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硝石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石硝的作用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硝石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硝石指的是什么)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硝石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硝石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来自于天然矿物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制造黑**、火柴、玻璃制品、陶瓷制品、药品、食品等。 黑**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也是现代**的前身。它是由***、硫磺和木炭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 长期流传的简易配方为“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 16 两为 1 斤的一斤(500g)***,二两(62g)硫磺和三两(93g)木炭。基本与现代黑**的常用配比 KNO3:S:C=75%:10%:15%相符。硝石也是现在常用的矿山**、引火线、烟花爆竹等的原材料。 扩展资料: 硝石Sal Nitri:本品呈六棱长柱状或板柱状。硬度近于指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滑或参差不齐。气无,味较咸、凉,具刺舌感。以无色、透明、无杂质、结晶性者为佳。 多产于污秽之地,亦常覆于地面、墙脚或**的表面。在石灰岩、盐沼地带及沙漠区域亦多见。主产于西北、西南地区,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地也有出产。天然硝石主要见于碱土地区的干燥土壤中,富含***的水常年浸润裂隙发育的石壁、洞*壁也可生成硝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石

硝石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硝石的药用作用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热。用于积滞、燥结、咽肿目赤、*痈、痔疮。现代应用:痔疮、骨伤肿痛、消化系溃疡、阑尾炎、抗炎、利胆。
生用:6~18g 外用不拘【注意事项】:孕妇及哺*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古人的硝坑有啥用

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制造**。硝石又称焰硝、钾硝石等。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可用于配制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制造**的原料之一。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加热到334°C即分解放出氧。工业上是制造火柴、烟**、黑**、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是智利,在智利等地经开采和富集可直接制得***。

硝石是什么样的

硝石,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 可用于配制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制造**的原料之一。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加热到334°C即分解放出氧。工业上是制造火柴、烟**、黑**、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在智利等地经开采和富集可直接制得***。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硝石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一般来说粪池旁边会产生大量的硝土,可以提炼硝。 硝烟反应,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不强。如是*性一般可以排除有*弹残留物,但如是阳性不能确定一定有*弹残留物。 一些香烟灰、肥料、某些化学试剂、豆类植物、小便等物质也可使联苯胺试剂呈阳性反应。有鉴于此,对于*弹残留物的鉴定,现在一般通过中子活化技术及无火焰分光光度分析等技术进行鉴定。 扩展资料: 射击残余物提取: 它们通常留在弹孔的内缘和周围,射击者手背、手指间,**表面,*管内壁和有关机件表面。射击残留物的成份主要是未燃烧及未完全燃烧的**颗粒、**与*管摩擦的金属粉末和击发药的燃烧产物。 射击残留物根据其附着的介质不同,提取方法也有差别。 对于射击目标物表面、弹孔周围等处的残留物,提到方法主要是复印法。复印法分为湿复印和干复印两种。湿复印是在滤纸上喷淋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氯化碳等,然后覆盖在残留物表面,再盖上一层薄纸片,用电熨半烫几分钟,从而将射击残留物提到到滤纸上。 干复印法,主要用于对衣服、皮革、纸张、纺织品等柔软、薄层、光洁物体上残留物的提取。方法是将滤纸放在干净的桌面上,将衣物等上有疑似残留物附着的地方覆盖在滤纸上,然后在衣物等上面垫上纸片用电熨斗加热几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

中药“硝石”

硝石亦名苦硝、焰硝、火硝,主要成分 ***。硝石初煎炼时,有细芒,状如朴硝,因此也有“硭硝”之名。与于朴硝的硭硝是不同类的东西。工业上是制造火柴、烟**、黑**、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 药用:性味归经:苦、咸、寒,有毒(有不同说法)。功用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赤,喉痹,疔毒,痈肿,癌症。内服:1.5---3克,入丸、散;外用适量。附方:
  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硝石是什么样的?

