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天文现象都有哪些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天文有什么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文现象都有哪些(天文现象都有哪些视频)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天文现象都有哪些

天文现象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等。
1、日全食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2、日偏食
日偏食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
3、日环食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4、月全食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
5、月偏食
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月偏食发生时,月亮将呈现一半白色,一半古铜色的美丽“模样”。

天文现象都有哪些

有关天文的入门书籍有哪些

1、《天文学入门:带你一步一步成功探索星空》 400多年前,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此后,德国又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天文探索者。在这样一个有天文探索传统的国度里,德国人创作了这本《天文学入门》。这本书细致剖析了有关行星、恒星、星座等天体及其观测的所有重要知识。 2、《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 主要是观测知识为主,也说了一些选购望远镜的知识,中间穿插有一些星图。详细介绍了夜空中著名的恒星、行星、星团、星系以及彗星、流星和极光等,并介绍了各种观测方法,既包括目视观测,也包括使用双筒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观测。 3、《诺顿星图手册》 星图给出了在最晴朗的天空 下,人类肉眼可见的每一颗恒星,还标出了星图、星云以及星系。与精确绘制的图片同时展现的还有丰富的数据表格,详尽地列出天体信息。 4、《天文学新概论》 系统地讲述关于天体和宇宙的各种知识,科学地认识神秘而和谐的宇宙,了解人类生存的宇宙环境及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方法、艰辛历程和未来前景。 5、《基础天文学》 侧重理论,开篇讲了星等天球这些简单的概念。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系统地讲解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太阳和太阳系,恒星物理量的测量,双星和变星、中子星、白矮星和黑洞,恒星的形成和演化,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及星系集团,并介绍了宇宙的演化及未来以及最新的天文科学成果与空间探测的新发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文学入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顿星图手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文学新概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天文学

有哪些天文现象

可预测之天象包括:
天体与天体之间的掩食现象,主要如“食”“掩”“凌”等现象。
各类天体预报位置,如日、月、行星、行星卫星、小行星位置
天体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的更替
月球与地球相对位置:朔—上弦—望—下弦、月球过远(近)地点
内行星视运动:上合(外合)—东大距—留—内合(下合)—留—西大距—上合(外合)
外行星(小行星)视运动:留—冲日—留—合日
天体与天体之间视位置接近,如行星合月、双(三或更多)星伴月、土星合鬼星团、五星连珠等等。
彗星接近太阳、地球
流星群
变星光度极小、极大
突发而不能预计的天象如行星表面的异象(如火星沙尘暴、木星云带变化、土星白斑)、火流星、新星、超新星、极光、黄道光、对日照甚至彗星撞木星、流星撞击月面;近十年,铱卫星等人造卫星,太空站(或带闪光,有可能接近或视觉上经过天体表面)严格来说虽不是天文现象,但由于其出现和闪光的视位置和时刻可根据其轨道计算出,也是天文爱好者观测的对象之一。
注意:日晕、月晕、彩虹等这些由大气或相关大气衍生的现象不算是天文现象。而1999年,有香港和中国内地传媒把黄昏看到的飞机以尾迹误当作为异常明亮的彗星。
列表
日食: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
月食:月全食及月偏食、半影月食
凌日: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内行星现象,例如水星凌日、金星凌日
合日:合日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以视黄经相等定义),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影响不能见到该天体。
冲日:以地球为中心,行星运行到与太阳相反方向(严格定义为黄经相差180度)时,此时日落后行星即东升,行星落至地平线时就是日出,故整晚可见该天体,若冲日的为行星或小行星时,也是行星最亮和最适合观测的时候。
行星连珠:
行星连珠为行星位置皆在大概的一个方向(一个较小夹角内),亦有定义为以太阳为圆心,数颗行星夹角为一定最少的度数内(如1982年的九星连珠)。行星连珠据坊间称为引发引力不平衡而导致天灾的原因,当然这是至现时为止还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还有另一种说法:水金火木土这五颗能以肉眼看到行星有三颗(或以上)在一个时段内(在两三天至半个月内)集中在清晨或黄昏出现在同一方位上。如2002年5月的五星连珠(黄昏后同在西方出现)
掩星:多为月掩恒星、行星掩恒星、小行星掩恒星、行星掩其卫星等;罕见的有月掩行星、行星掩行星、彗星掩恒星等,日、月食也是掩星的一种。2009年的天文现象:1月11日-全月球
1月26日-新月
1月26日-日环食。
环食带始于南非海岸,印度洋东部和北部,通过印度洋到苏门答腊和婆罗洲。
非洲南部大部分地区,东南亚,澳大利亚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
2月9日-满月
2月9日-半影月食。
这次半影月食带将穿过欧洲东部大部分地区,亚洲,澳大利亚,太平洋和北美西部
2月25日-新月
3月8日-土星冲日。
这次重日是图形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观测和拍摄土星及其卫星的最好时机
3月11日-满月
3月20日 春分(11时44分)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也是春季的第一天
3月26日-新月
4月9日-满月
4月25日 新月
5月9日-满月
5月24日-新月
6月7日-满月
6月22日-新月
6月21日-夏至 5时4 5分(UT)。
这一天北半球太阳正处于天空中最高点,并且会成为白天最长的日子。
.这也是夏季的第一天。
7月7日-满月
7月7日-半影月食。
这次月食将穿过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太平洋和南北美洲
7月22日-新月
7月22日-日全食。
这次日食带开始于印度中东部和***地区,穿过中国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部结束。
东亚大部分地区和夏威夷可以看到偏食
8月6日-满月
8月6日-半影月食。
.这次月食带将穿过每周大部分地区,欧洲,非洲和亚洲西部
8月14日-木星冲日。
这颗巨大的星星将于此日最接近地球,同时也是观测和拍摄它和它的卫星的最佳时机
8月17日-海王星冲日。
这科蓝色星球将于今天最接近地球,虽然在最大的望远镜中她依然是一个小蓝点,但今天也决不失为观测海王星的最佳时机
8月20日-新月
9月4日-满月
9月17日-天王星冲日。
这颗蓝绿色的星球将于此日最接近地球。虽然在最大的望远镜中它依然是一个小的蓝绿色斑点,但今天也决不失为观测海王星的最佳时机
9月18日-新月
9月22日-秋分 2 1时1 8分(UT)。
这一天北半球昼夜等长,同时也是秋天的开始
10月4日-满月
10月13日-金星合土星。
在清晨的天空中,我们可以看到金星和土星只有半度的差距
10月18日-新月
11月2日-满月
11月16日-新月
12月2日-满月
12月16日-新月
12月21日-冬至,1 7时4 7分(UT)。 今天太阳处于天空中的最低点,同时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今天也是冬季的开始
12月31日-满月
12月31日-月偏食。
.这次月食带将穿过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和亚洲、大洋洲等地

