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阿拉斯加成犬到新家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人为什么要养宠物?(人为什么要养宠物狗)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科学家日前得出结论,证明了此前人们的设想:饲养宠物可以改善人类身体及心理健康。 比打针吃药管用 据英国《泰晤士报》24日报道,在未来医生的处方上有可能会出现“养一条小狗将对治疗你的抑郁症有很大帮助”,如果觉得养狗不合适,可以选择猫、鸟类或者金鱼,实在不喜欢动物的人可以养植物。这听起来或许有点奇怪,但科学家已经掌握了确切的证据证明饲养宠物有助于治疗人类身体及心理疾病。 大卫史莱格医生在他最近出版的新书中说,与打针吃药相比,饲养宠物并且付出爱心无疑是更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只不过现在的医疗系统中还没有此类设置。澳大利亚的调查显示,与没有宠物的人相比,饲养宠物者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几率明显降低。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琼尼古拉斯博士经过多年研究人类健康与宠物之间的关系后,相信宠物可以给人完全、彻底的信任感,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社会名流喜欢养宠物的原因。“是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不是美貌或者财富让人感到真实的幸福。”她说。尼古拉斯的研究还发现,如果人们正在经受亲友丧亡之痛,宠物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与其他宠物饲养者的交流可以很好地排遣悲伤。 有爱心才更有效 在过去的21年里,英国宠物治疗协会向包括医院、收容所、养老院、精神病院等机构提供宠物治疗,每个星期都有超过10万人通过此项活动与宠物接触。宠物协会理事莫林海尼斯表示,“通常来说,病人都有一种孤独感并且不喜欢开口,而与宠物接触让他们更容易打开心扉。”她举例说,抑郁症患者普遍感到孤独,但是如果有一只狗在旁边的话,情况会好很多,因为宠物可以为沟通提供一个很好的开始。另外,中风病人因为讲话的能力受损而羞于开口,但是如果是跟狗聊天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心理医生保罗基里贝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尝试向患者提供宠物疗法,现在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他说:“如果心理疾病患者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带狗出去走走,乃至跟狗一起玩耍的话,那么他已经开始走向正常人的轨道了。” 另外,已经有证据显示宠物可以有效缓解日常工作的压力。纽约州立大学的凯伦阿兰教授对48名股票经纪人进行测试,这些人独居,普遍受到高血压的困扰。阿兰给其中一半的人安排了宠物,另一半则采用服用药物降低血压。6个月过后,所有人都接受压力测试,其中养宠物人在压力面前仍然保持了正常血压,而没有宠物的人血压则明显升高。得知测试结果之后,几乎所有参加测试的人都决定养一只宠物。 阿兰给这些人的建议是,不要只是简单地饲养宠物,只有为宠物付出爱心,治疗才会更有效. 有团体调查指出,半数受访者认为,饲养宠物有助改善心理健康,不过,当中只有不足一成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与宠物相处以纾缓压力。精神科医生亦指,宠物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好处。 伴侣动物资讯中心於2004年进行调查,以电话随机访问了600位成年人,结果显示,接近4成受访者表示面对很大压力;约5成受访者认为,饲养宠物对改善心理健康有帮助,但只有大约6%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与宠物相处以纾缓压力。伴侣动物资讯中心认为,公众未有足够了解饲养宠物及与宠物相处的好处。 医生:宠物带来欢乐健康心理 青山医院精神科高级医生范德颖指出,宠物除了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之外,亦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益处。他解释说,有些孩童自小受家长过分宠爱,习惯被他人照顾,但若果他们养宠物,就可以透过学习照顾和关心小动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城大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谢永龄提醒市民,饲养宠物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果自己未有心理准备去照顾宠物,就不要随便饲养。 饲养宠物好处多改善心理助纾压 澳大利亚和德国1998年的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养伴侣动物的好处:养狗和养猫者比非宠物拥有者就医的频率要少,住院的时间也少得多,可以节省大量医疗开支。 在澳大利亚,狗和猫的拥有者比非拥有者去看医生的次数少12%;在德国少16%。