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三毛作品排行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三毛的经典作品都有哪些?(请问三毛的经典作品都有哪些名字)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1.《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主要记录了三毛在荷西死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霾的过程。全书萦绕着伤感的气氛,是三毛后期风格的一大代表。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的散文集《三毛集》中的一卷,《三毛集》共分五卷,其余四卷分别为《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及《万水千山走遍》。 2.《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3.《雨季不再来》 《雨季不再来》以作家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自信的青年,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4.《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讲述了:我有许多平凡的收藏,它们在价格上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在数量上也抵不过任何一间普通的古董店,可是我深深地爱着它们。之所以如此爱悦着这一批宝贝,实在是因为,当我与它们结缘的时候,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 5.《滚滚红尘》 《滚滚红尘》是三毛所著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也是三毛的遗作。讲述了抗战时期女作家沈韶华和为日本人办事的章能才之间的爱情纠葛。,剧本采用剧中剧的形式。1990年,导演严浩改编成电影,由林青霞,秦汉,张曼玉主演。
三毛作品全集
《撒哈拉的故事》1976年5月初版
《雨季不再来》1976年7月初版
本书可归纳为表现心灵生活经验的写作,一种人类深思默省存在的意义,灵魂的归依,命运奥秘等问题的写实.这些作品构成三毛生命的一个阶段,亦是日后成熟三毛的基石.
《稻草人手记》1977年6月初版
《哭泣的骆驼》 1977年8月初版
《温柔的夜》1979年2月初版
《娃娃看天下(一)》1980年2月初版(译成)
《娃娃看天下(二)》1980年2月初版(译成)
季诺笔下的玛法达,跟玩伴菲力普、马诺林、苏珊娜、米盖、自由、吉他,他们的喜怒哀乐二十年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世界读者。作家三毛将他们带来中文世界,是一套感人的漫画。《娃娃看天下》出版至今畅销不绝,是你一能错过的一套感人漫画
《背影》1981年8月初版
《梦里花落知多少》1981年8月初版
《万水千山走遍》1982年5月初版
《兰屿之歌》1982年6月初版(译作)
《送你一匹马》1983年7月初版
《清泉故事》1984年3月初版
《倾城》1985年3月初版
《谈心》1985年3月初版
《随想》1985年3月初版
《刹那时光》1986年1月初版(译)
《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初版(有声书)
《我的宝贝》1987年7月初版
《流星雨》1987年7月初版(有声书)
《闹学记》1988年7月初版
《阅读大地》1989年7月初版(有声书)
《滚滚红尘》1990年12月初版(电影原著剧本)
《撒哈拉的故事》 1976年5月初版 《雨季不在来》 1976年7月初版 《稻草人手记》 1977年6月初版 《哭泣的骆驼》1977年8月初版 《温柔的夜》 1979年2月初版 《娃娃看天下(一)》1980年2月初版(译成) 《娃娃看天下(二)》1980年2月初版(译成) 《背影》 1981年8月初版 《梦里花落知多少》 1981年8月初版 《万水千山走遍》 1982年5月初版 《兰屿之歌》 1982年6月初版(译作) 《送你一匹马》 1983年7月初版 《清泉故事》 1984年3月初版 《倾城》 1985年3月初版 《回声-三毛第十五号作品》1985年(音乐专辑) 《谈心》 1985年3月初版 《随想》 1985年3月初版 《刹那时光》 1986年1月初版(译) 《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初版(有声书) 《我的宝贝》 1987年7月初版 《流星雨》 1987年7月初版(有声书) 《闹学记》 1988年7月初版 《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初版(有声书) 《滚滚红尘》 1990年12月初版(电影原著剧本) 《亲爱的三毛》1991年5月初版 《我的快乐天堂》1993年1月初版 《高原上的百合》1993年6月初版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三毛原籍浙江舟山定海,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 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 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与分开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开始结集出书。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正如三毛所说,就算身处沙漠,依然能看到繁花似锦。这时的她乐观得没心没肺。而梦里花落知多少,却是赚了我最多眼泪的。特别是写到三毛爸妈去看他们,荷西艰难的喊出“爹爹”那篇,至今想起,依然伤感。我爱三毛,也爱她的每个文字。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内容简介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适应、关怀这片大沙漠,在她的笔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变得丰富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
三毛作品集
