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急性乳腺炎的症状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急性乳腺炎有什么表现?(急性乳腺炎有什么表现和症状)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概述】*腺炎是发生在*房部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染性疾病,又称为*痈。好发于产后1个半月以内的哺*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的特征是*房肿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生于哺*期的称“外吹*痈”;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痈”,临床上较为少见;不论男女老少,在非哺*期和非怀孕期的称为“不*儿*痈”。
本病的发生除产后抵抗力下降外,主要与细菌入侵和*汁郁积有关。细菌多通过破损的*头经淋巴道侵入*腺组织;或通过输*孔潜伏于*腺导管内,一旦有各种原因导致*汁郁积就易发生感染,也有通过血循环传播细菌到*腺组织内而发病的。致病菌以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常见。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内有肝胃郁热,或夹风热毒邪侵袭,引起*汁郁积,*汁闭阻,气血瘀滞,从而腐肉酿脓而成*痈。
【治疗】1.气滞热壅证【症状】*房结块,排*不畅,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不适,胸闷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方一】瓜蒌牛蒡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瓜蒌3克,牛蒡子3克,花粉3克,黄芩3克,生山栀子3克,连翘3克,皂角刺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陈皮3克,青皮1.5克,柴胡1.5克。
【功效】疏肝清胃,通*散结,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山栀、黄芩、连翘、银花清热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瓜蒌开郁化痰,消肿散结;花粉清热生津;皂角刺活血消肿散结,溃疮排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治疗肝郁热壅所致的*痈初起。*汁不畅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川木通;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热重者,加石膏、知母。
2.热毒炽盛证【症状】*房结块增大,肿痛加重,焮红灼热,继之结块中软应指。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或切开排脓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透脓散【来源】①《医宗金鉴》②《外科正宗》【组成】①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②生黄芪12克,当归6克,川芎9克,穿山甲3克,皂角刺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托毒溃脓。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利血脉以助药效。生黄芪大补元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善穿透消散,软坚溃脓,直达病所。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
3.正虚毒恋证【症状】溃脓后*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清稀不尽,愈合缓慢或形成*漏。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或低热不退,饮食量少。舌质淡,苔薄,脉弱无力。【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
4.肝旺郁热证【症状】发生于怀孕期,*房肿痛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数。【方一】逍遥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炙甘草15克,当归30克,茯苓30克,芍药30克,白术30克,柴胡30克。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烧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且可以作为肝经引经药;白芍养血敛*,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生姜辛散达郁。
【按语】肝郁气滞甚者,加香附、陈皮;血虚甚者,加熟地。
5.气血凝滞证【症状】初期应用大量抗生素或寒凉中药后,*房结块,质硬不清,微痛不热,皮色不变或暗红。舌质正常或边有瘀点。苔薄白或黄,脉弦涩。【方一】四逆散【来源】《伤寒论》【组成】炙甘草6克,枳实6克,柴胡6克,芍药6克。
【功效】疏肝理气,祛瘀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养血,柔肝缓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炙甘草益脾和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惊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泻利下重者,加薤白;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急性*腺炎有什么症状? 急性*腺炎是*腺的急性化脓**症,一般为金**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期。细菌可自*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管,进而扩散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也会使病程迁延,甚至可并发全身性化脓**染。急性*腺炎中医称之为“*痈”。 急性*腺炎在开始时患侧*房胀满、疼痛,哺*时尤甚,*汁分泌不畅,*房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然后,局部*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常可在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房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成脓时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需经穿刺方可明确诊断。有时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可穿破皮肤,或穿入*管,使脓液从*头溢出。破溃出脓后,脓液引流通畅,可肿消痛减而愈。若治疗不善,失时失当,脓肿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房后脓肿;或*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漏;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急性*腺炎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您好! 1.急性单纯*腺炎初期主要是*房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 急性化脓性*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慢性*腺炎的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概述】*腺炎是发生在*房部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染性疾病,又称为*痈。好发于产后1个半月以内的哺*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的特征是*房肿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生于哺*期的称“外吹*痈”;发生于怀孕期的称“内吹*痈”,临床上较为少见;不论男女老少,在非哺*期和非怀孕期的称为“不*儿*痈”。
本病的发生除产后抵抗力下降外,主要与细菌入侵和*汁郁积有关。细菌多通过破损的*头经淋巴道侵入*腺组织;或通过输*孔潜伏于*腺导管内,一旦有各种原因导致*汁郁积就易发生感染,也有通过血循环传播细菌到*腺组织内而发病的。致病菌以金**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常见。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内有肝胃郁热,或夹风热毒邪侵袭,引起*汁郁积,*汁闭阻,气血瘀滞,从而腐肉酿脓而成*痈。
【治疗】1.气滞热壅证【症状】*房结块,排*不畅,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不适,胸闷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方一】瓜蒌牛蒡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瓜蒌3克,牛蒡子3克,花粉3克,黄芩3克,生山栀子3克,连翘3克,皂角刺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陈皮3克,青皮1.5克,柴胡1.5克。
【功效】疏肝清胃,通*散结,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山栀、黄芩、连翘、银花清热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瓜蒌开郁化痰,消肿散结;花粉清热生津;皂角刺活血消肿散结,溃疮排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治疗肝郁热壅所致的*痈初起。*汁不畅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川木通;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热重者,加石膏、知母。