他们住院的时间平均比非拥有者要少32%;同时,狗和猫的拥有者服药治疗心脏病和睡眠困难显然比非拥有者少得多。宠物拥有者和非拥有者住院时间有巨大差别。 在西方国家,医疗是庞大的一笔开支,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到15%。所以即使减少就医的数量很少,也会节省不少开支。在德国,1996年医疗支出为3,540亿德国马克,占GDP的10%。这项支出中,96%为公共支出。在澳大利亚,1994至1995年间医疗支出为365,910亿澳元,占GDP的8%还多。这项支出中,68%为公共支出,32%为私人支出。 在拥有伴侣动物的人群中,年龄较大者特别受益,因为这些人(平均地讲)不但比别人更寂寞,而且身体也较欠佳。在澳大利亚,60%以上拥有猫或狗的人比非拥有者看医生和服药要少得多。在德国,拥有狗或猫的年长的男子平均每年看医生的次数为3.0次而非拥有者为4.5次(33%的差别);住院的天数平均为2.2天而非拥有者为6.0天(63%的差别)。 饲养动物的16种好处 当你情绪低落或外来压力颇大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因为看著心爱宠物的照片,就有一种获得解脱的放松呢?家中饲养宠物的人,一定也有过抚摸他的背,心情就转变得宁静并有一种放松心情的愉快经验.最近国外非常盛行[动物疗法],她以能治疗心灵,产生和疾病战斗力的治疗法而备受重视.宠物不但长得灵巧可爱,还能带来很多正面效果,甚至医学 界也相当瞩目,不论你是否饲养宠物,何不再重新一次改变您对宠物的观点呢! 饲养动物的16种效用 1.让你忘掉寂寞. 2.和无力感说再见. 3.紧张压力一扫而空. 4.笑脸增加,性格保持开朗. 5.成为有爱心的小孩. 6.不被价值偏差的社会所击败. 7.了解生命的重要. 8.从虚幻的世界中脱离. 9.是朋友交谈的最好开端. 10.交友圈可扩展到邻居. 11.预防亲子关系决裂. 12.外出变得积极起来. 13.运动不足的现象自然消除. 14.能拥有正常规律的生活. 15.减肥效果倍增. 16.预防生活习惯病变. 专家认为,宠物能为人们带来好的影响,这是绝对错不了的事,因此也希望各位对宠物的情事更加理解,并构筑彼此更深远的关系. 因为怕孩子和猫、狗接触而染上过敏症,许多家庭都不愿养猫养狗。但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证实,不让儿童接触宠物未必能防止过敏,相反,经常接触宠物反而有助于防止儿童患过敏症。 长期和猫、狗泡在一起的儿童不易得病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合作的一项针对宠物过敏症的研究发现,养猫不一定会增加7至11岁儿童患病的风险。过敏症专家爱娃?莱马克的研究小组是经过对瑞典2454名7至8岁的儿童进行追踪观察,每4年为他们进行一次皮肤过敏试验,得出了这一结论。 爱娃说:"过敏症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如果病人患有过敏症,往往是因为有家族过敏病史。"因此,如果是遗传造成对宠物过敏,家中还是最好不要饲养宠物。这项研究还发现,长期和猫、狗泡在一起的儿童反而比刚刚开始饲养宠物的儿童更不易患上过敏症。在对猫过敏的儿童中,80%从来没有在家里养过猫。 英国华威大学的一份报告也认为,养宠物对人的健康有益。报告说,许多家庭不敢养宠物,害怕会得哮喘病。其实小时候多和猫接触,不但不会引发哮喘,反而能防止染上这种病。他们通过观察2500名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时的情况,发现越是从小和宠物混在一堆儿的儿童,感染哮喘和花粉过敏的几率就越低。华威大学的麦克尼古拉斯博士表示,至今至少有4项研究结果表明,养宠物与得哮喘没有直接关系。 不养宠物也会得宠物过敏症 爱娃还说,有些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养宠物就不会染上宠物过敏症,实际情况未必如此。许多情况下,在没有猫、狗的地方也会有过敏源,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可能通过衣物接触得病,甚至在医院里都会有过敏源。 当然,如果孩子确实对宠物有过敏症状,也不要强求他们整天抱着小猫小狗。但是也不要立刻将家里的宠物扔出窗外,因为即使这样做了,宠物身上会使孩子过敏的物质一般还会残留在家里6个月之久。只要采取简单的措施,避免孩子和宠物直接接触,就能减少95%的过敏症状。 养宠物好处多 麦克尼古拉斯博士指出,儿童养宠物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养宠物除了会让孩子更有爱心外,还可以让孩子更快乐,减小精神压力。养宠物的儿童更愿意和宠物一起多活动,无形中锻炼了身体,心脏机能会更强健。儿童饲养宠物,免疫系统功能更强大,可以轻松应付小病小灾,少请病假,就少耽误课。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儿童来说,宠物会成为他们很好的朋友,与宠物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影。 养宠物不仅对孩子有益,对妇女也有好处。一项调查还显示,养猫对一些身患*癌的女士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所以,那些**养宠物的人不要把小猫小狗当成大敌。它们也许对你的健康有帮助呢。 所谓乐观,就象炉灶上的茶壶,**烧得红红的,却仍心情特好地吹口哨。
阿拉斯加属于雪橇犬,胆子很大的,一点都不小!幼犬时不能打它吓它否则会给狗狗留下*影的!!
