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OSI的标准是什么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osi的中文全称是什么?(osi的中文全称是什么字母)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标准是ISO/iIEC 7498,又称为X.200协议。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开放系统 OSI标准定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方法。在OSI中,采用了**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定说明。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它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练的概括与描述。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同时,各种服务定义还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和各层的所使用的原语,但是不涉及接口是怎么实现的。
OSI标准中的各种协议精确定义了应当发送什么样的控制信息,以及应当用什么样的过程来解释这个控制信息。协议的规程说明具有最严格的约束。
ISO/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ISO/OSI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在OSI范围内,只有在各种的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而各种产品只有和OSI的协议相一致才能互连。这也就是说,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在历史来看,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CCITT和ISO。CCITT与ISO TC97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CCITT主要是从通信角度考虑一些标准的制定,而ISO的TC97则关心信息的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与信息处理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了。于是,通信与信息处理就都成为了CCITT与TC97共同关心的领域。CCITT的建议书X.200就是开放系统互连的基本参考模型,它和ISO 7498基本是相同的。
最早的时候网络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大型的公司都拥有了网络技术,公司内部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可以却不能与其它公司连接。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的信息对方不能理解。所以不能互联。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是英文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的缩写。它是一种突破了厂商和设备间互相封闭限制的通信协议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个分层进行描述,每个分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从而使不同网络设备能够互相通信。
每个层次都由一组规范和标准定义,并且有自己的协议,它们合作以完成特定任务。OSI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硬性的规范,企业、组织以及个人在设计和实施网络基础架构时,可以参考其规范建立良好的网络结构和通信机制。
目前,ISO颁布的OSI模型已不再是网络通信的唯一标准,由于TCP/IP等网络协议已经越来越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但OSI模型仍然被认为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OSI 是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是一种用于描述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1984 年发布。
OSI 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 7 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通过这些协议和功能,不同的计算机和设备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通信和交互。
OSI 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不同的网络设备和系统可以相互兼容和通信。虽然 OSI 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仍然是网络通信协议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参考模型。
最早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ARPA(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由美国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开发。ARPANET中使用的许多网络技术,如分组交换和路由,今天仍然在使用。它是互联网的前身,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随着大量制造商和公司开发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提供服务,虽然计算机网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相应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他们开发的网络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互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标准组织(ISO)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研究计算机网络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协议的标准。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OSI/RM)”,简称OSI参考模型或OSI/RM。OSI参考模型把网络分为七层,所以也叫OSI七层模型。
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虽然ISO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官方组织,其推出的标准也没有强制力,但相较于包括推出TCP/IP标准在内的那些组织,无疑更官方一些,更具权威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OSI标准推出后,当时很多权威和专家都对其给予厚望。OSI作为互联网标准至今在很多教科书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Linux系统最低配置:
CPU:700 MHz;
内存:384 MB;
硬盘:6 GB 剩余空间;
显卡:800x600以上分辨率。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扩展资料:
Linux主要特性:
1、完全免费
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这是其他的操作系统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不断壮大。
2、多用户、多任务
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多任务则是现在电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Linux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并**地运行。
3、良好的界面
Linux同时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在字符界面用户可以通过键盘输入相应的指令来进行操作。它同时也提供了类似Windows图形界面的X-Window系统,用户可以使用鼠标对其进行操作。在X-Window环境中就和在Windows中相似,可以说是一个Linux版的Windows。
4、支持多种平台
Linux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如具有x86、680x0、SPARC、Alpha等处理器的平台。此外Linux还是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掌上电脑、机顶盒或游戏机上。2001年1月份发布的Linux 2.4版内核已经能够完全支持Intel64位芯片架构。同时Linux也支持多处理器技术。多个处理器同时工作,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本文由宠物迷 投稿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osi的中文全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