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阴符怎么画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到底是阴符还是阳符?(阳符和阴符)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关于“*符经”这三个字,古注中最后这样总结:*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符者,契也;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天矣。会得*符经三字,则经意可推而知矣。 以上,我们对“*符经”题目的本意,作了点解释。按这种解释,本经可以称之为“暗合经”。那么,为什么要“暗合”,能不能“明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禅宗中,那位被尊为“古佛”的赵州禅师,与他的师父南泉普愿禅师,合演的一则公案: 泉(南泉)上堂,师(赵州)出曰: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这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以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一掌曰:此掌合是堂头和尚吃。 “明头合,暗头合?”当然就是问明着合于道,还是暗着合于道?公案中南泉的回答是“泉便下座归方丈”,那这表现,是明合还是暗合?或者干脆说,到底合没有合?这个地方窥得破,那么到底是“*符”还是“阳符”?自己肯定就心头有数了。结合张伯端说的“悟虚合道”,那么,“悟虚合道”是明合还是暗合?“*符”还是“阳符”?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去悟一悟。当然,这个地方举这则公案,是想说“明合”也罢、“暗合”也罢,我们其实可以对照着来体会。 《*符经》用词用句“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嘛。就好比我们这里在讲与道相“符”,事实上,一个人真的“符”了的话,他哪里谈得上是“*”符或者“阳”符?符就是符!说*说阳都毫无关系,说*说阳,也都仍然还是它!所以,相对的语汇,其所指,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东西。我们不要被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所蒙蔽。总之,什么*符哟、阳符哟,类似这样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在后面我们讲正文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比如生、杀;动、静;神、不神;奇,不奇;邪、正;恩、害……等等,我们不要被这些语汇障住自己的眼睛。“文以载道”,要知道这些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它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作者想传递的“道”,所以,用这样的语汇,作者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实质上,任何语汇的意义,总是人为定义的,与所传递的道理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而且,在文中的很多地方,这些看似相反、相对的语汇,其实指的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先把这点提出来,后面遇到有这些相对语汇的地方之时,我们就不再专门说明了。 从“观”字开始 前文,我们花了数万字的篇幅,却仅仅只讨论了整部经的题目“*符”二字,其实也就是对我们学修过程中,应该以何为本、为体,预先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我们开始正式讨论**的内容。从这里开始,涉及技巧、方法的东西,慢慢会多起来,希望我们大家还是要时不时地回到前面这些内容上来,不要被下文种种的技巧与方法,给遮住了眼睛,以至于最终搞得本末倒置。 下面,先看**的第一句: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第一个字:观——谁观?怎么观?观什么?以下分别来讨论这几个方面。 谁观?观,是我们“心”的一种功能,就是我们的心显示出来的:察知、了解、分析、猜测、猜度、琢磨、判断、推理、选择……等等方面的功能。 怎么观?我们的心具有“观”的功能,这项功能,概括起来包含了三个方面:一个,观外界的环境、景象,这是“空间”上的观,是“点状”的;第二个,观事物在时间线上前后的演变规律,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过程等。这是“时间”上的观,是“线性”的;第三个,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是“自观”,就是“观心”。把“观”分为这样的三类,其实是很勉强的。因为无论是“观外境”,还是“观事物的演变”,最终都会回到“观心”上来。也就是说,其实真正的“观”只有一种,就是“观心”。后文我们把“观”分成三类来讲,将相应为大家说明,另外两种“观”是怎么回到“观心”上来的。总之,我们在这里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观归根到底只有一种,就是观心,除此而外的,都是权且的说法。 在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有疑问:**讲的是“观天”,我们却准备讲观外境、观事物的演变以及观心,这似乎与“观天之道”,没有关系啊?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观天与观心,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这包含两重意思。第一个,基于“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道家经常讲的“心机动,天机动”,将天机与心机,看成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观心与观天,也就成了一回事;第二个,“天人合一”这四个字的内涵,远非后人从字面上去理解的那样,有个“天”,又有个“人”,它们二者可以“合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直接表明天与人本就是同一,本就是一体,本就是一个东西。天即是人,人即是天,并非先是二,然后再来合一,原本就不存在合与不合,原本就是同一。正因为如此,所以观天道与观人心,是毫无二致的。 以上所说的“天人合一”,可能很多朋友会将其做为一种“道理”来领会,或者是将其当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思辨。如果是这样,则在修道与悟道过程中,必会走弯路。比如,没有认识到天人本就是一,而认为要“合一”,则在修行过程中,自然会去寻求某种合一的方法,或者寻求某种合一之后的感受,如此,则早已走错了路子,事实上反而是将人与天,给分割开了。这个话题,可能会扯得很远,这里先放一放不再多说。我们继续往下聊,后文很多地方自然会涉及这方面的一些见地。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并不是哲理或者思辨中的东西,而事实上是对现实**(现量)的描述。不管是否能够理解这点,建议大家都不妨先将其作为自己的“决定见”。佛家的“观” 以下,我们借鉴佛教的说法,对三种“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将说明前两种观,是如何回到“观心”上面去的。把佛家的观法讨论完毕之后,我们再讨论道家本身,是如何来实践这个“观”字的。现在先看佛家的说法,如下所述。 第一种,观外境。以天台宗“止观”法门中的“历缘对境观”为例。“历缘对境观”,要求我们在经历不同的缘、境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在当下,突然“定”下来。面对面前的境、面对面前的缘,像看电影、电视一样地“观”,把自己摆到环境、机缘之外去。这种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忙这忙那、干这干那,其实我们的心,经常是处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甚至可能我们是在睁着眼睛“作梦”我们自己也不晓得。这种让自己随时随地“定”下来的方法,其实相当于是对自己意识的一个“强化”。