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宠物[宠物是指养着用于玩赏、做伴的动物,也指特别偏爱的东西。]不仅仅是因为喜爱,更是精神与感情上的一种寄托,每当你疲惫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宠物在家等着你,就会瞬间感觉到温暖和放松,那么好的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宠物的方法在哪里学习呢?阅完宠物网的《中国古代宠物饲养史》你一定能学到许多!
中国是宠物饲养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的犬、猫、鸟、鱼、兔、赛鸽及斗鸡等宠物在古书中也早已有记载,古时曾把犬列为六畜之\,秦代时便出现了宫廷养狗。而花、鸟、鱼、虫等出现在宫廷和达官贵人中更是司空见惯,并且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犬,食肉目犬科的一种,俗称狗,是一种14000年前就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家畜。我国的养犬历史非常悠久,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养犬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的商代,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犬字。古文献《汲家周书》中写道:商汤时,四方献,伊尹请正南欧、邓、桂国等,以珠矶、袱猖、**为献。又说道:用小牲羊犬冢于百神。可见当时的家犬不仅用于**和食用;而且是重要的贡品和祭祀神灵的家畜。
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027年),由于文字进一步得到发展,有关家犬的记载也逐渐增多。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家犬的记载,如《小雅》中的:跃跃狡兔,遇犬获之,表明家犬已经具有高超的**能力。从《周礼,秋宫》中的:犬人,下士二人,府一人,表明当时的国家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养犬管理机构。在《礼记,王制》中写道: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家,可见周王朝对养犬的重视。
到了春秋战国,提出了著名的六畜 (马、牛、羊、猪、狗、鸡)分类,而且把养不养六畜提高到富国强民的高度来认识。如《管子》:六畜育于家,国之富也,,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在《吕氏春秋士容篇》中提到: 有善相狗者,表明当时对犬的相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我国的养犬业已有了很大发展,养犬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祭、食、守、猎几个方面,而且玩-睡,p绣山枷hn《汉书张良列传》中: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人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可见宫廷养犬早在秦代已经开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我国广大乡村养犬已有了明确的记载,而且一只好狗可以价值百金。如《西京杂记》中记有:杨万本有猛犬,名青驳,买之百金。可见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鼓励品种犬的培育。
到了隋唐时期f公元581年),我国养犬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犬与人的感情更加密切。到了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关于养犬的记载就更多。在这一时期,不仅养犬很普遍,而且对家犬的生理习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