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景颇鱼做法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景颇族的美食是什么?(景颇族的食物特色)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景颇人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主食为大米,副食有豆类、薯类、蔬菜和野菜野果。爱吃糯米饭、糖粥。除杀牲祭鬼外,平时很少吃肉。制菜多加盐与辣椒烧煮,很少油炒。口味偏好酸辣、酵臭、不用碗筷,常用蕉叶裹食。白酒多系外地运来,爱嚼槟榔及草烟。他们的烹调方法大多简易,大米多加土豆、青菜煮成浓粥,糯米则蒸成干饭,而且当天舂米当天吃,不留"隔夜粮"。制菜非煮即腌,腌菜很有特色,水豆豉、干豆豉、酸竹笋、腌茄子等,开胃爽口。他们制作肉品的方法一是风干后抹辣椒和盐巴烤;二是先烤熟、剁细,再拌以辣椒、葱蒜及野生香料;三是拌匀佐料后用笆蕉叶或枇杷叶包好,置入火塘灰中焐。
景颇族名食大多带有**带山林地区的特色和耕牧渔猪的民族文化气息,如舂鳝鱼、螺蛳汤、酸笋烧鱼、竹筒烤鱼、砂锅炖竹鼠、凉拌牛肚、煮芋头、臭豆、酸木瓜炒牛**、帕滚菜煮繁鸡、水腌菜拌烤山鸽、鹿肉剁生、马鹿干巴肉松、油炸知了肉丸、螃蟹夹、粘枣果、煮酸粑菜、软米铜锅饭等。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 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 统裙,腿上带裹腿。 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 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 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颇族的传统服饰。 扩展资料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景颇族由 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发展而来,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总人口130212人(2000年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颇族
日常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现在吃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食物,可能是在做法上和汉族有所不同。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 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 统裙,腿上带裹腿。 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 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 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颇族的传统服饰。 扩展资料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景颇族由 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发展而来,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总人口130212人(2000年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颇族
民族风情
1、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羊肉洗净,肥瘦分开切小块;洋葱、胡萝卜切丁;生姜切片。
3、喜时煎锅烧热,放入羊肥肉丁,炒至吐油。
4、再放入瘦的羊肉,继续翻炒3分钟。
5、放入洋葱和胡萝卜炒出香味,加料酒、胡椒粉、盐、酱油、味精炒匀。
6、放入沥干水分的大米铺平,再加入250毫升水大火烧开。
7、加盖转小火焖制30分钟。
8、孜然放入锅中小火炒香。
9、晾凉以后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碎。
10、葱切末。
11、焖好的米饭放入葱末及孜然碎拌匀即可。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 经济文化 经济以农业为主。饲养业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寨子多掩映在苍林翠竹之中,住房以竹木结构的茅屋为主,一般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以关放家畜家禽。 服饰特点鲜明,男子多裹白色包头,着白衣黑裤或黑色衣裤,外出佩长刀,背挎包。妇女多着镶有银泡(或铝泡)的黑色短上衣和枣红色自织筒裙。 其音乐、歌舞、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尤其擅长跳集体舞,大型舞蹈“目脑纵歌”参加者可达数千人,跳起来常常通宵达旦,气势豪壮。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景颇族的美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