在这刹间让自己的心清醒一下,以摆脱“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定”中,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当下正处的境、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察觉我们平时“无意识”之时,潜在之中真的会“睁着眼睛作梦”。那么下一步,也才谈得上将我们的心与意“合一”,也才体会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专、心、致、志。专就是“抟”,就是捏合,就是捧在一起的意思。致,当然就是达到的意思。 我们在平时,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到当下正在经历的种种缘与境之外去观,把自己的心从境与缘中“跳”出来。养成习惯了,我们在睡梦中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地将自己摆放到梦境之外去,慢慢就能“在梦中作得主”。密宗也有类似说法“动时修止静修观”。动时,修的是“止”,是让自己的内心,停下来,或者至少是让自己的心,缓慢、柔和下来;静时,修的是“观”,黩默观察自身或者外界的种种现象。显教与密教,都非常重视对梦境的体验。显教学修中强调修行人要能在梦中作主,甚至更进一步,还要人说出“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密宗则有专门的“梦观成就法”,那是一种专门针对梦境、利用梦境进行**的方法。其实,无论是显教的说法,还是密教的作法,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心,特别是对日常之中自己观察不到的,更为深层细密的潜意识,有所了解与把握。 事实上,心与境其实是不可分的,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比如说,街边上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有人看到了心生同情,于是有如何如何的行为;有人看到了心生反感,于是也会有如何如何的行为;还有人看到了,无同情也无反感,那么仍然有他的对待与处理行为。同样的一个“境”,但人的心性不同,所见与所感也就各异,对待的行为相应也就不一样。那么,“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从其见境之后的行为,也就不难知道各人的心性。反之,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性,同样也不难推知其人见境之时的行为。所以,我们在见到种种不同之境时,最好还是返观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不妨品味一下,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心态,在见到当下的这个境之时,与自己相比,会有什么不同的行为?在这里,我们还得要先去掉主观,不要首先认定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否认其他的心态与行为。如此慢慢调整自己,我们的智慧与眼力,也将会随之渐渐增进。 佛家经常讲“顺逆莫违”,意思是说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我们都视其为当然,进而处之泰然。但如果真正要作到视其为当然并处之泰然,首先我们的内心就不要有什么顺或者逆的感觉。否则,纵然表面上像是处之泰然,恐怕那也仅仅只是在勉强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顺逆莫违”。比如有些修行之人,坐在禅堂里,布置好环境,调整好光线,点上价格不菲的薰香,他就心安理得地可以“静”下来。如果把他弄到杀鸡杀鸭,鸡鸭惨叫声不绝于耳的集市去,或者弄到臭烘烘的茅坑边去,再或者大热天身边有几只嗡嗡乱叫的蚊子在飞,你看他还能不能静下来呢?把一个见地没有到位的**之人弄到上述环境中去,他暴跳如雷或者心烦意乱,完全可以预见。显然,其人心中对净、秽、美、丑的分别之心,就是他烦乱的根源。 前文我们曾谈到,一个人是否有厌烦、憎恶之心,是其是否已得道的标准。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顺逆莫为,并不是想象地那么容易做到。见境即是见心,如果真正能对任何境界都一视同仁而不起区别,那这个人必定能在任何境界之中,静下来。因为,杀鸡杀鸭的集市与静谧的禅室,对他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境的区别既然已经消失,那么心中的纷乱,本身也必定随之消失。佛家将上述道理总结为四句话“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这四句话中的“能”,就是指我们那个能向外观察并思考的功能,也就是假名的所谓“心”。“能由境灭”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如果境不存在,则我们那种能向外观察与分析的功能,也不会显现出作用。简单点说,上面四句话就是:境灭心灭,心灭境灭;境由心生,心由境生。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经常讲的老话上来:观照自己的心念,警觉自己的心态吧。如果我们没有厌烦、憎恶之心,则杀鸡杀鸭之境也并非恶境;如果我们有厌烦、憎恶之心,则哪怕是在静穆、薰香的禅堂内,也必有让人心烦之物!主观或者说心态,依然会在这些地方起作用。佛家修行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为了“了脱生死”。如果不能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没有什么逆的东西在心里)的程度,则了脱生死就是空话。一旦真正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则自然会对所谓的了脱生死,有感觉。简言之,如果听到鸡鸭惨叫对修行者来说都是折磨的话,生死到来之时,又哪来能力应付?那种只能在静室、净地之中进行的所谓修行,未免只是儿戏。 禅宗衡量一个修行之人是否有所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不与一法为敌”,不与任何一个理论、方法等为敌。真正能够“顺逆莫违”,当然就能体会“不与一法为敌”,进而,也就能“不与万法为敌”。能够这样“万法等观”,也才谈得上“立处即真”。如果我们在面对“境”的时候,心里面都有这样那样的种种情绪,那么要想在面对“法”的时候能“等观”,恐怕同样不可能。因为法,远比境,更加细微。所以,我们不妨从面对境的时候开始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观照自己对境之时的心,慢慢调整,逐步,再训练自己面对种种法之时的心态,那么将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就并非是什么难事了。这里,也可以更加明白地看出,心与境,确实是密不可分的。禅宗常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观境”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观心”。《*符经》后文也强调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机在目”,同样指明了心与境的关系。道家与佛家,在这些地方,完全是“通”的。所以,“观境”,最终会回到“观心”。 我们在面对任何理论、观点、思想、见解之时,能够不与一法为敌,能够顺逆莫为,在面对任何外界环境、事物之时能够等观,那么,我们的心智与思维就能够“无烦”,不会有厌烦,更不会有厌恶。如此,我们在修禅定之时,才有可能品味到“无烦天”那种清凉偃寂的定境。事实上,禅定,仅仅只是一种心境,是心反映或者构造出来的一种“境”。而思维,从属于心智。心智与心境,在甚深层面上其实是一个东西。如果思维中有厌烦感,或者有很多事情理不顺,则心智必定是乱的,相应,心境,必定也是乱的,修禅定时想要“定”下来,也就没有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实修禅定的朋友,希望一定要重视。我们只有先将自己的思维理顺,思维之中不再有障碍,心智才可能是通透的;心智通透,心境也必然通透;如此,通明剔透的禅定是不求而自得。当然,纵有如此之禅定,也仅仅才只是入门。因为一切心智与一切心境,终归还得完全舍弃,才可能进入假名的所谓“无心”。无心之后,还有没有禅定或者智慧?——*符! 禅,这个字,在最初的时候意译为“思维修”,我个人觉得,思维修这三个字,其实译得非常准确。思维有定准、有定法,心智上面已经有了“决定见”,不再随便动摇,那么修禅定时,才可能有相应的、真正的定境。如果思维都还处在东奔西跑的状态,今天这个方法,明天那个大师,后天又某本经论……像这样没有一个真正的“确定信”,修定之时,必然也不可能有效果,因为潜在之中,有“疑根”。疑根,会在修定之时扰乱自己。比如,会担心这个方法是不是足够圆满?那个方**不会有什么偏差?