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怎么新建磁盘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d盘怎么创建(怎么创建)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d盘创建方法/步骤: 1.鼠标移到我的电脑,右键选择管理。 2.在计算机管理里,找到磁盘管理。 3.磁盘管理,右键选择创建VHD虚拟硬盘。 4.设置好你的虚拟硬盘储存路径和容量,点击确定。 5.这时磁盘管理就会多出一个硬盘,右键选择初始化硬盘。直接点击确定。 6.右键磁盘,选择新建卷。按照步骤点下一步,完成。这样系统就多出一个分区D盘。 d盘是什么盘? C,D,E盘其实都是硬盘的分区,通常磁盘只有一个,而在电脑上我的电脑中却可以看到C盘或D盘等,这里的C盘或D盘实际上是磁盘上的分区而已。C盘都是作为启动分区,包含有系统启动文件,很多人也会将操作系统安装于C盘中,D,E盘则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安排,比如D盘存放各种应用程序,E盘存放各种数据文件。 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
1.按住组合键Win+R打开运行窗口,在运行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并执行 compmgmt.msc;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中选择“磁盘管理”; 3.选择一个剩余空间比较大的分区,比如选择分区G; 4.右击G分区,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压缩卷”后会打开如下窗口,在下面的窗口中输入想要增加分区的大小,比如设定为2000M,单击“压缩”; 5.压缩完成后右击此分区,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简单卷”; 6.此后会打开一个向导窗口,按照向导默认设置不断单击“下一步”即可完成新分区的创建了。
如何增加一个新硬盘
如你以有了一只新硬盘,并准备安装,那请先看完本文吧:
一、设置硬盘跳线
打开主机箱,查看第一硬盘的连接方式,如发现是采用双接口的数据线,第一硬盘的硬盘跳线设置为master(主盘)。将新购的第二硬盘连接在数据线的第二接口上。第二硬盘的硬盘跳线应设置在slave(从盘)状态(注:对照硬盘正面的跳线图可以正确设置硬盘跳线)。
二、安装硬盘
在主机箱合适的位置处固定硬盘。按“红线接电源”原则连接好数据线,即把数据线上有颜色标记(为红色)的一侧,对电源插座的方向,然后平推插入。 再接电源线。确认无误后,盖好机箱。
三、重设CMOS参数
启动计算机,根据屏幕提示按“Del”键进入BIOS主菜单。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置)”并回车,把光标移动到“Primary Slave(第一从盘)”的“TYPE(类型)”项上,用“PgUp”或“PgDn”键选择,将其值设定为“Auto(自动检测)”,再移到“MODE(模式)”项上,同样将其值设定为“Auto”。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
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 (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再回车跳过主盘检测。当出现“Select Primary Slave Option (N=Skip)(第一从盘选项,N=跳过)”时键入Y,即可看到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检测结果表明,硬盘已经安装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
选择“BIOS FEATURES SETUP (BIOS特性设置)”并回车,查看“Boot Sequence(引导顺序)”项,将引导顺序设置为“A,C”。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
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并回车,键入Y。退出CMOS参数设置。
注意:如果所购硬盘的工作模式不能被计算机识别,则须在“MODE”项下进行人工设置,其中“NORMAL(普通模式)”支持的最大硬盘容量为528MB,“LBA(逻辑块模式)”支持的最大硬盘容量为8.4GB,“LARGE(巨大模式)”支持的最大硬盘容量为1GB。
四、硬盘分区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将Windows 98启动盘插入A驱动器。
注:1.如果在安装Windows 98时没有制作启动盘,请进入Windows,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然后选中“启动盘”标签,按提示制作Windows 98启动盘。
2.启动盘须与计算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相一致,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启动盘亦须为Windows 98。不同操作系统的启动盘不能混用,否则将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当屏幕出现A:\>时,键入“FDISK”并回车。屏幕会提问:Do you wish to enable large disk support(Y/N)………?〔Y〕(你希望支持大硬盘分区吗?)
