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宠物百科

红嘴相思鸟能两只养在一起好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相思鸟怎么交陪的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红嘴相思鸟能两只养在一起好(红嘴相思鸟好养活吗?)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红嘴相思鸟能两只养在一起好,还是分开

怎么说呢?看你是养一雌一雄还是两只雄的。知道为什么叫相思鸟吗?因为当雄鸟和雌鸟不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相互思念对方而鸣叫。。在交配时节雄鸟是通过鸣叫的声音来吸引雌鸟的。所以一般只养一只雄鸟。因为雄鸟鸣叫清脆好听。既然你养了两只。我估计应该是一雌一雄。分开养鸣叫会比较多。但是我想告诉你。红嘴相思鸟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如果你要合着养就请好好照顾它们。不要让其中一个死去。。它们很好养的。

红嘴相思鸟能两只养在一起好

相思鸟是什么鸟类种?

相思鸟属于画眉科,相思鸟属,体型小的鸟类

景德镇的来历

景德镇来历: 北宋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由于昌南盛产精美瓷器,远销世界五大洲,且作为朝廷贡品,深受皇帝喜爱和赞誉,于是宋真宗皇帝将其年号赐予昌南镇,并钦命进御瓷器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开始一步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景德镇市,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扩展资料: 景德镇地形地貌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 气候特征 景德镇属**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根据1981—2010年最新气象数据,景德镇城区历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63年1月13日)。 景德镇春季气候多变,时冷时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雨连绵;前夏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 极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出梅后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且湿度较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耐;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景德镇

《孔雀东南飞》500字故事梗概?

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507—583)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经过,一般认为这些说法是可靠的。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很高,历来备受人们称赞。:

1.故事情节

全诗按故事情节发展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会不相从许”)写兰芝向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送回娘家。仲卿向母亲求情,被母亲坚决回绝,兰芝离开焦家成定局。

第二部分(从“府吏默无声”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辞别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别时两人立下盟誓。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在哥哥的干预下,兰芝**应承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大事做迎娶的准备。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成亲的那一天,傍晚时,仲卿赶来,兰芝、仲卿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夜里,兰芝投水而死,仲卿上吊**。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写焦、刘两家将兰芝、仲卿合葬在一起,两人化为鸳鸯。

2.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遣”,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将她“遣”回娘家,很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或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或明说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焦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长廊里,刘兰芝形象是独特的“这一个”。

和兰芝相比,男主人公焦仲卿的性格展现得不是那么丰富,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迫于焦母的压力将兰芝送回娘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习,他只能这样做。今天的读者难以责怪他软弱。自缢前他“徘徊庭树下”的举动,符合他特殊的处境——他是家里的独子,赡养母亲的责任无人可交付。因此,也不能据此认为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遣走兰芝,除却眼中钉。

另一个反面形象刘兄性情粗暴,趋炎附势。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语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沈德潜评论这几句诗道:“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

3.故事的意义。一对彼此深爱着的年青夫妇,在封建家长的阻挠和高压下,被活活拆开,最终为了捍卫爱情而双双付出生命。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爱情神话和传说:牛郎和织女、七仙女与董永、白蛇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情投意合,满心指望能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外在的强大的破坏力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破坏力眼里有所谓的“法”“理”,却看不到“情”。《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更不可理喻,因为看不惯儿媳妇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她赶走,儿子的恳求丝毫不能打动她。在她身上,封建家长违反人性的一面暴露无遗。今天读这首诗,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勇敢捍卫纯洁爱情的言行仍令人震撼。

4.民歌风味。

第一,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民歌里常用的。

第二,多处运用铺陈手法。诗歌开头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第三,善用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一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

二、问题探究

1.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精心打扮一番?她为什么不在焦母面前掉眼泪,而在小姑子面前才“泪落连珠子”?

兰芝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打扮,揣摩其中原因,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记住自己,如同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纪念,一方面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通”,多少透露了她内心的杂乱情绪。

兰芝向焦母辞别时没有流眼泪,而是不卑不亢地说了一番合乎事实且略带不满的话,面对小姑子才泪流涟涟,这表现出她的坚强与理智。

2.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道:“……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照应了“十四学裁衣”一句。

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

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

红嘴相思鸟的寿命有多长?

平均寿命约10年。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2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冬季多下到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山脚、平原与河谷地带,有时也进到村舍、庭院和农田附近的灌木丛中。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迁徙: 留鸟。 习性: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与其他小鸟混群活动。性大胆,不甚怕人,多在树上或林下灌木间穿梭、跳跃、飞来飞去,偶尔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尤其繁殖期间鸣声响亮、婉转动听。 鸣叫:常站在灌木顶枝上高声鸣唱,并不断抖动着翅膀,其声似‘啼-啼-啼-’或‘古儿-古儿-古儿-’。雄鸟鸣唱时常扇动双翅,耸竖体羽,声脆响亮,多变悦耳,音似“微归—微归—微归—微微归”,“骨里—句,骨里—句”……雌鸟只能发出低沉单一的“吱吱”声。 食性:主要以毛虫、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量玉米等农作物。