4个月还是幼犬,不会一换环境就不吃不喝
其他方面状态如何?精神怎么样?呕吐吗?大便稀吗?
尿糖高。去宠物医院。打针。这情况打针控制快。平时喂它高蛋白多点。换狗粮。自己蒸三合面窝头。再切丁。用肉骨七分。窝头丁三分。和成十分。一天一个苹果加二个蛋黄。
刚买回来的阿拉斯加,由于来到新的环境,胆子比较小。多陪陪它,过几天就好了。
你好,其实狗狗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得到好主人就可以,其实狗狗的命运就在于主人是否靠谱。这就是我想说的。
一.准备笼子
笼子是幼犬休息和吃饭的地方,家中无人或者主人在家比较忙,没有时间陪幼犬玩耍又怕幼犬捣乱的情况下可以把幼犬放进去休息。
并且幼犬有随地捡东西吃的习惯,如果将她散放在家中的话,很可能会吃到危险物品而生病。有些幼犬还喜欢啃咬家具和地板,所以为了保护您的家具,最好把幼犬关起来。
笼子最好大于1米2,这样可以用到幼犬成年后。笼子最好放在主人的卧室,这样幼犬睡觉时可以闻到主人的气味,不会惊慌不安。
从幼犬到家的那天起,就要开始进行笼内训练,这对幼犬以后的性格很重要。首先注意,笼子是幼犬的家,不是监狱。所以不要在笼子中打她,也不要因为幼犬做了错事就关笼子里惩罚她,这样会让她厌恶笼子。
正确的做法是:当主人有精力陪幼犬玩耍时,可将幼犬放出笼子玩。当幼犬累了的时候,在笼子中放一些零食或者幼犬喜欢的玩具,引诱她进笼子。当她进去之后,就要不停的夸奖她,让她知道:进了笼子之后主人会很高兴,能够得到奖励。坚持这样做之后,幼犬就会接受并且喜欢笼子。
注意:幼犬进笼子之后就不要再打搅她了。有些幼犬刚到家的3-4天,一关笼子就会不停尖叫,有些主人就会嫌烦而把幼犬放出笼子或者打幼犬,这是非常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幼犬关进笼子之后就不要再理她。
一般情况下幼犬尖叫是为了引起主人的注意。如果在这个时候主人去把幼犬放出来或者去安慰幼犬的话,那她就会认为:我叫得厉害,主人就会来陪我玩。这样子她就会越叫越厉害。所以,主人把幼犬放进笼子之后,不管她怎么叫,都不要去理她,最好连看都不要看她一眼。这样子她慢慢地就会知道:就算叫了也没人理,以后就会安静下来了。
如果幼犬中途叫累了,安静了之后,主人一定要抓紧这段时间夸奖她,喂她零食吃。如果她又开始叫,那就马上不理她。让她知道:安静了之后会的到主人的奖励,吵闹的话就得不到主人的关爱。慢慢的,幼犬就会学会安静。
这种吵闹的情况一般会持续3-4天,在这段时间内主人只能忍受。如果忍不了的话,就会养成幼犬爱叫的坏毛病,并且这个坏毛病可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纠正。所以,这几天必须忍耐:不能打她,但是也不要理她。
注意:在进行笼内训练时主人必须在场,切忌将幼犬独自一人关在笼子里。
二.喂食问题
幼犬刚到家时,不要着急喂食,在笼子内准备一碗清水即可。在进行笼内训练时,如果幼犬安静,则可以喂食作为奖励。
3个月以下的幼犬,1天喂食4次,将适量的狗量用温开水或骨头汤泡软了喂。食物最好以狗量为主,不喂或者少喂零食,以免造成挑食的毛病。切忌把幼犬喂得太饱,这样会造成拉稀甚至降低免疫力。
零食和玩具是在幼犬训练的时候用的,幼犬要得到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不能让她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零食和玩具,这样就会降低幼犬的服从性。零食以鸡肉,小粒的狗粮或者狗饼干为主,不能喂细小的鸡骨头等容易划破肠胃的东西。玩具以会叫的球,铃铛等不容易啃坏和吞下的东西为主。
