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肝炎怎么治疗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最好)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合理的营养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指导意见:乙肝患者饮食宜清淡,注重蛋白质的摄入,不宜食用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煎炸食物油反复使用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肝炎怎么办治疗?

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

患者你好: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2、药物治疗: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3、急性肝炎患者应避免劳累,在急性肝炎时期,休息是治疗的基本措施。调理饮食,急性肝炎患者需补充适量蛋白,以利病变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目前肝炎最新治疗方法低频脉冲疗法根据患者的染病原因、染病时间、**类型、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心理状态和其他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力争使治疗效果最优化。

患上肝炎吃什么养肝食物好

  肝炎是常见疾病,肝有炎症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养肝的食物。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患上肝炎吃的食物推荐,希望对你有用!


  肝有炎症吃什么
  1、肝有炎症吃牛奶

  优良的蛋白质能排除肝内的有害脂肪,并使肝细胞重生。因此肝炎患者每日应喝两杯牛奶,可缓解病情。喝牛奶易于消化,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是全蛋白,它的消化率高达98%,*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消化率在95%以上。

  2、肝有炎症吃柠檬

  柠檬具有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经常适量食用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可有效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功能,进而起到养肝护肝的功效,但柠檬属于酸性大的食物,对于胃酸多的人群,应适量且慎食为宜。

  3、肝有炎症吃李子

  李子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泻肝涤热、活血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并有解酒毒、清醒的作用,适宜于治疗胃*不足、口渴咽干、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唐代名医孙思邈评价李子时曾说“肝病宜食之。”

  4、肝有炎症吃木耳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其黑白木耳均富含胶原蛋白、脂肪、蛋白质、多糖等,有助于排肝毒、益胃养血、滋养肝脏作用。

  5、肝有炎症吃胡萝卜

  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肝病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6、肝有炎症吃豆角

  富含的植物凝血素,在人体内能激活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在增强免疫能力、辅助乙肝治疗上都是很有成效的。
  引发肝炎的原因
  (1)**感染:由多种肝炎**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3)酗酒: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4)其他: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肝炎”。
  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1、假“胃病”

  一些肝炎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发现自己得了肝炎,只是觉得胃口不好,腹胀,吃了许多胃药也不见好,才下决心做胃镜查一下,到医院一验血,才发现胃口不好是肝炎惹的祸。因为肝脏负责分泌胆汁,而胆汁会负责脂肪的消化。得了肝炎后,肝脏功能受损,分泌胆汁的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影响了脂肪消化,因此不喜欢油性食物。而且,由于肝脏功能的减退,许多物质无法让肝脏进行充分解毒,在体内蓄积也会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

  2、眼球发黄

  如果一个人连眼球都黄了,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得了肝炎,所谓“黄黄”不可终日,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眼白和皮肤变黄的现象称为黄疸,这是肝炎中最容易被发现的症状。形成黄疸的时候,皮肤和黏膜就会呈现**,最明显的就是眼白变黄。为了确诊,通常需要化验血和尿中的胆红素含量是否升高。如果肝脏受损,胆道阻塞,胆红素就不能被顺利排出,从而逆流入血,化验时会发现血中的胆红素升高,沉着在皮肤黏膜上就表现为脸黄、眼黄。

  3、身心疲惫

  疲乏无力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不同病人表现也有差异,轻者不喜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而且就算充分休息,疲劳感依然无法解除。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摄入能量明显不足;肝细胞被破坏,让肝脏制造和储存的糖原减少。

  4、发烧

  黄疸型肝炎患者常常会伴有发热,一般在37.5~38.5℃,很少出现高热,通常持续3~5天。许多病人发热还会感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与感冒类似,因此常常误以为是感冒。发热原因可能是肝功能障碍、肝细胞坏死、解毒排泄功能减低、**血症等。

  5、肝区疼痛

  肝脏处于右上腹,肋骨下摸不到。当肝脏有病时,患者会感到肝区如针刺般疼痛,或者有种沉甸甸的感觉,通常能忍受,在劳累、生气时明显,卧床休息能缓解,但右侧卧位会使疼痛加剧。一般肝脏病症较轻时,是不会发生疼痛表现的,如果肝区疼痛,尤其是有肝病史人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避免错过控制病情发展的黄金时段。

  6、肝臭

  对于肝病的发热、乏力等症状相信有大部分人是知道的,但是肝臭到底是个啥?肝臭就是在在病人呼气时,或在观察病人尿液时,若嗅到一种烂苹果和臭鸡蛋的混合气味或为鱼腥样带有芳香甜味的臭气,即时肝臭。肝臭是严重肝病病人,特别是肝昏迷病人,在肝功能衰竭时所特有的一种特征。

猜你喜欢:

1. 女人要养肝吃什么食物效果最好

2. 吃什么干果对肝好排毒

3. 对肝好吃什么东西

4. 吃什么食物排肝毒最快最有效

5. **性肝炎要多吃的食物效果好

慢性肝炎怎样治疗?

