繁殖用水。(3)去离子水:又名蒸馏水。一般采用电渗析和电解法来获得,水质非常纯净。去离子水的水质极软,水中含氧量极低,不适宜作饲养用水。使用时,常采用与清洁水兑掺的方法,来获得不同硬度和酸碱度的水质,满足不同品种繁殖用水。 雄鱼腹部扁平,色略深。雌鱼腹部圆胖。
可以通过判断鱼卵是否受精之后以及考虑换水或者在多添加一个鱼缸。 如果鱼缸中的鱼卵是透明色的,证明鱼缸中的鱼卵是受精卵。如果饲养的鱼类会吞吃鱼卵的话,最好准备换一个新的鱼缸,将鱼子单独放在一个鱼缸里,原来的鱼缸也要换水。 注意:保证供氧量充足,保证光照、水温等外部条件,等几天后鱼卵孵化后就可以了。 如果鱼缸中的鱼卵是浑浊的,一般是没有受精的卵子。未受精的卵子有的会具有粘性,会将鱼缸水面黏浊,含氧量降低,导致原来鱼缸中的大鱼出现窒息等状况,影响生长,此时应当尽快换水。 拓展资料: 未受精的鱼卵被称为鱼子,常有用鱼子做食材的习惯。 鱼子是雌鱼未受精的卵子。因为那些卵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还在雌鱼体内。等到卵子成熟后,遇到雄鱼交配时就会排出体外。 雌鱼的卵块(硬鱼子)或雄鱼的精块或**(软),一般均可作食品。鲟鱼的硬鱼子是最佳的上品,用以制作鱼子酱(caviar)。一般的鱼子经过盐渍或熏制后食用。英国人爱吃熏鳕鱼鱼子;盐渍鲤鱼鱼子是希腊的一种开胃酱的主要成分。软鱼子可氽可炒,常用於冷菜拼盘中或作两道正菜间的小菜。 其他有名的鱼子是鲭鱼、鲱鱼、梭鱼、鲑鱼、美洲西鲱鱼和鲽鱼的鱼子。海胆的子是滨海地区的佳肴,可生吃或稍加烹煮。很多人把鱼子写成鱼籽是不正确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鱼腹中未受精卵叫鱼子。
神仙鱼:适合水温:24-27℃。水质要求:总硬度(gH):3-6dGH,酸碱度(pH):6。5-7。0 神仙鱼体态高雅、游姿优美,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个饲养热带鱼多年的爱好者没有饲养过神仙鱼的事例,神仙鱼几乎就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往往第一联想就是这种在水草丛中悠然穿梭,美丽得清尘脱俗的鱼类。 神仙鱼鱼体侧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飞翔的燕子,故在我国北方地区又被称为“燕鱼”。
神仙鱼的繁殖方法
在说繁殖之前,这里说一下雌雄鱼的辨别方法。
一看头,高的是雄鱼。
二看上鳍,长的是雄鱼,短的是雌鱼。
三看体形,大的是雄鱼,小的是雌鱼。
四看肚,成鱼的肚,大的是雌鱼没有变化的是雄鱼(要在喂鱼前看,不过有些好的雄鱼的肚子也微微鼓起!但没并不明显!)。
还有就是看***,在繁殖前,雌雄鱼会伸出输卵管与输精管。雌鱼的输卵管长大约1~2MM。直径约1MM。雄鱼的是短而尖。其实最后一句是废话,如果你能看到输卵管与输精管时,那就可以繁殖了,还有谁不知道哪个是雌鱼,哪个是雄鱼呢?