2.热毒炽盛证【症状】*房结块增大,肿痛加重,焮红灼热,继之结块中软应指。伴壮热不退,口渴喜饮。或切开排脓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透脓散【来源】①《医宗金鉴》②《外科正宗》【组成】①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②生黄芪12克,当归6克,川芎9克,穿山甲3克,皂角刺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托毒溃脓。
【用法】水煎服后加酒一、二勺和服,每日一剂,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方解】方中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尤强。加酒少量通利血脉以助药效。生黄芪大补元气,托毒排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穿山甲、皂角刺善穿透消散,软坚溃脓,直达病所。
【按语】本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一派阳证、实证。
3.正虚毒恋证【症状】溃脓后*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清稀不尽,愈合缓慢或形成*漏。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或低热不退,饮食量少。舌质淡,苔薄,脉弱无力。【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
4.肝旺郁热证【症状】发生于怀孕期,*房肿痛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数。【方一】逍遥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炙甘草15克,当归30克,茯苓30克,芍药30克,白术30克,柴胡30克。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烧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且可以作为肝经引经药;白芍养血敛*,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生姜辛散达郁。
【按语】肝郁气滞甚者,加香附、陈皮;血虚甚者,加熟地。
5.气血凝滞证【症状】初期应用大量抗生素或寒凉中药后,*房结块,质硬不清,微痛不热,皮色不变或暗红。舌质正常或边有瘀点。苔薄白或黄,脉弦涩。【方一】四逆散【来源】《伤寒论》【组成】炙甘草6克,枳实6克,柴胡6克,芍药6克。
【功效】疏肝理气,祛瘀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养血,柔肝缓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炙甘草益脾和中并调和诸药。
【按语】惊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泻利下重者,加薤白;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急性*腺炎是*房的急性化脓**染,为细菌(金**葡萄菌等)经*头皲裂处或*管口侵入*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头皲裂,*头隐畸形,*房受挤压,*汗淤积等诱因。本病初起*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腺管阻塞,*汁淤积;或因婴儿吸*时损伤*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该病属中医学“*痈”范畴,*汁郁积是最常见病因,感受外邪也是重要病因。 【方一】瓜蒌牛蒡汤 【组成】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生栀子、皂角刺、金银花、青皮、柴胡、甘草、连翘。 【功用】疏肝清胃,通*消肿。 【主治】*汁瘀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周身酸楚,恶寒发热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透脓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酒少许。 【功用】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主治】*房红肿热痛,肿块变软应指。 【方解】黄芪长于大补元气而托毒排脓,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化瘀通络。穿山甲、皂角刺善于消散穿透。酒助药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托里消毒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金银花各5克,甘草、白芷、皂角刺,桔梗各3克。 【功用】益气和营脱毒。 【主治】溃脓后,*房肿痛变轻,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 【方解】方中黄芪、*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白芷、皂角刺溃疡排脓。诸药合用,共奏补益和血,托里排脓之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疮疡因气血虚弱、脓成不溃的方剂。以脓成不溃,脓毒不易外达为据。体弱者,去白芷,倍用*参。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属气血不足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解表通*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瓜蒌15克、银花2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王不留行10克、蒲公英30克、花粉10克、皂角刺5克、甘草5克。 【功用】解表疏肝,解毒通*。 【主治】*房结块,自觉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伴畏寒发热,头痛胸闷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解毒通*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蒲公英30克,草河车10克,地丁30克,皂角刺30克,穿山甲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栀仁10克,甘草5克。 【功用】清热解毒,透脓通*。 【主治】*房红肿热痛,肿块变软应指,壮热口渴,小便短赤。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脱毒回*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黄芪30克,银花30克,当归10克,炒麦芽30克,山楂10克,玄参10克,甘草6克。 【功用】补气养*,清解余毒。 【主治】脓肿溃破或切开,脓液黄稠,或夹有淤血,肿痛大减,或迟不收口。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解毒内消汤 【出处】北京市中医院方 【组成】大青叶15克,蜂房10克,焦麦芽30克,草河车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瓜蒌30克,黄连面1.5克(冲),青皮6克。 【功用】清热解毒通*。 【主治】*汁瘀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周身酸楚,恶寒发热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通*散结汤 【出处】《中医治法与方剂》 【组成】全瓜蒌20克,青皮、丝瓜络各10克,蒲公英15克,橘络、通草、橘叶各6克,白蒺藜12克。 【功用】疏肝清热,通*散结。 【主治】治肝气郁滞,*汁停滞不畅所致*房硬满胀痛,甚则红肿,时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弦数。 【方解】本方当疏肝清热,通*散结。方中主药青皮疏肝破气,解郁散结。瓜蒌清热散结,解毒消肿;辅以橘叶行气解郁,消肿散结。橘络理气通络,郁金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助青皮增强疏肝解郁,破气散结之功;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治*痈效药,助瓜蒌以增其效;佐以白蒺藜疏肝散结,丝瓜络行血通络,通草下气通*,三药均通*脉、下*汁,使*汁流畅,消解*房硬满肿胀。诸药共奏其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肝郁气滞,*汁不畅,*痈初起的方剂。以*房红肿硬满,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弦数为据。*痈初起未成脓时,加金银花、红藤、当归、浙贝母,以增消痈散结之功;*痈已成脓红肿痛,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黄芪、皂角刺,以凉血解毒,排脓托毒。用于急性*腺炎初起,*汁郁积症属肝气郁滞,经络不通,泌*不畅者。 【用法】水煎,1日1剂,饭后1小时分3次服 【方九】露蜂房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露蜂房3~6克。 【主治】急性*腺炎。 【用法】烧灰存性,黄酒冲服,每日2~3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蒲公英60克,野菊花60克。 【主治】急性*腺炎。 【用法】共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方十一】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橘叶10克,鹿角霜6克。 【主治】急性*腺炎。 【用法】蒲公英金银花橘叶三味水煎,冲鹿角霜服。 【方十二】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臭牡丹叶30克,蓖麻叶30克,车前草30克。 【主治】急性*腺炎。 【用法】共捣烂,敷患处。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急性*腺炎有什么表现?”
下一篇
家里洗澡用什么热水器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