【概述】慢**毒性肝炎,多由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而成。一般病程在6个月以上要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患者年龄、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延误,过早活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有相似之处,慢性肝炎有无黄疸,其成因与正虚及湿热有很大关系。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湿热疫毒之邪长期羁伏于体内,正邪双方于长期对峙局面,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成为急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慢性肝炎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以气虚、*虚多见,其病邪除湿热疫毒外,尚有气滞、血瘀。慢性肝炎的治疗,攻邪在于化毒,补正在于护肝,但攻邪不能拔苗助长,补正要防塞碍运化。调气不宜破气,散瘀不宜破血;解毒不宜专任苦寒,化湿不宜过用苦燥,既要调益整体,又要着眼于局部;既活肝之用,又活肝之体。
【治疗】1.肝胆湿热证【主症】身目俱黄,**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茵陈蒿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茵陈2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后二药加水500毫升,煮沸10至15分钟后,再将茵陈加入其中,沸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以其善能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三药合用,以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
【按语】上方可酌加黄柏、猪苓、茯苓等清热利湿之药,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若脘腹胀闷者,加枳实、厚朴;若胁痛较重者,加柴胡、郁金。【方二】三石汤【来源】《温病条辨》【组成】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15克,金银花15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石膏、寒水石为君;滑石、金银花为臣。
【按语】如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如因虫体阻滞胆道,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
2.湿困脾胃证【主症】身目俱黄,**晦滞,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纳少,腹胀,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方一】茵陈五苓散【来源】《金匮要略》【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2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先将后5味药水煎沸后再加茵陈,稍候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本方为五苓散加茵陈组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按语】上方可酌加藿香、蔻仁,宣利气机;呕逆者,可加制半夏、陈皮;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若湿热并重可用甘露消毒丹。【方一】茵陈胃苓汤【来源】《丹溪心法》【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15~2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五苓散利湿化浊;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厚朴、陈皮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初起兼表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热毒炽盛证【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方一】犀角散【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犀角(水牛角代)1.5~3克,黄连10~15克,山栀15克,升麻12克,茵陈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用犀角清热凉血;黄连清上焦之热;栀子清泄肝经之火;茵陈利湿退黄,升麻助犀角以增清热解毒之功;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按语】可酌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解毒凉血之力。【方二】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川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桅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川连、黄芩、黄柏苦寒泄降,清热解毒,其中川连清上、中焦火热;黄芩清上焦火热;黄柏清下焦火热;桅子清泻三焦,导热外出。
【按语】如神昏谵语可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加地榆炭、柏叶炭;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
4.寒凝阳衰证【主症】病程较长,身目俱黄,**晦暗,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方一】茵陈术附汤【来源】《医学心悟》【组成】茵陈15~20克,白术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3克,肉桂3克,甘草10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温化凝滞,利湿退黄。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
【按语】本方还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湿之品。【方二】附子理中丸加减【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附子10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辛热之附子、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按语】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若胸胁刺可用鳖甲煎丸。

得了慢性肝炎应该怎么治疗啊

你好:慢性肝炎患者传染性强,为了自身健康以及为他人着想,慢性肝炎患者应立即进行治疗,只有控制了慢性肝炎的病情,才能有效的阻断传播。另外,为了有效的预防慢性肝炎的传播,可以接种**,能阻断**的传播;而预防肝炎的传播,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生活细节。

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主要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肝降酶为主要方向,一般选择含有茵陈、板蓝根等抗**的中成药,如葵花护肝片。

慢性肝炎怎样治疗?

【概述】慢**毒性肝炎,多由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而成。一般病程在6个月以上要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患者年龄、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延误,过早活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有相似之处,慢性肝炎有无黄疸,其成因与正虚及湿热有很大关系。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湿热疫毒之邪长期羁伏于体内,正邪双方于长期对峙局面,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成为急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慢性肝炎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以气虚、*虚多见,其病邪除湿热疫毒外,尚有气滞、血瘀。慢性肝炎的治疗,攻邪在于化毒,补正在于护肝,但攻邪不能拔苗助长,补正要防塞碍运化。调气不宜破气,散瘀不宜破血;解毒不宜专任苦寒,化湿不宜过用苦燥,既要调益整体,又要着眼于局部;既活肝之用,又活肝之体。
【治疗】1.肝胆湿热证【主症】身目俱黄,**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茵陈蒿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茵陈2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后二药加水500毫升,煮沸10至15分钟后,再将茵陈加入其中,沸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以其善能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三药合用,以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
【按语】上方可酌加黄柏、猪苓、茯苓等清热利湿之药,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若脘腹胀闷者,加枳实、厚朴;若胁痛较重者,加柴胡、郁金。【方二】三石汤【来源】《温病条辨》【组成】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15克,金银花15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石膏、寒水石为君;滑石、金银花为臣。
【按语】如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如因虫体阻滞胆道,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
2.湿困脾胃证【主症】身目俱黄,**晦滞,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纳少,腹胀,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方一】茵陈五苓散【来源】《金匮要略》【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2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先将后5味药水煎沸后再加茵陈,稍候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本方为五苓散加茵陈组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按语】上方可酌加藿香、蔻仁,宣利气机;呕逆者,可加制半夏、陈皮;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若湿热并重可用甘露消毒丹。【方一】茵陈胃苓汤【来源】《丹溪心法》【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15~2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五苓散利湿化浊;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厚朴、陈皮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初起兼表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热毒炽盛证【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方一】犀角散【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犀角(水牛角代)1.5~3克,黄连10~15克,山栀15克,升麻12克,茵陈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用犀角清热凉血;黄连清上焦之热;栀子清泄肝经之火;茵陈利湿退黄,升麻助犀角以增清热解毒之功;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按语】可酌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解毒凉血之力。【方二】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川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桅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川连、黄芩、黄柏苦寒泄降,清热解毒,其中川连清上、中焦火热;黄芩清上焦火热;黄柏清下焦火热;桅子清泻三焦,导热外出。
【按语】如神昏谵语可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加地榆炭、柏叶炭;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
4.寒凝阳衰证【主症】病程较长,身目俱黄,**晦暗,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方一】茵陈术附汤【来源】《医学心悟》【组成】茵陈15~20克,白术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3克,肉桂3克,甘草10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温化凝滞,利湿退黄。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
【按语】本方还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湿之品。【方二】附子理中丸加减【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附子10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辛热之附子、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按语】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若胸胁刺可用鳖甲煎丸。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得了肝炎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