--------------------------------------------------------------------------------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不死鸟》 《明日又天涯》 《云在青山月在天》 《归》
《梦里梦外》 《不飞的天使》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一个男孩子的爱情》 《我的写作生活》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在风里飘扬的影子》(西沙)
《童话》(西沙) 《 两极对话》
雨季不再来
《序》(舒凡) 《惑》 《秋恋》 《月河》
《极乐鸟》 《雨季不再来》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赴欧旅途见闻录》 《我从**起飞》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翻船人看黄鹤楼》
《平沙漠漠夜带刀》 《去年的冬天》 《三毛——异乡的赌徒》 《访三毛、写三毛》
《飞——三毛作品的今昔》
稻草人手记
《序》 《江洋大盗》 《亲爱的婆婆大人》 《西风不识相》
《这样的人生》 《士为知己者死》 《警告逃妻》 《这种家庭生活》
《塑料儿童》 《卖花女》 《守望的天使》 《相思农场》
《巨人》
温柔的夜
《他们说三毛》 《寂地》 《五月花》 《玛黛拉游记》
《温柔的夜》 《石头记》 《相逢何必曾相识》 《永远的马利亚》
《附录:我不是三毛迷》
哭泣的骆驼
《尘缘》 《收魂记》 《沙巴军曹》 《搭车客》
《哭泣的骆驼》 《逍遥七岛游》 《一个陌生人的死》 《大胡子与我》
《哑*》
撒哈拉的故事
《***一封信》 《回乡小笺》 《沙漠中的饭店》 《结婚记》
《悬壶济世》 《娃娃新娘》 《荒山之夜》 《沙漠观浴记》
《爱的寻求》 《芳邻》 《素人渔夫》 《死果》
《天梯》 《白手成家》
送你一匹马
《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 《爱马(自序)》 《蓦然回首》 《惊梦三十年》
《回娘家》 《故乡人》 《看这个人》 《我所知所爱的马奎斯 》
《逃亡》 《往事如烟》 《梦里不知身是客》 《野火烧不尽》
《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 《学期作业报告》 《你是我特别的天使 》 《朝阳为谁升起》
《一生的战役》 《送你一匹马》 《衣带渐宽终不悔 》 《陈老师(跋)》
万水千山走遍
《大蜥蜴之夜》 《街头巷尾》 《青鸟不到的地方》 《中美洲的花园》
《美妮表妹》 《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 《附记》 《药师的孙女》
《银湖之滨》 《索诺奇》 《夜戏》 《迷城》
《逃水》
倾城
《女儿》 《阿姨》 《我的小姑》 《小姑》
《我的小姑》 《我也叫她小姑》 《一千零**的阿姨》 《三毛,一位认真的玩童》
《胆小鬼》 《吹兵》 《匪兵甲和匪兵乙》 《约会》
《一生的爱》 《紫衣》 《蝴蝶的颜色》 《说给自己听》
《爱和信任》 《简单》 《什么都快乐》 《天下本无事》
《还给谁》 《轨外的时间》 《狼来了》 《一定去海边》
《他》 《不负我心》 《夏日烟愁》 《倾城》
《评'胆小鬼'》 《读三毛的'倾城'》
背影
《逃学为读书》 《背影》 《克里斯》 《荒山之夜》
《离乡回乡》 《浪迹天涯话买卖》 《雨禅台北》 《周末》
《永远的夏娃开场白》 《赤足天使》 《亲不亲,故乡人》 《黄昏的故事》
《饺子大王》 《拾荒梦》 《巫人记》
闹学记
《序一》 《序二》 《闹学记你从哪里来》 《如果教室像游乐场》
《春天不是读书天》 《我先走了》 《新天新地重建家园》 《爱马落水之夜》
《我要回家》 《求婚》 《孤独的长跑者》 《长歌杨柳青青》
《导读罪在那里》 《遗爱星石》 《吉屋出售》 《随风而去》
《E·T回家》 《后记》
谈心
《自爱而不自怜》 《祝福中国》 《人生何处不相逢》 《隔离与沟通》
《不满、不满、不满》 《真聪明的好孩子》 《没有找呀》 《教书不是塔》
《最重要的是被爱吗?》 《为什么、为什么?》 《读书和迷藏》 《不弃》
《不逃》 《其实都不是问题》 《不能给你快乐》 《写作不难》
《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 《狱外的天空也是你的》 《是美德还是懦弱》 《“喜欢”有千万种...》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 《五个对话》 《如果是我的女儿》 《如果我是你》
《不要也罢》 《小朋友好》 《不会忘记你要的明信片》 《如何死得其所》
《不讲了》 《说朋道友》 《愧疚感》 《少年愁》
《回不出的书信 》 《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 《后记》
我很喜欢三毛,所以她的作品我大都看过,感觉很独特,你不妨看看。
张爱玲简文集
-----------------------------------------------------------------------------
◎中短篇小说
倾城之恋 金锁记 红玫瑰与白玫瑰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创世纪
多少恨
**别姬 鸿鸾禧 色·戒
牛 花凋 浮花浪蕊
谈女人 等 五四遗事
留情 相见欢 琉璃瓦
** 茉莉香片 心经
桂花蒸 年青的时候 殷宝滟送花楼会
不幸的她
◎长篇小说
半生缘 赤地之恋 秧歌
小艾 怨女 十八春
连环套
◎散文
张爱玲语录 张爱玲语录
张爱玲经典散文集 都市的人生 红楼梦魇(文学评论)
@遗稿
爱恨倾城 小团圆
艾青文集
主要是诗集,他是诗人
-----------------------------------------------------------------------------
《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
抗战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琼瑶经典小说
---------------------------------------------------------------------------------------
还珠格格 在水一方 雁儿在林梢 青青河边草
梅花烙 燃烧吧火鸟 浪花 我是一片云
望夫崖 昨夜之灯 海鸥飞处 失火的天堂
匆匆太匆匆 新月格格 紫贝壳 剪不断的乡愁
烟锁重楼 六个梦 潮声 月满西楼
鬼丈夫 一颗红豆 女朋友 幸运草
金盏花 一帘幽梦 彩云飞 寒烟翠
我的故事 心有千千结 几度夕烟红
水云间 菟丝花 秋歌 翦翦风
却上心头 碧云天 白狐 人在天涯
雪珂 彩霞满天 烟雨朦朦 聚散两依依
问斜阳 星河 窗外 梦的衣裳