这个上师曾如此如此讲过,那个大师又曾如彼如彼说过……这潜在的疑根一升起,修定就是空话!除了打妄想之外,思维本身就没有定下来,哪里会有什么禅定?所以,先对“思维”下功夫,思维有定准了,不疑了,修定也就不是难事了。这段话,大家要好好品味。其实真正说到底,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盗心”,我们总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结果,就会在面对种种修行方法、面对种种大师理论之时,取舍难定,从而产生“疑根”——说到底,就是自己有偷心,有盗心,总想着利用**的方法谋取尽量大的利益,所以才会生疑。疑,真正的根,就是一个盗字嘛!佛家戒律中的“不偷盗”,其实就是要我们去除自己的偷心,只要这个偷心的根子没有去掉,修任何方法,都是白搭!白搭还好,更可怕的,是可能为达某种目的,以坚固的执念,修成一些邪道上的东西!或者,是在坚固执念的作用之下,把自己“修”成一个神经病人。所以,“无盗心”这个本,千万要贴在自己脑门正中,时时警觉。 以上讨论的,是空间上的,点状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定境”,就是“定”。这句话大家要记住,因为可以与下面时间上的、线性的“观”,相互比较。 第二种,观时间线上的因缘。以佛家的“因缘观”为例。“因缘观”,要求我们对一段时间,比如对最近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十余年……自己面对的事情的种种机缘、种种现象进行分析、捉摸、推理,体会中间包含的前因后果。“因缘观”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观察事物发起之时的“因”,一个是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缘”,两个要点结合起来,看看在时间线上不断出现的“缘”究竟会对这个“因”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反复不断训练,我们就能逐步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跟“历缘对境观”不同,“历缘对境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因缘观”,是时间上的,是“线”状的。如果我们善于进行“因缘观”,慢慢我们就会发现,“天道”的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因果”。因果,就是体现在时间线上的,前后事情相互之间的关系。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红楼梦》所写的内容,前后也就只是十来年的时间,整个荣宁二府,就由盛转衰了。其中的因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凤姐给了刘姥姥一些好处,就直接影响到后来她的女儿“巧姐”的境遇——在被人贩子卖了之后,刘姥姥将其赎了出来。整个《红楼梦》说起来其实只讲了这两字——“因果”。 其实,整部《*符经》,后面要讲到的很多东西,都跳不出“因果”这两个字。随便举点例子,比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生于国,时动必溃”“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等等,都包含着“因果”。因果,就是天道的核心。这个“因果律”,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观”,把它形成“定见”,固定在我们心里面。 以我们大家为例,现在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共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是因为什么机缘到这里来的?这个机缘肯定不尽相同,但“因”,肯定是一样——大家都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爱好,有兴趣,所以才会到这里来。这个“心因”肯定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光有因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缘,大家才可能坐到“这里”来。否则,虽然同样是这个“因”,但大家可能就会坐在另外什么什么地方学习去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因”拿掉呢?如果你从来就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兴趣,而是对另外的什么有兴趣,比如,对核物理有兴趣,对摇滚乐有兴趣,对“行为艺术”有兴趣……那么,相应的“缘”展开,你这几年的生命经历恐怕就是另外的样子了。谷种只能长成稻子,麦种只能长成麦子。但长出来的稻子、麦子会是什么样?决定于这个种子成长过程中种种的缘,比如,雨水的多少,土地的肥瘠等。所以,因,会决定长成什么样的果;而缘,会决定果的大小、外观。我们的“心因”也一样,所以,佛教经常讲“菩萨畏因”,其实就是畏这个“心因”,畏“最初”起心动念时的“念头”,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念头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站在“心因”的角度来看,对国学有兴趣与对编程有兴趣、对摇滚有兴趣等等,完全没有本质区别。都仅仅只是人的一个念头而已。所以,万法平等,所有的“法”,都仅仅只是些念头的堆积。学佛学道学国学,比之于学物理学编程学艺术学经济管理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是完全“平等”的,都只是念头在时间线上的延续而已。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崇高”、更“伟大”。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佛学道学国学的朋友,学着学着,就冒出些莫名其妙的“使命感”来了。这种心态好不好我们不必讨论,但我们说过,我们要注意警惕、反省自己的“心态”,至少来说,出现“使命感”这种心态,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去把它找出来的。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使命感”但一遇到有使命感的其他人,往往就会被“感召”。为什么会被感召?心因是什么?根柢下面有些什么?自己最好也还是要“自觉”一下。 我们人生的命运,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时间线上“连续”而成的结果。我们的念头,总是处在分辨与取舍当中。这种时间线上持续的分辨取舍,就会构成我们的“命运”。比如,你选择了学这个,不学那个;干这个工作,不干那个工作;或者你选择了与这个人交朋友与那个人断绝关系等等……这些所有的“选择”集中到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我们的命运。所以,命运,也就是念头、特别是念头进行“选择”之后的结果的总合。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有了观照,自然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觉悟——如果说观察自己的“命运”,算是“因缘观”中的一个方面的话,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因缘观”观察自己的“念头”,其实也就是“观心”——与上面的“历缘对境观”,没有本质的区别。“因缘观”最终还是会回到“观心”上面来。 上文其实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我们进行种种选择,而选择之时的标准,往往是**或者观念。简言之,我们面对一大桌菜,吃这个不吃那个,有**在其中起作用;而我们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立身处世的方式,则有观念、观点在背后起作用。如果我们拿掉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掉潜在的贪执,则我们进行选择与判断之时,其可选幅度会骤然呈几何级数上涨。所以,道家讲的“弃圣绝智”、“能婴儿乎”,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存范围变窄、让我们的眼界变小,反而会使我们“眼界大开”,从而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中,去看待与处理自己身边的事项。