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小学数学游戏有哪些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哪些游戏可以玩?(小学数学课堂可以玩的游戏)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1、倍数游戏:按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要拍手(轮到3的倍数拍手)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那个人表演;2、搭火柴:限的的火柴看谁搭的火柴图形多;3、击鼓传花:老师拿着黑板擦敲桌子,速度慢的时候是正常传递,速度快的时候说明快要停下来了,让同学掌握节奏感;4、可以下五子棋。
数学游戏:拍七令(适合1-6年级)
本数学游戏配合“两三位乘一位数及倍的认识”。通过本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熟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基本玩法】
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又绝对具有挑战的游戏。可以选择5-10人一起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1.所有人围成一圈,需要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报数,从1一直报到99。如1、2、3、4、5、6、7、8、9、10、11、12、13、14、15……
2.报数的时候,若是有人数到遇到7或7的倍数时,就不能报数,而以拍巴掌来代替。如上面的“7”和“14”就不能出声报数了,只能拍巴掌。如果有人动作错了(该报数时不报数或不该报数时报数了),就要罚此人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做小丑等)。
【变化玩法】
1.变换不同数字,增加游戏的变化性。
我们可以把上面报数过程中需要做动作代替报数的改成是9、8、6、3的倍数或尾数是9、8、6、3的数,这样就可以变成了“拍8令”、“拍9令”、“拍6令”、“拍3令”了,等等。
2.调整比赛形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改变游戏的形式。比如循环赛、淘汰赛、小组对抗赛、擂台赛等等,这样就更加好玩了。同学们不妨一起来试试吧。
3.改变比赛规则,增强游戏的挑战性。
比赛规则:六位队友依次围成一圈,主持人从六位队友中任选一位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报数,若有队员报错,报错或反应时间太慢(停顿不得超过3秒)等情况,由主持人喊停,则对其进行惩罚,惩罚方式由其自己选择,内容则有队员共同讨论确定。
淘汰赛比赛规则:六位队友依次围成一圈,主持人从六位队友中任选一位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报数,若有队员报错,打错或反应时间太慢(停顿不得超过3秒)等情况,由主持人喊停,则其淘汰,有剩下的队员继续进行游戏,直到只剩最后一人为胜者。
终极PK赛比赛规则:有淘汰赛每一轮剩下的冠军进行最终PK,最终剩下坚持到最后的一位为总冠军,总冠军将得到最高的奖励。
如果再搞个游戏竞赛排行榜,这样就更有意思了。
留一个问题给同学们去思考:在报数游戏中,是把指定数字设得大一些还是小一些更容易出错呢?
【参考答案】
是的,数字小些更容易出错。因为数字设定得小,它出现的频数会多些,所以出错的机率自然也会多些。
二人游戏:抢30:二人轮流数数,只能一次向上数,每次可以数1或2个数,例如:第一个人数1,第二个人可以数2,或者数2、 3,第一个人再数3,或者3、 4;依次轮流数,看谁能抢到30.
有小学数学游戏和数学跳台阶游戏最后还有数学比赛游戏
1、数字轨道在纸条上写上数字,并在地板上贴成迷宫的形式。小朋友在数字轨道上“驾驶”,***命令里说到哪个数字,就开到哪。可以按顺序数,也可只以只数单数、双数,孩子在快乐的驾驶中就认识了更多的数字。2、数字方块迷宫用粉笔在地上画出20个方格,每个方格里颠倒顺序地写出从1-20之间的一个数字。1为起点,20为终点,妈妈数到哪个数字,孩子就跳进哪个方格,数到20就到达了终点。3、数字连线:在黑板上写一些数字,孩子把数字从头到尾按顺序连起来,就变成一个个不同的图案。妈妈可以设计些小朋友喜欢的形状和图案。4、配对游戏准备材料:白纸、彩笔、数字或字母牌在白纸上画几个方块,每个方块里点上不同数量的点,小朋友将数字牌与点数一一对应,就算合格了。
1、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2、两牌凑点——先抽上书一数字的纸一张,一幼儿显出一张小组此数字的牌,另一幼儿必须出能凑成此数的牌,否则xx。
3、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4、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小学数学游戏可以分,序列推算,巧拿**,自码猜谜等
游戏名称:我见过你游戏目的:增强孩子对数的认识使用年级:二年级游戏道具:一副**牌,共计54张牌。游戏人数:2人或4人。(1)两人合作,洗牌,把**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扩展资料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数学游戏:拍七令(适合1-6年级)本数学游戏配合“两三位乘一位数及倍的认识”。通过本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熟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基本玩法】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又绝对具有挑战的游戏。可以选择5-10人一起游戏。游戏规则如下:1.所有人围成一圈,需要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报数,从1一直报到99。如1、2、3、4、5、6、7、8、9、10、11、12、13、14、15……2.报数的时候,若是有人数到遇到7或7的倍数时,就不能报数,而以拍巴掌来代替。如上面的“7”和“14”就不能出声报数了,只能拍巴掌。如果有人动作错了(该报数时不报数或不该报数时报数了),就要罚此人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做小丑等)。【变化玩法】1.变换不同数字,增加游戏的变化性。我们可以把上面报数过程中需要做动作代替报数的改成是9、8、6、3的倍数或尾数是9、8、6、3的数,这样就可以变成了“拍8令”、“拍9令”、“拍6令”、“拍3令”了,等等。2.调整比赛形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改变游戏的形式。比如循环赛、淘汰赛、小组对抗赛、擂台赛等等,这样就更加好玩了。同学们不妨一起来试试吧。3.改变比赛规则,增强游戏的挑战性。比赛规则:六位队友依次围成一圈,主持人从六位队友中任选一位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报数,若有队员报错,报错或反应时间太慢(停顿不得超过3秒)等情况,由主持人喊停,则对其进行惩罚,惩罚方式由其自己选择,内容则有队员共同讨论确定。淘汰赛比赛规则:六位队友依次围成一圈,主持人从六位队友中任选一位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始报数,若有队员报错,打错或反应时间太慢(停顿不得超过3秒)等情况,由主持人喊停,则其淘汰,有剩下的队员继续进行游戏,直到只剩最后一人为胜者。终极PK赛比赛规则:有淘汰赛每一轮剩下的冠军进行最终PK,最终剩下坚持到最后的一位为总冠军,总冠军将得到最高的奖励。如果再搞个游戏竞赛排行榜,这样就更有意思了。留一个问题给同学们去思考:在报数游戏中,是把指定数字设得大一些还是小一些更容易出错呢?
【参考答案】是的,数字小些更容易出错。因为数字设定得小,它出现的频数会多些,所以出错的机率自然也会多些。
每当看着幼小的孩子入学后握笔做作业的痛苦,我们就在思考:用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学得快乐点、轻松点,又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呢?
翻看了很多数学教育和传播史方面的书籍,这些书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在教科书之外,数学别有洞天:数学是可以玩的,游戏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
于是,我们将游戏和数学结合起来,把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加以整合,设计以**牌为主,飞行棋、蛇棋等游戏为辅的数学课堂游戏。而在课表上,我们的数学课也明确地标注成数学游戏。
我们将数学游戏分为两大类:知识***,比如**牌、飞行棋、蛇棋等游戏;益智***,比如拼摆类、聪明格等游戏。
知识***根据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归纳一、二年级“数的认识”及“数的运算”知识点如下:
册别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一年级上
10以内数的认识。
理解符号>、<、=的含义,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认识加法和减法。
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0以内数的加法。
2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一年级下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年级上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
二年级下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哪些游戏可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