水灵 船 庭院深深 月朦胧鸟朦胧
冰儿 苍天有泪 环珠格格续集
http://****tianyabook***m/yanqing/qiongyao/qy.htm
点击,全部都在。都是经典。
ps:和她们同一时代的女作家。像庐隐,冰心,林徽因, 萧红,王安忆,丁玲,舒婷,杨绛,杨沫,宗璞,席慕容。
下面再贡献几个简介
庐隐:《海滨故人》 庐隐(1898.5.4—1934.5.13)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生于福建闽侯。1903年父亲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信仰**教。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大学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任教,半年后回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海滨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学教书,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学校长半年,几年间,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石评梅先后逝世,悲哀情绪浸透在这个时期出版的作品集《灵海潮汐》和《曼丽》之中。1930年与李唯建结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欧情书集》。婚后她们一度在东京居住,出版过《东京小品》。1931年起担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国文教师。36岁时因分娩死于上海大华医院。
冰心: (1900~)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林徽因:现代著名文化名人,但是自己搞创作的水平不高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王安忆:《小鲍庄》《平凡的世界》《长恨歌》 中国当代著名中年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她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较短的长篇,叫《米尼》,大概是写一个有偷窃癖的女孩子,很有意思。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1904~1986),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一颗未出膛的*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是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舒婷:《致橡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杨绛:《干校六记》,钱钟书的妻子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杨沫:《青春之歌》 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生于北京。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吴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宗璞:《红豆》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
就这些,你看还行不?
从《雨季不再来》,到《撒哈拉的故事》,然后《温柔的夜啊》,《再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是按时间顺序看比较能理解她的历程,经历她的成长。 你也可以就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看》,从她书出版的顺序,毕竟这是他的成名作。你看她成长后的作品再看当他还是二毛是的作品,比较比较,也是很透彻的。 读三毛的作品确实需要一定的顺序才能更好的理清情感的脉络,才能使刚接触的读者更清晰的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同喜同悲。 个人认为最好是按,也是一定要按《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个顺序,要不然很难感受到里面的深彻的情感。 (很容易使读者感兴趣,我就是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读撒哈拉,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不能不说这是三毛的魅力)剩下的那些作品就可以不再按照顺序看了,因为剩下的每本基本上都是相互**的。 而且剩下的作品一定要在看完撒哈拉-梦里花落以后再看,才能更深的理解作品和作者创作的心境。 从《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开始吧,按出书年份来,应该能更好的进入她的世界。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 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 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其记游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 叙述哀情的散文如《云在青山月在天》《不死鸟》《背影》《似曾相识燕归来》等风格沉郁,淡泊,显得炉火纯青,更具耐读性。
《雨季不再来》 《撒哈拉的故事》 《哭泣的骆驼》 《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 《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的宝贝》 《亲爱的三毛》 《红尘滚滚》 《流星雨》 《送你一匹马》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请问三毛的经典作品都有哪些?”
上一篇
新汽车门打胶有没有什么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