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对事物变迁的“因”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这,就是传统之中所谓的“开智”,智慧已经打开了。 不过,还是回到自身,不管因怎么怎么样、缘怎么怎么样,我们自己终归仍然还是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可能被画上画,可能被拿来做包装盒,可能被写上字,可能被印成书……但终归,纸还是纸,不是画,不是盒,不是字,不是书……那么,什么是最“原初”的自己呢?一问这个问题,就会回到《通书》的“诚而已”上来。我们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各人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等,常常对这个交道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像上面所说这样,两张白纸见面,那就是真正的坦诚相见。或许,这两张纸,一张是包装盒另一张是人民币,但只要去除外在的这些形象,他们又那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自己被自己后天经历了种种因缘之后的这些社会角色给“蒙”住了,那么我们也就把自己给“搞丢”了。说不定到头来,会搞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去掉种种的外来沾染,去掉种种来自于时间与事件对人的改变,最原初的自己是什么?道家讲的修养路子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了之后剩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因缘观”,将其看清楚。 两张白纸见面,两人皆无花招,皆无装饰,就只好大眼瞪小眼,相对两无言。但是,虽然无言,却是真正的坦诚相见,两人所见的,也都是对方的“本体”“**”。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聚会或者人群较为集中的单位场合,人们往往要将自己外在的那些装饰,有意无意进行大力的表现。比如,甲有相貌,乙有才气,丙有钱币,丁有权力……若其中有人啥装饰也没有,就是一张彻底的白纸,时间一长,其他那些人反而会对白纸产生怀疑:这个人如此低调,该不会有啥特别的名堂吧?作如此想法,当然是这些人潜在之中的习气使然。禅宗有一首诗正是描述这种情况的: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 如常恰似秋风起,无意凉人人自凉。 不再过多啰嗦了,总之,“心因”,是“因缘观”的起点,是一个人在时间线上成长、发展、变化的“种子”,清楚明白自己的“心因”,就将“因缘观”转到“观心”上面来了。 以上讨论的,是时间上的,线性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智慧”,就是“慧”。前面讲历缘对境观的时候,在最末处说到过,观境,返回内心就是“定”。通过上面讨论大家应该明了,因缘观,对应的是“慧”。定也罢,慧也罢,都是“观”返回内心之后的产物,所以,返观内视,回到我们自己的“心”而专注于“观心”,是种种学修真正的核心。 第三种,观心。直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符经》本身是非常重视“观心”的,所以后文专门提出“人心,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等等……上面已经说过,“历缘对境观”与“因缘观”,严格说来算是“观心”的两个方面。在本文之初,以及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中,我们一直不断在重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关注自己的心态”,这里的“关注”二字,依然就是“观心”。关于“观心”的问题,佛家讲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佛家的《心经》讲得就非常深。我们在上面其实也已经作了一些探讨,后文也还有很多地方会涉及到“观心”,这个地方就暂时先不再多说。 说到底,我们要“观天之道”,肯定离不开上面所举这三个方面的。说起来,这三个方面的“观”,已经包含了“戒定慧”三者。历缘对境观,算是定;因缘观,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白人生的过程,算是慧;观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觉悟,要警惕,要有克制,也就包含了“戒”。 前面讨论了“观”的方法,那么对于“所观”的对象呢?所观的对象,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外观境、观缘;一个是向内,观内心、观念头。前面已经说过,归根到底,观外境观外缘,最终也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不过,站在更深的层面来说,如前所述,外境外缘与内心,其实是一体的,严格意义上讲,是根本没有必要去区别其到底是内还是外的。境、缘、心,分成三个字而实质是一个东西,所以三个字都是“假名”。仍然借用这三个假名来表达的话,我们不妨可以总结说:境、缘、心三者,一处通必三者俱通,一处不通,三者就都不可能通。总之,某种意义上说,起心动念去“观”,本身就是无事生非,将本来浑然一体的“一”,给活活“观”成了“三”。既如此,那么,毕竟所观对象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已经彻底确信能观与所观,实在就是“一个东西”,我们修道或者说悟道,就可以说真正“上路”了。好啦,就此打住,不再多说废话了。 道家的“观” 到此为止,我们前面的内容,是立足于佛家的说法在讨论“观”字的意蕴。讨论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学修过程中的“本”,以及应该注意的学修要点,分解在了所讨论的内容之中。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道家内部,对这个“观”字的实践。由于内容依然广泛而驳
关于“*符经”这三个字,古注中最后这样总结:*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符者,契也;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天矣。会得*符经三字,则经意可推而知矣。 以上,我们对“*符经”题目的本意,作了点解释。按这种解释,本经可以称之为“暗合经”。那么,为什么要“暗合”,能不能“明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禅宗中,那位被尊为“古佛”的赵州禅师,与他的师父南泉普愿禅师,合演的一则公案: 泉(南泉)上堂,师(赵州)出曰: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这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以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一掌曰:此掌合是堂头和尚吃。 “明头合,暗头合?”当然就是问明着合于道,还是暗着合于道?公案中南泉的回答是“泉便下座归方丈”,那这表现,是明合还是暗合?或者干脆说,到底合没有合?这个地方窥得破,那么到底是“*符”还是“阳符”?自己肯定就心头有数了。结合张伯端说的“悟虚合道”,那么,“悟虚合道”是明合还是暗合?“*符”还是“阳符”?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去悟一悟。当然,这个地方举这则公案,是想说“明合”也罢、“暗合”也罢,我们其实可以对照着来体会。 《*符经》用词用句“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嘛。就好比我们这里在讲与道相“符”,事实上,一个人真的“符”了的话,他哪里谈得上是“*”符或者“阳”符?符就是符!说*说阳都毫无关系,说*说阳,也都仍然还是它!所以,相对的语汇,其所指,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东西。我们不要被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所蒙蔽。总之,什么*符哟、阳符哟,类似这样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在后面我们讲正文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比如生、杀;动、静;神、不神;奇,不奇;邪、正;恩、害……等等,我们不要被这些语汇障住自己的眼睛。