钾硝石又称印度硝石、火硝。产于干燥地区的土壤、**表面或洞*中,用作农业上的钾肥和氮肥,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入药部位:为矿物硝石经加工提炼而成,主含***。 性味:味苦、辛,寒,无毒。 归经:膀胱、脾经。 *制方法:拣去杂质,以文火炒至无水分为度,取出,冷后装缸内。 用法用量:6-15克,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包敷患处。 钾硝石Nitrokalite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常呈针状或毛发状等集合体。颜色为无色、白色或灰白色等,条痕为白色,具玻璃状或绢丝状光泽,微透明,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比重2.1-2.2,性脆易碎,易溶于水,味苦而凉,易燃,火焰紫色。

硝石是什么东西,什么成分,什么作用?为什么药店没人认识硝石?

硝石释名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苦、寒、无毒。李明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
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 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 名称来源:sodaniter一字,来自它的成份,指一种含有钠质的硝石。

古代硝石是怎么来的,有硝石矿吗?

经炼丹术士提炼出来的,并且中国有大量的硝石矿存在。 古代中国利用硝石是很早的,初时写作“消石”,在战国时已用做医药。其化学组成是***。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机物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硝酸后与土壤中的钾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它通常呈皮壳状或盐花状析出来,覆盖在地面、墙脚,这就是所谓的地霜。特别是在猪圈、马厩、厕所附近的墙角尤多。 硝民扫取这种含硝的土块,置于桶内,加水浸泡。经过滤后,将滤液熬煮或晒干,就得到硝石结晶。此外,在某些**表面、洞*或盐沼地带偶尔也会找到它。东汉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上所记载的、“能化七十二种石”的“朴消”,根据它的“化石”性质,大概就是硝石。 中国炼丹术兴起以后,方士很重视硝石,不断摸索它的性质,说它是“感海卤之气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为水,柔润五金,制炼八石,虽大丹亦不舍此”。在东汉问世的中国早期丹经《三十六水法》中,硝石就是主角。 但是在自然界中又相当广泛地存在一种叫做“芒硝”的物质,化学组成是Na2SO4·10H2O,在盐湖周围会大量析出;或以钙芒硝、白钠镁盐(即硝板)形式存在;也常从盐碱地上离析出来,外貌和硝石颇相似。而两者在我国传统的医药中,医疗功能也几乎完全相同。 所以古人,特别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往往把它们混淆,古书上的记载当然也就相当混乱,什么是真硝石?长时期中众说纷纭。所以要对硝石广泛采集、充分利用并准确地掌握它的化学特性,就得摸索到一些区分它们的方法。 在南北朝时,陶弘景提出了一种鉴定硝石的方法,相当科学,他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在今甘肃)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就是说,把真硝石放在火焰上一烧,它会使火焰呈紫色,与芒硝不同。我们知道,硫酸钠则会把火焰染成**。这就是近代的焰色检定法,我国古代的方士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利用过了。 但是真的运用这种方法时,又往往会遇到困难。因为在天然的硝石中总会含有一些芒硝和盐分,而钠所产生的**火焰,其亮度远远超过钾的紫色火焰,因此少量钠杂质的存在,这种靠焰色鉴定的方法就大失效力了。及至唐代,炼丹家们发明了高效的“磺硝法”来制造铅丹。 其工艺过程是先利用熔化的铅与硫磺相反应,使生成硫化铅,然后加硝石一起炒,很快就会生成赤红色的铅丹,而芒硝绝无这种功能,因此这倒不失为一种鉴定硝石的科学方法。 但在唐代时,炼丹家则更普遍地知道了利用硝石的助燃性可以鉴别它:把一小块待检验的硝石投到赤热的炭上,就会猛烈燃烧起来;而芒硝投火中,则先化成“水”,水蒸发尽后,变成白色似枯矾的粉末,与硝石迥然不同。