1、繁殖前的准备:
准备一个45*45*45厘米的繁殖缸,水位到40厘米(野生的神仙用60*35*50厘米水位到55厘米,因为野生的比家养的体形大一些。),用困过7天的水就行,但水温一定要与养缸一样。在放入亲鱼前加入50克食盐。用一片26*13的毛玻璃或磨沙玻璃(就是普通玻璃用砂轮打一下)也可以,实在没有,是玻璃就行!与缸壁成19~30度角都可以,我用的是25度左右(其实神仙鱼在任何度数都可以,但以19~30度为佳!)。光照,用自然光就行了!最好是把繁殖缸放到北面,避免阳光照射。繁殖水温以26度最好(红眼钻石、墨神仙与金顶玻璃神仙为28度,放鱼后再调水温。)。
2、繁殖中亲鱼的管理:
亲鱼入缸后,一天内就会开始啃板。如果是已经下脐的亲鱼,一到两天内就会产卵。没下脐的亲鱼就得慢慢的等了。在繁殖期的亲鱼是要喂食的,在网上有些文章说在繁殖期间的亲鱼不吃不喝那是错误的。但不要喂活红虫,因为活红虫会破坏受精卵,最好喂给血虫或冻红虫。
产卵后,可以留下亲鱼,但如果亲鱼不护卵(我说的护卵是说亲鱼不吃没受精的卵、死卵和发霉的卵),那就把亲鱼放回养缸。这时,就只能由你来代替亲鱼工作了,你要把没受精的卵、死卵和发霉的卵用小镊子等工具清出缸外。这里得说一点,在网上关于繁殖神仙的文章与生活中的鱼友在繁殖神仙时都说要放一个气泵或水妖精,这里,我是不推荐加水妖精的。因为那会把一些刚孵化的小鱼吸进去。至于气泵,加不加就看你的爱好和心情了。虽然气泵对孵化有利,但那样得到的小鱼对气泵的依赖性很强,一但停电,那就全没了。不用气泵,得到的小鱼才是最健康的。卵经三天半左右孵化成小鱼有的会达四天,这是正常的。(有的鱼友说他的小鱼三天就出来了,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没记好时间。不信你在鱼缸上帖一个小纸条,记录一下产卵与孵化的时间,就会知道到底用了多少时间了。)小鱼或受精卵掉到缸底没关系的。
3、小鱼的管里
小鱼孵化后,要很长的时间不会游动。当看到小鱼开始游动并且腹下没有卵黄时就要喂给洄水了,就是把洄水倒入鱼群中。如果你没有洄水,那也没关系。我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小鱼开始游动时喂给蛋黄水(蛋黄水的制作我的方法也是与他人不同的,有些人说把蛋黄在水中捏碎,但那样得到的蛋黄水太粗,小鱼吃起来不太好。我是把洄水网(240目纱网)放到水里,然后把蛋黄放到网里捏碎并来回晃动,看到了吧,蛋黄漏到水中了。这样的蛋黄水才是小鱼喜欢吃的,因为它的粗细正好。),蛋黄水可以多给一点,没事的。放完蛋黄水后,跟着就放入一些红虫。你会问鱼这样小,怎么吃红虫啊?这些红虫不是给小鱼吃的,是要它们产卵下小红虫的。这样一来,你的缸就成了生态缸了,小鱼现在只能吃蛋黄水,过一两天就可以吃到小红虫了,再过一个星期小鱼长到孔雀鱼的仔鱼一样大时就可以吃红虫了。当吃完红虫时,以后就什么都能吃了!嘻嘻,这是不是很好啊?它的原理是你放的蛋黄水太多,水会臭掉。小鱼也就死了,这就是鱼友们不推荐使用蛋黄水的原因。但用了这个方法就没有那个问题了。红虫会同小鱼一起吃蛋黄水的,并很快就能繁殖出小红虫,繁殖小红虫的时间,正好是小鱼长大到可以吃小红虫的时间。我现在这窝小鱼以到了吃红虫的时候了,死亡率比以前小多了!注意,从产卵起1个月内只,可少量换水,每5天换20分之一就可以了不可大最换水,不然小鱼可大倒大霉了!产卵前可以每天换十分之一的水,这样有助于水质的保持和亲鱼的产卵。还有,如果你用蛋黄水,那最好在用蛋黄水的同时加一个气泵,以防因生物多而缺氧。
当然可以繁殖!而且应该还是不难的,一般体长8公分成年的金鱼,如果饲养的好,在春季,都会出现追逐现象,此时最好能将亲鱼隔离,当然繁殖最好用同品种的,不同品种的虽然能繁殖,但是成功率不高,而且小鱼也容易死。隔离后,在鱼缸中加入水草(最重要),一般我选择的是莫斯。如果你手头没有,也用绿菊、蜈蚣草。效果一样的。等看到金鱼产完卵后,及时捞出亲鱼,加入0.1ppm亚甲蓝,防治水霉。然后恒温20到30度(孵化效率最高的温度),切忌不能超过25度,否则会大量死卵。一般3天就能出小鱼,小鱼用洄水开口,没有洄水用纱布过滤后的蛋黄水喂养,但是每次量要极少,如果有条件加水妖精控制水质。很快小鱼就能长大吃鱼虫了。 金鱼的繁殖不难,关键是能把鱼养到繁殖这个过程很难。牵扯到的知识也很多。如果你饲养的环境不好,就算是养到老他们也不会繁殖的。因此还是水族那句老话,养鱼就是养水,养好水,什么都可以!
老师讲解:金鱼正确的人工繁殖手法,避免“种鱼身体变形”!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打算用这缸养斗鱼请专业人士给看看怎么改,不用水妖精,景能不能用”
上一篇
被自己家猫咬了有么有必要打狂犬?
下一篇
医用面膜的功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