“文以载道”,要知道这些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它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作者想传递的“道”,所以,用这样的语汇,作者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实质上,任何语汇的意义,总是人为定义的,与所传递的道理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而且,在文中的很多地方,这些看似相反、相对的语汇,其实指的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先把这点提出来,后面遇到有这些相对语汇的地方之时,我们就不再专门说明了。 从“观”字开始 前文,我们花了数万字的篇幅,却仅仅只讨论了整部经的题目“*符”二字,其实也就是对我们学修过程中,应该以何为本、为体,预先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我们开始正式讨论**的内容。从这里开始,涉及技巧、方法的东西,慢慢会多起来,希望我们大家还是要时不时地回到前面这些内容上来,不要被下文种种的技巧与方法,给遮住了眼睛,以至于最终搞得本末倒置。 下面,先看**的第一句: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第一个字:观——谁观?怎么观?观什么?以下分别来讨论这几个方面。 谁观?观,是我们“心”的一种功能,就是我们的心显示出来的:察知、了解、分析、猜测、猜度、琢磨、判断、推理、选择……等等方面的功能。 怎么观?我们的心具有“观”的功能,这项功能,概括起来包含了三个方面:一个,观外界的环境、景象,这是“空间”上的观,是“点状”的;第二个,观事物在时间线上前后的演变规律,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过程等。这是“时间”上的观,是“线性”的;第三个,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是“自观”,就是“观心”。把“观”分为这样的三类,其实是很勉强的。因为无论是“观外境”,还是“观事物的演变”,最终都会回到“观心”上来。也就是说,其实真正的“观”只有一种,就是“观心”。后文我们把“观”分成三类来讲,将相应为大家说明,另外两种“观”是怎么回到“观心”上来的。总之,我们在这里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观归根到底只有一种,就是观心,除此而外的,都是权且的说法。 在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有疑问:**讲的是“观天”,我们却准备讲观外境、观事物的演变以及观心,这似乎与“观天之道”,没有关系啊?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观天与观心,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这包含两重意思。第一个,基于“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道家经常讲的“心机动,天机动”,将天机与心机,看成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观心与观天,也就成了一回事;第二个,“天人合一”这四个字的内涵,远非后人从字面上去理解的那样,有个“天”,又有个“人”,它们二者可以“合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直接表明天与人本就是同一,本就是一体,本就是一个东西。天即是人,人即是天,并非先是二,然后再来合一,原本就不存在合与不合,原本就是同一。正因为如此,所以观天道与观人心,是毫无二致的。 以上所说的“天人合一”,可能很多朋友会将其做为一种“道理”来领会,或者是将其当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思辨。如果是这样,则在修道与悟道过程中,必会走弯路。比如,没有认识到天人本就是一,而认为要“合一”,则在修行过程中,自然会去寻求某种合一的方法,或者寻求某种合一之后的感受,如此,则早已走错了路子,事实上反而是将人与天,给分割开了。这个话题,可能会扯得很远,这里先放一放不再多说。我们继续往下聊,后文很多地方自然会涉及这方面的一些见地。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并不是哲理或者思辨中的东西,而事实上是对现实**(现量)的描述。不管是否能够理解这点,建议大家都不妨先将其作为自己的“决定见”。佛家的“观” 以下,我们借鉴佛教的说法,对三种“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将说明前两种观,是如何回到“观心”上面去的。把佛家的观法讨论完毕之后,我们再讨论道家本身,是如何来实践这个“观”字的。现在先看佛家的说法,如下所述。 第一种,观外境。以天台宗“止观”法门中的“历缘对境观”为例。“历缘对境观”,要求我们在经历不同的缘、境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在当下,突然“定”下来。面对面前的境、面对面前的缘,像看电影、电视一样地“观”,把自己摆到环境、机缘之外去。这种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忙这忙那、干这干那,其实我们的心,经常是处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甚至可能我们是在睁着眼睛“作梦”我们自己也不晓得。这种让自己随时随地“定”下来的方法,其实相当于是对自己意识的一个“强化”。在这刹间让自己的心清醒一下,以摆脱“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定”中,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当下正处的境、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察觉我们平时“无意识”之时,潜在之中真的会“睁着眼睛作梦”。那么下一步,也才谈得上将我们的心与意“合一”,也才体会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专、心、致、志。专就是“抟”,就是捏合,就是捧在一起的意思。致,当然就是达到的意思。 我们在平时,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到当下正在经历的种种缘与境之外去观,把自己的心从境与缘中“跳”出来。养成习惯了,我们在睡梦中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地将自己摆放到梦境之外去,慢慢就能“在梦中作得主”。密宗也有类似说法“动时修止静修观”。动时,修的是“止”,是让自己的内心,停下来,或者至少是让自己的心,缓慢、柔和下来;静时,修的是“观”,黩默观察自身或者外界的种种现象。显教与密教,都非常重视对梦境的体验。显教学修中强调修行人要能在梦中作主,甚至更进一步,还要人说出“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密宗则有专门的“梦观成就法”,那是一种专门针对梦境、利用梦境进行**的方法。其实,无论是显教的说法,还是密教的作法,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心,特别是对日常之中自己观察不到的,更为深层细密的潜意识,有所了解与把握。 事实上,心与境其实是不可分的,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比如说,街边上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有人看到了心生同情,于是有如何如何的行为;有人看到了心生反感,于是也会有如何如何的行为;还有人看到了,无同情也无反感,那么仍然有他的对待与处理行为。同样的一个“境”,但人的心性不同,所见与所感也就各异,对待的行为相应也就不一样。那么,“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从其见境之后的行为,也就不难知道各人的心性。反之,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性,同样也不难推知其人见境之时的行为。所以,我们在见到种种不同之境时,最好还是返观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不妨品味一下,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心态,在见到当下的这个境之时,与自己相比,会有什么不同的行为?在这里,我们还得要先去掉主观,不要首先认定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否认其他的心态与行为。