关于天文有哪些知识?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在天文学悠久的历史中,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中都有许多应用。天文起源于古代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 天文学循着观测-理论-观测的发展途径,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现今,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的探测范围由目测的太阳、月球、天空中的星星到达了距地球约100亿光年的距离,根据尺度和规模,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 行星层次 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和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等。恒星系统。 恒星层次 现时人们已经观测到了亿万个恒星,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很普通的一颗。 星系层次 人类所处的太阳系只是处于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中的一隅。而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除了银河系以外,还存在着许多的河外星系。星系又进一步组成了更大的天体系统,星系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 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团还高一级的总星系。按照现今的理解,总星系就是现时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半径超过了100亿光年。 在天文学研究中最热门、也是最难令人信服的课题之一就是关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对于宇宙起源问题的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就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理论。根据正不断完善的这个理论,宇宙是在约137亿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发中诞生的。然后宇宙不断地膨胀,温度不断地降低,产生各种基本粒子。随着宇宙温度进一步下降,物质由于引力作用开始塌缩,逐级成团。在宇宙年龄约10年时星系开始形成,并逐渐演化为现时的样子。

谁知道一些天文知识???在线等。

天文知识阳星辰的运动规律来指导农耕生产了。说它新兴,是因为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天文学仍然是推动科技理论发展的两大原动力之一。(另一个是粒子物理学)。因此,完全可以说,天文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亚于牛顿三定律在经典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录