虎皮鹦鹉怎样分公母?并附图

虎皮鹦鹉公母主要从头部及体型,姿态及习性,蜡膜颜色等三个方面来区别。 一、头部及形态 雄性鹦鹉:头部稍尖略小,体型比较瘦比较紧,羽毛颜色略暗。 雌性鹦鹉:头部圆滑扁平,体型比较胖比较蓬松,羽毛颜色发亮。 二、姿态及习性 雄性鹦鹉:身体挺拔,精力充沛,好动、性凶,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远,眼显小。 雌性鹦鹉:身体前倾,温柔疏懒,不好动,温顺,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显大 。 三、蜡膜颜色 雄性鹦鹉:中年雄性虎皮鹦鹉蜡膜和幼年时一样是蓝色或几乎是粉红色的,边缘可能是蓝色的并且色彩鲜艳。 雌性鹦鹉:中年雌性虎皮鹦鹉蜡膜通常是白色的或者略显棕色,色彩单调颜色暗淡无光。

文学 脑筋急转弯

意为:许多人都处在缺衣少食的状况下,没有东西,需要得到关注; 金要足赤,人要完人:所以是十全十美。因为是完美的意思。 前怕虎,后怕狼:瞻前顾后。因为意思就是怕前也怕后。 鸡蛋里头挑骨头:吹毛求疵。因为意思就是挑毛病。 扩展资料: 1、孔雀开屏(打一央视主持人)——答案:张羽。因为张开羽毛。 2、阳光帅男(打一台球运动员)——答案:丁俊晖,因为俊晖就是帅气和阳光。 3、我老爸最棒(打一神话人物)——答案:夸父,因为夸奖父亲。 4、岂可虚度年华(猜外国作家)——答案:安徒生,因为平安的度过晚年。

相思鸟翻跟斗很正常吗?

也许它心里有条小鹿在乱撞把它撞翻了,相思鸟么。。。

怎么让红嘴相思鸟大叫

拍它

一只鸟和女孩的爱情故事,我忘记名字了

  棉花开,只是没有相思鸟
  木棉花开,红艳艳的。依稀记得那年高三木棉花开时你曾告诉我说,木棉花开便会有相思鸟栖于枝头,相偎相依,在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题记


  也是三月下旬,正当木棉花在怒放时,我遇见了你,也邂逅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你比花儿还要美,静静地站在树下,昂首细细地赏着木棉花开。
  “花很美。”我上前同你搭讪。
  “恩。我最喜欢木棉花了。”你说。
  木棉花,木棉花,我在心里默念着,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它的名字。
  “呵呵,是啊。比棉花还好看。”
  “哈哈。”你捂着嘴笑了起来,像木棉花儿开到了脸上。
  “笑什么啊?”
  “你真逗。那你说棉花和木棉花有什么不同?”你的性格很开朗,于是我更相信自己的眼光,你是个好女孩,我在心里肯定道。
  “木棉花要比棉花高大,还有,木棉花要比棉花香。你闻闻,这花,喷喷香。”说着我伸手摘了一片花瓣凑到你鼻子前。
  “哎,别摘呀!花瓣摘掉会枯萎的。”
  我怪自己太鲁莽,手拿着花瓣不知所措。
  “下次别摘了,呵呵。”最后还是你给我解了围。

  “你一定很了解木棉花吧?”我好奇地问道。
  “小时候老家门前有株木棉花树,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盯着花儿看”你边看着木棉花边说:“大家都很好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看花,后来等我会说话时,我说的是‘花,鸟’而不是‘爸,妈’。”
  “为什么?什么鸟啊?”我更加好奇了。
  “呵呵。看来你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木棉花开时,相思鸟会成双成对地飞到枝头嬉戏,最美的花最美的鸟,也是我最美的记忆。”
  “最美丽的你和最美丽的花构成了这个春天校园最美丽的风景……”我接着说。
  你笑了笑,不说话,只是眼盯着枝头的相思鸟。
  我们一言不发地在木棉花下坐了一个下午,那天,是我们恋爱的开始。木棉花成了我们的爱情见证,我们承诺要双宿双飞,不抛弃不忘记。

  以后的每天我们都会来到树下,看相思鸟停留在花瓣上,听着它婉转地轻轻啼叫。那时我才明白恋爱要的仅是纯粹的简单、片刻的宁静和心心相通。
  你指着木棉花对我说,发现了什么吗?
  “满树都是花。”我说。
  “你仔细看,木棉花是先开花后长叶。”你得意地说,仿佛对于木棉花你无所不知。
  从花开到花谢,我们的心里既有欣喜又有悲伤。你说花期那么短暂,总给人以伤感,就像爱情。“傻瓜,愈是短暂我们愈是应该珍惜啊!别在患得患失中错过了看花的最好的时期。”
  风吹落了其中的一朵木棉花,飘落在你我身上,像是故意的,你我相视一笑。
  “明年此时,你还会再陪我赏花吗?”你挣开我的怀抱问我。
  “会!即便花儿凋谢叶子枯萎,我对你的爱一如从前。”

  后来在鸟市买相思鸟时,卖鸟的老大爷告诉我说,雌雄相思鸟在筑巢时,雌雄相思鸟一起热能集材料,一起施工建巢,合作得非常好。孵卵也是雌雄鸟共同负担,交替孵抱,直到幼雏出世。并且它们终年形影不离,在笼中栖杠上互相亲近的动作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于是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只是不熟悉鸟性的人们会相思鸟因相思而生,又为相思亡,相思鸟的一生全是因为相思而活。但如果其中之一遇到不幸,它的伙伴将长久地巡飞在枝头,频繁地发出哀婉的鸣叫声,见者伤心,闻着流泪。
  我把那对相思鸟送给你时你高兴死了,只是我没有把老大爷说说的告诉你,只愿无论天涯海角,无论今后会怎样,长相思莫相......

相思鸟怎么交陪的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红嘴相思鸟能两只养在一起好

标签: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