如此慢慢调整自己,我们的智慧与眼力,也将会随之渐渐增进。 佛家经常讲“顺逆莫违”,意思是说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我们都视其为当然,进而处之泰然。但如果真正要作到视其为当然并处之泰然,首先我们的内心就不要有什么顺或者逆的感觉。否则,纵然表面上像是处之泰然,恐怕那也仅仅只是在勉强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顺逆莫违”。比如有些修行之人,坐在禅堂里,布置好环境,调整好光线,点上价格不菲的薰香,他就心安理得地可以“静”下来。如果把他弄到杀鸡杀鸭,鸡鸭惨叫声不绝于耳的集市去,或者弄到臭烘烘的茅坑边去,再或者大热天身边有几只嗡嗡乱叫的蚊子在飞,你看他还能不能静下来呢?把一个见地没有到位的**之人弄到上述环境中去,他暴跳如雷或者心烦意乱,完全可以预见。显然,其人心中对净、秽、美、丑的分别之心,就是他烦乱的根源。 前文我们曾谈到,一个人是否有厌烦、憎恶之心,是其是否已得道的标准。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顺逆莫为,并不是想象地那么容易做到。见境即是见心,如果真正能对任何境界都一视同仁而不起区别,那这个人必定能在任何境界之中,静下来。因为,杀鸡杀鸭的集市与静谧的禅室,对他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境的区别既然已经消失,那么心中的纷乱,本身也必定随之消失。佛家将上述道理总结为四句话“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这四句话中的“能”,就是指我们那个能向外观察并思考的功能,也就是假名的所谓“心”。“能由境灭”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如果境不存在,则我们那种能向外观察与分析的功能,也不会显现出作用。简单点说,上面四句话就是:境灭心灭,心灭境灭;境由心生,心由境生。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经常讲的老话上来:观照自己的心念,警觉自己的心态吧。如果我们没有厌烦、憎恶之心,则杀鸡杀鸭之境也并非恶境;如果我们有厌烦、憎恶之心,则哪怕是在静穆、薰香的禅堂内,也必有让人心烦之物!主观或者说心态,依然会在这些地方起作用。佛家修行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为了“了脱生死”。如果不能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没有什么逆的东西在心里)的程度,则了脱生死就是空话。一旦真正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则自然会对所谓的了脱生死,有感觉。简言之,如果听到鸡鸭惨叫对修行者来说都是折磨的话,生死到来之时,又哪来能力应付?那种只能在静室、净地之中进行的所谓修行,未免只是儿戏。 禅宗衡量一个修行之人是否有所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不与一法为敌”,不与任何一个理论、方法等为敌。真正能够“顺逆莫违”,当然就能体会“不与一法为敌”,进而,也就能“不与万法为敌”。能够这样“万法等观”,也才谈得上“立处即真”。如果我们在面对“境”的时候,心里面都有这样那样的种种情绪,那么要想在面对“法”的时候能“等观”,恐怕同样不可能。因为法,远比境,更加细微。所以,我们不妨从面对境的时候开始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观照自己对境之时的心,慢慢调整,逐步,再训练自己面对种种法之时的心态,那么将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就并非是什么难事了。这里,也可以更加明白地看出,心与境,确实是密不可分的。禅宗常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观境”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观心”。《*符经》后文也强调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机在目”,同样指明了心与境的关系。道家与佛家,在这些地方,完全是“通”的。所以,“观境”,最终会回到“观心”。 我们在面对任何理论、观点、思想、见解之时,能够不与一法为敌,能够顺逆莫为,在面对任何外界环境、事物之时能够等观,那么,我们的心智与思维就能够“无烦”,不会有厌烦,更不会有厌恶。如此,我们在修禅定之时,才有可能品味到“无烦天”那种清凉偃寂的定境。事实上,禅定,仅仅只是一种心境,是心反映或者构造出来的一种“境”。而思维,从属于心智。心智与心境,在甚深层面上其实是一个东西。如果思维中有厌烦感,或者有很多事情理不顺,则心智必定是乱的,相应,心境,必定也是乱的,修禅定时想要“定”下来,也就没有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实修禅定的朋友,希望一定要重视。我们只有先将自己的思维理顺,思维之中不再有障碍,心智才可能是通透的;心智通透,心境也必然通透;如此,通明剔透的禅定是不求而自得。当然,纵有如此之禅定,也仅仅才只是入门。因为一切心智与一切心境,终归还得完全舍弃,才可能进入假名的所谓“无心”。无心之后,还有没有禅定或者智慧?——*符! 禅,这个字,在最初的时候意译为“思维修”,我个人觉得,思维修这三个字,其实译得非常准确。思维有定准、有定法,心智上面已经有了“决定见”,不再随便动摇,那么修禅定时,才可能有相应的、真正的定境。如果思维都还处在东奔西跑的状态,今天这个方法,明天那个大师,后天又某本经论……像这样没有一个真正的“确定信”,修定之时,必然也不可能有效果,因为潜在之中,有“疑根”。疑根,会在修定之时扰乱自己。比如,会担心这个方法是不是足够圆满?那个方**不会有什么偏差?这个上师曾如此如此讲过,那个大师又曾如彼如彼说过……这潜在的疑根一升起,修定就是空话!除了打妄想之外,思维本身就没有定下来,哪里会有什么禅定?所以,先对“思维”下功夫,思维有定准了,不疑了,修定也就不是难事了。这段话,大家要好好品味。其实真正说到底,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盗心”,我们总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结果,就会在面对种种修行方法、面对种种大师理论之时,取舍难定,从而产生“疑根”——说到底,就是自己有偷心,有盗心,总想着利用**的方法谋取尽量大的利益,所以才会生疑。疑,真正的根,就是一个盗字嘛!佛家戒律中的“不偷盗”,其实就是要我们去除自己的偷心,只要这个偷心的根子没有去掉,修任何方法,都是白搭!白搭还好,更可怕的,是可能为达某种目的,以坚固的执念,修成一些邪道上的东西!或者,是在坚固执念的作用之下,把自己“修”成一个神经病人。所以,“无盗心”这个本,千万要贴在自己脑门正中,时时警觉。 以上讨论的,是空间上的,点状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定境”,就是“定”。这句话大家要记住,因为可以与下面时间上的、线性的“观”,相互比较。 第二种,观时间线上的因缘。以佛家的“因缘观”为例。“因缘观”,要求我们对一段时间,比如对最近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十余年……自己面对的事情的种种机缘、种种现象进行分析、捉摸、推理,体会中间包含的前因后果。“因缘观”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观察事物发起之时的“因”,一个是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缘”,两个要点结合起来,看看在时间线上不断出现的“缘”究竟会对这个“因”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反复不断训练,我们就能逐步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跟“历缘对境观”不同,“历缘对境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因缘观”,是时间上的,是“线”状的。如果我们善于进行“因缘观”,慢慢我们就会发现,“天道”的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因果”。因果,就是体现在时间线上的,前后事情相互之间的关系。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红楼梦》所写的内容,前后也就只是十来年的时间,整个荣宁二府,就由盛转衰了。其中的因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凤姐给了刘姥姥一些好处,就直接影响到后来她的女儿“巧姐”的境遇——在被人贩子卖了之后,刘姥姥将其赎了出来。