天文知识由来
特点
基本名词
相关书籍简介
内容提要
编辑推荐
目录
天文知识 由来
特点
基本名词
相关书籍 简介
内容提要
编辑推荐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天文知识
由来
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五千年前的古埃及文明时期,劳动人民就已经运用太阳星辰的运动规律来指导农耕生产了。说它新兴,是因为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天文学仍然是推动科技理论发展的两大原动力之一。(另一个是粒子物理学)。因此,完全可以说,天文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亚于牛顿三定律在经典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她既自成体系,又和其它学科,尤其是近现代物理相互融合,形成了她的特点和知识内容。她既博大精深,又细致通俗。这使得爱好并研究天文学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找到了自已合适的位置,并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满足。 下面的五个问题将成为本浅述的内容重点,其中第五个问题将是它们的核心。
特点
天文研究工作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被动性 天文研究的手段主要是观测——被动地观测,它不能像其它学科那样,人为地设计实验,"主动"地去影响或变革所研究的对象,只能"被动"地去观测,根据已经存在的事实来进行分析。天文研究的过程可以用下图来简单地概括 观测—→积累资料—→分析资料—→理论 (收集感性素材) 2、粗略性 由于天文观测的被动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天文观测的粗略性,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在地球上要证明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设计很多不同的方案或实验,达到理论要求的精度,而在宇观世界中,由于观测仪器的分辨度,灵敏度等的限制,以及观测手段的单一性——单靠望远镜,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只能依靠仅有的几种方法,或是仅有的几个不太准确的数据来粗略估计。这与在地球上的实验对比起来,表现出单一性和强烈的粗略性!而且,越是深远的天体,越是前沿的课题其粗略性就越严重,越明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文学的发展与天文仪器(或更准确地说是观测手段)的发展直接相关。 3、瞬时性 让我们来比较下面三组数据 a、天体的年龄 几百万岁--百多亿年 b、人类文明 几千年 c、人的一生 几十年--上百年 从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研究天体的演化仅是短短地一瞬间,就像是在人类文明诞生的时候对宇宙拍了一张极高精度的照片,而人类文明发展和延续的过程,就是用不同倍数(越来越大)的放大镜来观察这张照片一样,人类为了征服自然获得自由,而不断研究周围的宇宙。他们观测天体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解各种天体的形成或演化过程,以便以后很好地加以利用。 4、长期性和连续性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建立在大量的数据之上,天文学也不例外,而且对天文观测数据的积累则更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只有这样的数据才是有用的,才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对正确的理论。 开普勒正是在其老师第谷花费毕生精力留下的行星观测资料中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颗脉冲星的发现正是在距今900多年的历史记载中找到了其形成的证据等等。即使是最平常的天文观测(如:月球、太阳、变星、双星)也需要几天以至于几十年的持续观测,才能有所收获,得出结论。因此,天文工作者必须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否则就连皮毛都不可能学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天文学下一个定义,所谓天文学就是在极其"短暂"的千百年的时间里,以基本上"被动"的观测方法面向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探索各类天体在漫长历程中的存在和演变的一门学科。
基本名词
任何一门学科,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些较基本较抽象的新的概念 天文知识 和名词组成的。天文学也一样。下面为了能够初步接触一下天文学,先介绍几个天文学的基本名词,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它们分别是天球,周日视运动,子午圈,中天,黄道和目视星等。 1、天球 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 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 5、黄道 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目视星等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简介
天文知识
作者:姚亚萍 ISBN:10位〔7810375237〕13位〔9787810375238〕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3
内容提要
本书从介绍各种天文现象入手,引导读者追本穷源,另外还介绍了太阳、地球、月球的未解之谜和有关地外文明探索的内容。本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逻辑严密,是一本较好地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引导青少年探索天体奥秘的科普读物。总之,它是一本较好地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引导青少年探索天体奥秘的科普读物,也是有关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天文知识
本书从介绍各种天文现象入手,引导读者追本穷源,另外还介绍了太阳、地球、月球的未解之谜和有关地外文明探索的内容。本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逻辑严密,是一本较好地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引导青少年探索天体奥秘的科普读物。总之,它是一本较好地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识,引导青少年探索天体奥秘的科普读物,也是有关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参考资料。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天球和天球坐标 第一节天球 第二节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第三节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第四节天球坐标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http://****tushucheng***m/book

关于天文有哪些知识?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在天文学悠久的历史中,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中都有许多应用。天文起源于古代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 天文学循着观测-理论-观测的发展途径,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现今,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的探测范围由目测的太阳、月球、天空中的星星到达了距地球约100亿光年的距离,根据尺度和规模,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 行星层次 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和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等。恒星系统。 恒星层次 现时人们已经观测到了亿万个恒星,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很普通的一颗。 星系层次 人类所处的太阳系只是处于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中的一隅。而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除了银河系以外,还存在着许多的河外星系。星系又进一步组成了更大的天体系统,星系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宇宙 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团还高一级的总星系。按照现今的理解,总星系就是现时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半径超过了100亿光年。 在天文学研究中最热门、也是最难令人信服的课题之一就是关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对于宇宙起源问题的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就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理论。根据正不断完善的这个理论,宇宙是在约137亿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发中诞生的。然后宇宙不断地膨胀,温度不断地降低,产生各种基本粒子。随着宇宙温度进一步下降,物质由于引力作用开始塌缩,逐级成团。在宇宙年龄约10年时星系开始形成,并逐渐演化为现时的样子。

天文知识有哪些

天文知识有哪些?

天文学在众多学科中算比较冷门的了那么关于一些天文知识或者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用比较短的时间随便说几个

天文知识有哪些?

天文学在众多学科中算比较冷门的了那么关于一些天文知识或者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用比较短的时间随便说几个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天文现象都有哪些

标签:宠物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