因此,唐代的炼丹家对硝石性质的认识和多方利用就大步前进了,他们在这时期发明了**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拓展资料: 本草纲目-硝石 「释名」芒硝(《别录》)、苦硝(甄权)、焰硝(《土宿》)、火硝(《纲目》)、地霜(《蜀 本》)、生硝(宋本)、北帝玄珠。 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硝,故有芒硝之号。不与 朴硝及《别录》芒硝同类。 宗 曰∶硝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硝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 力亦缓,惟能发烟火。 权曰∶芒硝,一作苦硝,言其味苦也。 时珍曰∶硝石,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家用化金银,兵家用作烽燧**,得火即焰 起,故有诸名。狐刚子《粉图》谓之北帝玄珠。《开宝本草》重出生硝、芒硝,今并为一, 并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硝石,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 弘景曰∶硝石疗病与朴硝相似,《仙经》用此消化诸石,今无真识此者。或云与朴硝同 出,所以朴硝一名硝石朴也。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并未核研其验。有人 得一种物,色与朴硝大同小异, 如握盐雪不冰,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 以北诸山有碱土处皆有之。 志曰∶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状如钗 脚,好者长五分以来。陶说多端,盖由不的识之故也。 又曰∶生硝生茂州西山**间,形块大小不定,色青白,采无时。 时珍曰∶硝石,诸卤地皆产之,而河北庆阳诸县及蜀中尤多。秋冬间遍地生白,扫取煎 炼而成。货者苟且,多不洁净,须再以水煎化,倾盆中,**结成。澄在下者,状如朴硝, 又名生硝,谓炼过生出之硝也。结在上者,或有锋芒如芒硝,或有圭棱如马牙硝,故硝石亦 有芒硝、牙硝之名,与朴硝之芒、牙同称,而水火之性则异也。 崔 《外丹本草》云∶硝石, *石也。此非石类,乃碱卤煎成,今呼焰硝。河北商城及怀、卫界,沿河人家,刮卤淋汁炼 就,与朴硝小异,南地不产也。升玄子《伏汞图》云∶硝石生乌场,其色青白,用白石英炙 热点上,便消入石中者为真。 其石出处,气极秽恶,飞鸟不能过其上。人或单衣过之,身上 诸虫悉化为水。能消金石,为水服之长生,以形若鹅管者佳。谨按升玄子所说,似与今之硝 石不同,而姚宽《西溪丛语》以其说为真正硝石,岂外国所产与中国异耶?抑别一种耶?当 俟博物者订正。 「正误」 弘景曰∶《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一名芒硝。《名医别录》乃出芒硝,疗与硝石 同,疑即硝石也。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 而味不甚烈。皇甫士安言∶无朴硝可用硝石。硝石生山之*,盐之胆也。取石脾与硝石以水 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消石。 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止烦 满,三月采于赤山。朴硝者,亦生山之*,有盐咸苦之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 其色黄白,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亦得水而消,其疗与硝石小异。按如此 说,是取芒硝合煮,更成为真硝石,但不知石脾是何物也?以朴硝作芒硝者,用暖汤淋汁煮 之,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矣。今益州人复炼矾石作硝石,绝柔白,而味犹是矾尔。 又曰∶朴硝,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 。土人择取白软者,以当硝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 藏器曰∶石脾、芒硝、硝石,并出西戎卤地,碱水结成。 恭曰∶朴硝有纵理、缦理二种,用之无别。其白软者,朴硝苗也,虚软少力。炼为硝石 ,所得不多;以当硝石,功力大劣也。 又曰∶硝石即是芒硝,朴硝一名硝石朴。今炼粗恶朴硝,取汁煎作芒硝,即是硝石。《 别录》复出芒硝,误矣。晋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 理既明白,不合重出。 