整个《红楼梦》说起来其实只讲了这两字——“因果”。 其实,整部《*符经》,后面要讲到的很多东西,都跳不出“因果”这两个字。随便举点例子,比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生于国,时动必溃”“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等等,都包含着“因果”。因果,就是天道的核心。这个“因果律”,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观”,把它形成“定见”,固定在我们心里面。 以我们大家为例,现在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共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是因为什么机缘到这里来的?这个机缘肯定不尽相同,但“因”,肯定是一样——大家都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爱好,有兴趣,所以才会到这里来。这个“心因”肯定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光有因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缘,大家才可能坐到“这里”来。否则,虽然同样是这个“因”,但大家可能就会坐在另外什么什么地方学习去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因”拿掉呢?如果你从来就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兴趣,而是对另外的什么有兴趣,比如,对核物理有兴趣,对摇滚乐有兴趣,对“行为艺术”有兴趣……那么,相应的“缘”展开,你这几年的生命经历恐怕就是另外的样子了。谷种只能长成稻子,麦种只能长成麦子。但长出来的稻子、麦子会是什么样?决定于这个种子成长过程中种种的缘,比如,雨水的多少,土地的肥瘠等。所以,因,会决定长成什么样的果;而缘,会决定果的大小、外观。我们的“心因”也一样,所以,佛教经常讲“菩萨畏因”,其实就是畏这个“心因”,畏“最初”起心动念时的“念头”,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念头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站在“心因”的角度来看,对国学有兴趣与对编程有兴趣、对摇滚有兴趣等等,完全没有本质区别。都仅仅只是人的一个念头而已。所以,万法平等,所有的“法”,都仅仅只是些念头的堆积。学佛学道学国学,比之于学物理学编程学艺术学经济管理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是完全“平等”的,都只是念头在时间线上的延续而已。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崇高”、更“伟大”。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佛学道学国学的朋友,学着学着,就冒出些莫名其妙的“使命感”来了。这种心态好不好我们不必讨论,但我们说过,我们要注意警惕、反省自己的“心态”,至少来说,出现“使命感”这种心态,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去把它找出来的。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使命感”但一遇到有使命感的其他人,往往就会被“感召”。为什么会被感召?心因是什么?根柢下面有些什么?自己最好也还是要“自觉”一下。 我们人生的命运,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时间线上“连续”而成的结果。我们的念头,总是处在分辨与取舍当中。这种时间线上持续的分辨取舍,就会构成我们的“命运”。比如,你选择了学这个,不学那个;干这个工作,不干那个工作;或者你选择了与这个人交朋友与那个人断绝关系等等……这些所有的“选择”集中到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我们的命运。所以,命运,也就是念头、特别是念头进行“选择”之后的结果的总合。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有了观照,自然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觉悟——如果说观察自己的“命运”,算是“因缘观”中的一个方面的话,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因缘观”观察自己的“念头”,其实也就是“观心”——与上面的“历缘对境观”,没有本质的区别。“因缘观”最终还是会回到“观心”上面来。 上文其实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我们进行种种选择,而选择之时的标准,往往是**或者观念。简言之,我们面对一大桌菜,吃这个不吃那个,有**在其中起作用;而我们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立身处世的方式,则有观念、观点在背后起作用。如果我们拿掉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掉潜在的贪执,则我们进行选择与判断之时,其可选幅度会骤然呈几何级数上涨。所以,道家讲的“弃圣绝智”、“能婴儿乎”,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存范围变窄、让我们的眼界变小,反而会使我们“眼界大开”,从而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中,去看待与处理自己身边的事项。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对事物变迁的“因”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这,就是传统之中所谓的“开智”,智慧已经打开了。 不过,还是回到自身,不管因怎么怎么样、缘怎么怎么样,我们自己终归仍然还是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可能被画上画,可能被拿来做包装盒,可能被写上字,可能被印成书……但终归,纸还是纸,不是画,不是盒,不是字,不是书……那么,什么是最“原初”的自己呢?一问这个问题,就会回到《通书》的“诚而已”上来。我们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各人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等,常常对这个交道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像上面所说这样,两张白纸见面,那就是真正的坦诚相见。或许,这两张纸,一张是包装盒另一张是人民币,但只要去除外在的这些形象,他们又那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自己被自己后天经历了种种因缘之后的这些社会角色给“蒙”住了,那么我们也就把自己给“搞丢”了。说不定到头来,会搞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去掉种种的外来沾染,去掉种种来自于时间与事件对人的改变,最原初的自己是什么?道家讲的修养路子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了之后剩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因缘观”,将其看清楚。 两张白纸见面,两人皆无花招,皆无装饰,就只好大眼瞪小眼,相对两无言。但是,虽然无言,却是真正的坦诚相见,两人所见的,也都是对方的“本体”“**”。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聚会或者人群较为集中的单位场合,人们往往要将自己外在的那些装饰,有意无意进行大力的表现。比如,甲有相貌,乙有才气,丙有钱币,丁有权力……若其中有人啥装饰也没有,就是一张彻底的白纸,时间一长,其他那些人反而会对白纸产生怀疑:这个人如此低调,该不会有啥特别的名堂吧?作如此想法,当然是这些人潜在之中的习气使然。禅宗有一首诗正是描述这种情况的: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 如常恰似秋风起,无意凉人人自凉。 不再过多啰嗦了,总之,“心因”,是“因缘观”的起点,是一个人在时间线上成长、发展、变化的“种子”,清楚明白自己的“心因”,就将“因缘观”转到“观心”上面来了。 以上讨论的,是时间上的,线性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智慧”,就是“慧”。前面讲历缘对境观的时候,在最末处说到过,观境,返回内心就是“定”。