零食和玩具的使用在后面的训练篇里有说明。
三.排泄训练
幼犬一般是在睡觉和吃饭之后进行排泄。如果主人进行了有效的笼内训练,那么幼犬会习惯在笼子里吃饭和睡觉,这时就可以进行排泄训练了。
幼犬不喜欢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排泄,一般情况下会出笼子排泄。主人可以事先在笼子外铺很多报纸,把幼犬放出来之后让她在铺了报纸的地方活动,直到她排泄为止。
当幼犬排泄之后,主人应及时的夸奖、抚摸幼犬,并且奖励给她零食或玩具。如果幼犬尿错了地方,也不要惩罚她,把尿清理掉,并且用除臭剂把味道除掉即可。
在训练的时候,注意:做对了要及时奖励,做错了不要惩罚。这样坚持几天,幼犬就会在铺报纸的地方排泄,这时再慢慢减少铺报纸的数量,再坚持几天,再把报纸铺到厕所或者比较容易打扫的地方(不能离笼子太远)
由于幼犬的排泄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常会有憋不住乱拉的情况,那么主人就要坚持训练,巩固效果。当幼犬5、6个月大的时候,她就会习惯在外排泄,至此排泄训练结束。
四.禁止咬人训练
幼犬多有咬人的坏习惯,经常会把主人的手咬破。在咬人训练中,要让幼犬懂得“No”这个口令。
方法如下:当主人陪幼犬玩耍,幼犬张嘴想咬人的时候,主人马上严厉地说“No”,然后把幼犬放在一边不理她。过5分钟之后再去陪她玩,如果她还会咬人,继续说“No”,并且马上不理她。
重复几次,幼犬就会慢慢明白咬人是不对的。如果幼犬在和人玩耍时没有张嘴,就要轻柔地夸奖她,抚摸她,慢慢的纠正幼犬咬人的习惯。
五.禁止啃咬训练
如果咬人训练成功,幼犬听得懂“No”这个口令,则可以进行啃咬训练。训练时,准备一些狗咬胶、狗咬绳等玩具。
幼犬有啃咬家具的习惯,当她张嘴咬家具时,主人发出“No”的口令,并把狗咬胶递到幼犬面前,吸引她咬狗咬胶。如果幼犬放弃咬家具而咬狗咬胶,则主人要及时夸奖她。
如果幼犬不理会主人,继续咬家具,则主人可以更加严厉地说“No”,并且轻拍幼犬鼻子制止她,并把可以咬的玩具递到她面前。如果幼犬停止啃咬家具,则夸奖之。
重复几天之后,乱咬东西的习惯就会改掉。
六.禁止扑人训练
中、大型犬最好进行禁止扑人训练,以免发生意外。训练后期,可请2-3人协助。
当幼犬很激动地冲上来扑主人时,发出“No”的禁止口令,如果幼犬停下了,就奖励她。如果幼犬继续往主人身上扑,则轻轻用膝盖撞她胸口,说“No”,让她感觉到不适。反复几次就可纠正扑人的毛病。
如果只有主人用这种方法训练幼犬的话,幼犬可能会认为:只有主人是不能扑的。所以,在主人完成了训练之后,可将此方法告诉朋友,让朋友按照这种方法训练幼犬,让她知道:所有人都是不能扑的。
七.外出玩耍问题
幼犬2-3个月时要进行社会化训练,这个训练非常关键,如果失败,则会终生影响幼犬的性格。
幼犬2个多月时,主人就可将幼犬带出门和外界接触了。由于此时幼犬的免疫还没完成,所以主要以接触外界的环境和人为主,避免和其他狗接触。在这段时间,主人可抱着幼犬到外面散步,接受邻居的询问和夸奖,让幼犬不再惧怕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