由于笔者的主盘已采用了FAT32分区,故直接回车,进入FDISK选项。
在“FDISK Options(FDISK选项)”菜单**有五个选项:
1.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建立DOS分区或逻辑DOS驱动器)
2. 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启动分区)
3.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4.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
(显示所有分区信息)
5. 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选择要修改的物理磁盘)
选择5,回车,屏幕上出现:Enter Fixed Disk Drive Number(1-2)
选择2回车,回到Fdisk主菜单。
选择1,回车。屏幕出现分区菜单:
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建立主DOS分区)
2.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建立扩展DOS分区)
3.Create Logical DOS Drive(s)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在扩展分区中建立逻辑驱动器)
由于C盘已是主DOS分区,因此在菜单中选2(建立扩展DOS分区),回车后屏幕提问:
Enter partition size in Mbytes or percent of disk space (%) to create an Extended DOS partition……?〔〕(以兆字节为单位(或百分比)输入要建立的扩展DOS分区的容量)
直接回车,取默认值,将主DOS分区以外的6.4GB硬盘空间全部分配给扩展分区。按“Esc”键,退回到分区菜单,选择3(在扩展分区中建立逻辑驱动器)并回车,屏幕提问:
Enter logical Drive size in Mbytes or percent of disk space(%)……?〔〕(以兆字节为单位(或百分比)输入逻辑驱动器的容量)
根据需要,准备将扩展分区分为两个容量相等的逻辑驱动器,故在此输入50%。回车。
由于扩展分区还没有分完,屏幕再次提问:
Enter logical Drive size in Mbytes or percent of disk space(%)……?〔〕
直接回车,取默认值(扩展分区的总容量减去第一个逻辑驱动器的容量)。至此,扩展分区被分为两个同等大小的逻辑驱动器D:和E:。按两次“Esc”键,退出FDISK。
这里须注意两点:
1.扩充盘的分区系统须与主盘的分区系统相一致,比如同为FAT32或同为FAT16。主盘的分区信息可在执行FDISK后选择4(即显示分区信息)进行查看。
2.主盘如果采用FAT16分区,则在屏幕提问:Do you wish to enable large disk support (Y/N)……?〔Y〕时只能选“N”,且每个逻辑分区不能大于2GB,大于2GB的物理硬盘必须分成多个小于2GB的逻辑硬盘。这是因为FAT32以前的分区方式无法管理2GB以上的逻辑分区。
五、高级格式化逻辑硬盘
在A:\>提示符下键入“FORMAT D:”,对D盘进行高级格式化。格式化开始时,屏幕会提示让您确认,键入Y后回车即可。格式化完成后将提示您输入Volume label(卷标),回车跳过即可。屏幕接着会显示D盘可用空间等参数,D盘高级格式化即告完成。
再键入“FORMAT E:”,对E盘进行高级格式化。
至此,硬盘扩充过程全部完成,对D盘、E盘进行存取操作,一切正常。
最后再补充一点,安装完后进入WINDOWS,会发现盘符错乱,即主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为C:,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为D:,然后才按照顺序排列下来,有些朋友觉的很不方便。在这里我们改一下BIOS的设置就可以轻松搞定:
1.将第二个硬盘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选主盘(Master),将光驱选从盘(Slave)。
2.进入BIOS,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 (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再回车跳过第一主盘检测。当出现“Select Secondary Master Option (N=Skip)(第二主盘选项,N=跳过)”时键入Y,即可看到第二主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检测结果表明,硬盘已经安装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然后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置)”并回车。只留下“Primary Master(第一主盘)”,其他全部选NONE,然后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