颂曰∶旧说朴硝、芒硝、硝石三物同种。初采得苗,以水淋汁煎成者为朴硝,一名硝石 朴。又炼朴硝或地霜而成,坚白如石者,为硝石,一名芒硝。又取朴硝淋汁炼煎结成有细芒 者,为芒硝。虽一体异名,而**之法既殊,则主治之功亦别。然《本经》所载,疑是二种。 今医方所用,亦不能究。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硝;炼成盆中、有芒者为芒硝,亦谓之 盆硝;芒硝之底澄凝者,为硝石朴。硝力紧,芒硝次之,硝石更缓。 未知孰是?苏恭言∶晋 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按张仲景《伤寒论》,承气、陷胸皆用芒硝。葛洪《肘后方》, 伤寒时气亦多用芒硝,惟治食 不化云,无朴硝,用芒硝代之。是晋宋以前通用朴硝、芒硝 矣。胡洽方,十枣汤用芒硝,大五饮丸用硝石,并云无硝石用芒硝。 是梁隋间通用芒硝、硝 石矣。以此言之,朴硝、硝石为精,芒硝为粗。故陶氏引皇甫士安之言为证,是硝石当时已 难得其真,故方书通以相代矣。又古方金石凌法,用朴硝、硝石、芒硝、马牙硝四种相参, 次第下之。方出唐世,不知当时如何分别也?又南方医人着《硝说》云∶本草有朴硝、硝石、 芒硝,而无马牙硝。 诸家所注,三种竟无断决。或言芒硝、硝石是一物,不合重出。或言煎 炼朴硝,经宿盆中有细芒为芒硝。或言马牙硝自是一物。今诸硝之体各异,理亦易明,而惑 乃如此。朴硝味苦而微咸,出蜀郡者,莹白如冰雪,内地者小黑,皆苏脆易碎,风吹之则结 霜,泯泯如粉,熬之烊沸,亦可熔铸。 以水合甘草、猪胆煮至减半,投大盆中,又下凝水石 屑,同渍一宿,则凝结如白石英者,芒硝也。扫地霜煎炼而成,试竹上如解盐,而味辛苦, 烧之成焰都尽者,硝石也,能消金石,又性畏火,而能制诸石使拒火,亦天地之神物也。牙 硝,即是芒硝也。又有生硝,不因煮炼而成,亦出蜀道,类朴硝而小坚也。其论虽辨,然与 古人所说殊别,亦未可全信也。 好古曰∶硝石者,硝之总名也。但不经火者,谓之生硝、朴硝;经火者,谓之芒硝、盆 硝。 时珍曰∶诸硝,自晋唐以来,诸家皆执名而猜,都无定见。惟马志《开宝本草》,以硝 石为地霜炼成,而芒硝、马牙硝是朴硝炼出者,一言足破诸家之惑矣。诸家盖因硝石一名芒 硝,朴硝一名硝石朴,之名相混,遂致费辨不决。 而不知硝有水火二种,形质虽同,性气迥 别也。惟《神农本经》朴硝、硝石二条为正。其《别录》芒硝、《嘉 》马牙硝、《开宝》生 硝,俱系多出,今并归并之。《神农》所列朴硝,即水硝也,有二种,煎炼结出细芒者为芒 硝;结出马牙者,为牙硝;其凝底成块者通为朴硝,其气味皆咸而寒。 《神农》所列硝石, 即火硝也,亦有二种,煎炼结出细芒者亦名芒硝,结出马牙者,亦名牙硝,又名生硝;其凝 底成块者,通为硝石。其气味皆辛苦而大温。二硝皆有芒硝、牙硝之称,故古方有相代之说。 自唐宋以下,所用芒硝、牙硝,皆是水硝也。南医所辨虽明,而以凝水石、猪胆煎成者为芒 硝,则误矣。今通正其误。其石脾一名硝石者,造成假硝石也。见后石脾下。 「修治」大明曰∶真硝石,柳枝汤煎三周时,如汤少,即加热者,伏火即止。 曰∶凡使硝石,先研如粉,用鸡肠菜、柏子仁共二十五个,和作一处,丸如小帝珠子 ,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 赤,投硝石四两于瓶内,连投药丸入瓶,自然伏火也。 《抱朴子》曰∶能消柔五金,化七十二石为水。制之须用地莲子、猪牙皂角、苦参、南 星、巴豆、汉防己、晚蚕砂。 时珍曰∶熔化,投甘草入内,即伏火。 硝石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辛,大寒,无毒。普曰∶神农∶苦;扁鹊∶ 甘。权曰∶咸,有小毒。 时珍曰∶辛、苦、微咸,有小毒,*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 之才曰∶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杏仁、竹叶。 「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 (《本经》)。 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 蚀疮。天 地至神之物,能化七十二种石(《别录》)。破积散坚,治腹胀,破血,下瘰 ,泻得根出 (甄权)。含咽,治喉闭(大明)。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疸,心肠 痛,赤眼,头痛,牙痛(时珍)。 资料来源于: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硝石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标签:宠物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