免疫完成后(大概在幼犬3个月左右),主人可小心地带幼犬出去遛,让她去接触其它的同类。但是切记要拴上牵引带,要避免和不干净的狗、具有攻击性不友好的狗以及成年狗接触。如果在这段时间幼犬受到同类的惊吓的话,会造成一生的恐惧,所以主人一定要小心。
在幼犬6个月之前,最好接触同龄犬,避免和成年犬过多接触。
八.运动问题
在幼犬6个月之前,不要强迫幼犬做剧烈运动。基本上要对其听之任之,要保证幼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运动,但是也不能让幼犬太累,否则会影响骨骼发育。
幼犬6个月之后,可开始有目的的让她运动,以每天运动2次,每次30分钟为宜。有条件的主人可骑自行车带犬奔跑,以每天5公里左右为宜,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但是妊娠期的母犬和老年犬应避免剧烈运动。
九.健康问题
幼犬在做完**前最好不要在不能保证安全的地方活动,避免生病。幼犬在家有时会有不正常的状态,如果幼犬出现以下症状:体温过高或过低(低于38度,高于40度),鼻子干燥,出现大量**粘稠眼屎,食欲不振,精神很差,则需送医院检察。
1、如果狗狗是很急促的叫声,而且试图踹你的房门,想要叫醒你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起来,有可能是你家的狗狗发现了异常的情况(有小偷、失火等),起来看看情况,没事的话再安抚好狗狗,让它安静的睡觉 2、如果狗狗是故意的话,说明你家的狗狗精力太旺盛了,导致他大晚上的疯狂的叫唤。那么,作为主人的你应该给它一点教训或惩罚,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增加一点狗狗的活动量,让它玩玩玩具,多在外面跑跑,帮助它消耗一点精力,让它晚上可以安静的睡觉 3、如果家狗狗叫唤是因为饿的话,那这就是主人的责任了,平时在养狗的时候,要让狗狗吃饱,一定要订好喂食的时间,晚上的话最好在6-7点左右最好,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狗狗因为肚子饿才叫唤的情况了 扩展资料: 阿拉斯加犬的好处 1、对人友好。 阿拉斯加雪橇犬非常友好,属于“朋友狗”,而不是“孤僻狗”。它是忠诚、深情的伙伴,给人的印象是高贵、成熟。 和所有雪橇犬一样,阿拉斯加雪橇犬保持着对人类的极端友好,一只在正常环境下成长的雪橇犬,极易亲近人,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性强。 阿拉斯加雪橇犬身强力壮及富忍耐力,性格方面一般认为阿拉斯加雪橇犬相对于哈士奇更加敦厚和稳重;相对的,大多数哈士奇比较神经质,对人类的热情程度常常到了十分夸张的程度。而阿拉斯加犬不过分依赖主人。 3、容易训练。 阿拉斯加犬还是很容易被驯服的,虽然阿拉斯加犬智商不是很高,只要是阿拉通过很好的训练,它们可以成为优秀的警备犬和工作犬,只要主人口令清晰,利落,简单,主人只要教十次左右,阿拉大概就会记住并学会了。 4、安静,不叫唤。 阿拉斯加犬很少叫唤,不吵不闹,能拴得住。你可以从早上8点拴它到晚上6点你下班回家,它不会有太大的抗义行为,如果你一直是这样做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拉斯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