3.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并回车,键入Y。退出CMOS参数设置。
1.在桌面找到“计算机”单击右键,然后点击“管理” 2.然后在左边列表点击“磁盘管理”. 3.这里从D盘中分出一个盘来,所以鼠标移到D盘所在的区域,单击右键,选择“压缩卷”,然后这时候会出现如图界面,正在查询卷以获取可用压缩空间,请稍后… 4. 然后会出现如图界面,需要输入要压缩的空间量,注意这里单位是MB,知道1G=1024MB,在这里要分出一个20G的新磁盘,输入20480,然后点击压缩 5.这样一个新的空白区就划分出来了,接下来需要让这块区域成为一个真正的新磁盘,鼠标移到画出的新区域,右键,点击“新建简单卷” 6. 然后下边就一直下一步. 7.选择一个盘符(字母). 8.然后“下一步”,“完成”. 9.这样一个新的干净的盘就分出来了。
给磁盘增加一个分区:
1、按住组合键Win+R打开运行窗口,在运行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并执行compmgmt.msc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中选择“磁盘管理”
3、选择一个剩余空间比较大的分区,比如选择分区G
4、右击G分区,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压缩卷”后会打开如下窗口,在下面的窗口中输入想要增加分区的大小,比如设定为2000M。单击“压缩”。
5、压缩完成后可以看到新增加的分区了,右击此分区,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简单卷”
6、此后会打开一个向导窗口,按照向导默认设置不断单击“下一步”即可完成新分区的创建了。创建成功后可以看到新增加的分区喽。
找到电脑上面的硬盘托架,把硬盘放到里面并用螺丝固定好。打开电脑机箱,顺着电源线,找到这个大头的SATA接口。然后将接口对准硬盘上大口的接口插入。再将对接线的一头插入小口的插口。将对接线的另一头穿过去,插到硬盘上的小口上。这样硬盘就安装好了,详细步骤: 1、硬盘的背面会血有硬盘的存储容量以及电压,功率,转速等基本信息。 2、购买的硬盘里面会有硬盘、对接线跟螺丝钉。 3、在硬盘的上方会有两个SATA接口,大接口是连接电脑电源的,小接口是主板跟硬盘连接的。 4、我们找到电脑上面的硬盘托架,把硬盘放到里面并用螺丝固定好。 5、打开电脑机箱,顺着电源线,找到这个大头的SATA接口。 6、然后将接口对准硬盘上大口的接口插入。再将对接线的一头插入小口的插口。 7、将对接线的另一头穿过去,插到硬盘上的小口上。这样硬盘就安装好了。
1.首先要明确材料,除了硬盘本身外,还要有一个数据传输带,就是下图的红线。 2.我们拆开机箱,注意装硬盘需要主机两侧都拆开,装硬盘的位置在下图红框处。 3.接下来当然是要把硬盘卡在硬盘槽内,如下红框所示位置即可,一般机箱都会留3-4个硬盘位置,我们用其中一个即可。 4.现在固定硬盘,也就是装螺丝,在哪装呢?我们看机箱内部,下图红框处有3个螺丝位置,就在这里上螺丝。 5.在机箱的电源上找到下图的插头,插在硬盘对应的电源卡槽上。 6.接下来是插数据传送带,先插硬盘的卡槽上(一般都在电源卡槽边上)。 7.接下来是连接主板的SATA卡槽,一般咱们连白色的SATA3.0,这个比黑色的SATA2.0理论上会快不少。 8.接好以后咱们盖上机盖,注意背线别串了,绕在一块影响各线路的使用寿命,最后还有一步,那就是给硬盘重新分区以增加新的容量(这一步不做,是看不到新硬盘容量的)。 扩展资料: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类别,其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固态硬盘内主体其实就是一块PCB板,而这块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缓存芯片(部分低端硬盘无缓存芯片)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固态硬盘有LSISandForce、Indilinx、JMicron、Marvell、Phison、Goldendisk、Samsung以及Intel等多种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 不同的主控之间能力相差非常大,在数据处理能力、算法,对闪存芯片的读取写入控制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会导致固态硬盘产品在性能上差距高达数十倍。
上一篇
函数分数怎么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