通过上面讨论大家应该明了,因缘观,对应的是“慧”。定也罢,慧也罢,都是“观”返回内心之后的产物,所以,返观内视,回到我们自己的“心”而专注于“观心”,是种种学修真正的核心。 第三种,观心。直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符经》本身是非常重视“观心”的,所以后文专门提出“人心,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等等……上面已经说过,“历缘对境观”与“因缘观”,严格说来算是“观心”的两个方面。在本文之初,以及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中,我们一直不断在重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关注自己的心态”,这里的“关注”二字,依然就是“观心”。关于“观心”的问题,佛家讲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佛家的《心经》讲得就非常深。我们在上面其实也已经作了一些探讨,后文也还有很多地方会涉及到“观心”,这个地方就暂时先不再多说。 说到底,我们要“观天之道”,肯定离不开上面所举这三个方面的。说起来,这三个方面的“观”,已经包含了“戒定慧”三者。历缘对境观,算是定;因缘观,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白人生的过程,算是慧;观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觉悟,要警惕,要有克制,也就包含了“戒”。 前面讨论了“观”的方法,那么对于“所观”的对象呢?所观的对象,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外观境、观缘;一个是向内,观内心、观念头。前面已经说过,归根到底,观外境观外缘,最终也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不过,站在更深的层面来说,如前所述,外境外缘与内心,其实是一体的,严格意义上讲,是根本没有必要去区别其到底是内还是外的。境、缘、心,分成三个字而实质是一个东西,所以三个字都是“假名”。仍然借用这三个假名来表达的话,我们不妨可以总结说:境、缘、心三者,一处通必三者俱通,一处不通,三者就都不可能通。总之,某种意义上说,起心动念去“观”,本身就是无事生非,将本来浑然一体的“一”,给活活“观”成了“三”。既如此,那么,毕竟所观对象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已经彻底确信能观与所观,实在就是“一个东西”,我们修道或者说悟道,就可以说真正“上路”了。好啦,就此打住,不再多说废话了。 道家的“观” 到此为止,我们前面的内容,是立足于佛家的说法在讨论“观”字的意蕴。讨论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学修过程中的“本”,以及应该注意的学修要点,分解在了所讨论的内容之中。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道家内部,对这个“观”字的实践。由于内容依然广泛而驳
1,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2,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宪法(国家根本**)。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为,如同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样,都是侵犯了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 因为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兵役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扩展资料: 宗教在我国社会**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那种认为随着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55页)因为,在社会**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政策
本篇文章转载于 符咒网 友情提示:本文章中的所有符咒书籍均可在 符咒网 中下载到 一道完整的符,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 画符,画的那个字符,就代表一个神将,但是你光有这个符号,调动不了神将,画出来的符也是没有效果的。 现在网上是不是什么六壬符,天师符,茅山符一抓一大把。那些你上淘宝,电子图书,怎么画的都有告诉你。但是普通人画了是没用的。 因为你光知道那个字符,知道咒语,知道步骤,但是你没有法,没有道职,你调动不了神将到坛前,那你画再多符也就是一张纸。画符之前,需要净身,净口,驱除秽气,然后端坐于静室之内。静心,然后念咒调动神将,画符。 想学画符前提是对**要恭敬。最好供奉佛堂啥的。画好了对自己好,不好也没有危害。但是还是找个师父好,万一有事了,还是罩着。但是不要干坏事。再来教普通人如何去辨别一道符的真伪。 一道符,它不是说学习短短几个月就能够画的。 一道符,看的是力度以及笔锋。还有流畅度。 什么叫流畅度。 因为画符的时候,修行的人,体内会秉着一股气,由丹田运输到手上,再到笔尖。 用一句话比喻那就是:行云如流水。 一道符画下来,说不定里面会有一些小瑕疵(真正修行,刚开始画符的都会发生这种事情,因为控制不好符面的空间,或者是笔墨没有掌控好),但整体看下来会很舒服。 假的符,你看起来就是歪歪扭扭的,和小学生画画一样,就像拿水笔画的一样==、那就问都不用问,直接打假货处理。 很多符都包含了咒语以及解释。包括制煞、小儿青惊、治病、防身、收白虎、治目疾、治百事、杨公符、雪山符、安土煞符、制八座、治*症状、和合符、镇百关符等,本人家传符咒之术,幼时偶然习得。符咒之术本为借神力之契约,因用术太勤,已得天谴。回顾匆匆半生,让后来人借鉴,术者勿以私心用术。耳鸣法.嚏喷法.心惊法;二十六关煞;男女值年星辰属命.九星图像;护身符.镇宅平安符;小儿夜啼符.(收惊)青惊符。猪牛瘟舒;镇宅驱把灵许净水符 ;保胎灵符.各月生人镇煞医符. 没师承,没授职,没接引,确实容易想楼上某位说的消耗自己元神,容易招来灵体,而且没有修为,请神容易糟难,说白了得有德行或师承(也就是后台)。感兴趣可以看看资料,但不建议学了,非师承拜师就不作公开了,独自修行容易走弯路,好好生活吧。 真正符咒也好,无论是道教符咒还是法教符咒,首先要是门下弟子,经过师传,才可以画的,画了之后也才会灵。但是往往流传着一种小法符,是任何人都可以画的,因为人人都有法力,这种小法符的限制性其实不大。汉字具有特殊的力量,你写个雷、紫薇讳在纸上,都可以辟邪了。这些本身就是先天的灵文,任何人写都会起作用,只是威力大小的不同罢了 书符需要传承,当然普通人教着画也没事,不要拿来用。书符需要传承之力,师力,自力。一些法符普通人也可以画。比如普庵符,祖师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当然普庵符不能做恶。既然不好拜师,觉得骗子太多,可以让和你有缘的*师梦中传法给你。 友情提示:本文章中的所有符咒书籍均可在 符咒网 中下载到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也最传统的护身符莫过于庙里或者吉祥物店请的符咒或挂饰,如平安符、招财符、姻缘符或个人的生肖护身符等,为让这些护身符发挥辟邪护身保平安的功效,都应当以开光为佳。建议请护身符时最好到附近较为正规的寺庙或者信誉较好的吉祥物店请,能得到较好的开光保证。 一、适合的护身符购买或是直接用寺院的(建议购买,自己买的才喜欢,不论是样子还是材质)。 二、到寺院去请大师加持(开光)(一定要记得带些结缘钱,用来烧香拜佛的或是香油钱,拜佛时一定要心诚)。 三、可以把开过光的护身符带回家供奉。 护身符是用来保佑人免除灾难的器物,是要好好供奉或是直接带在身上的,不可随便放在某处,护身符加持了多种用力,什么大慈大悲力、大智慧力等,这些力保佑佩戴的人平平安安。 本命年护身符转年放到哪 可以随身携带,或是放卧室镇宅。本命年犯太岁,犯太岁诸多不顺,可请本命太岁护身符化解,消灾免祸。太岁符分*阳,男士请*符、女士请阳符,勿请错了符咒。太岁符之外,也可请*阳太岁符双色化太岁锦囊化解犯太岁(男士请**锦囊,女士请红色锦囊)。 犯太岁宜早化解,化解不利会连续衰三年的。可就近去太岁庙请符。 护身符的用途极为广泛,简言之,认为可消除一切灾难和恶运。尤其是年、月、日、时辰中原本注定的灾厄。根据文献显示,为特殊目的需要佩带护身符时,要在护身符的第一圆圈内和第七圆圈内写上有关愿望,如“消除某某人因某某造成的灾害”。 凡开光的护身符都注重第一次的佩戴使用时间。取早上七点之九点间的精华,此时辰为一天中最有利的一个阶段,又俗为龙抬头的时辰,属狗的可提前或延迟一小时,因辰戌相冲。佩戴护身符时要怀虔诚的态度,沐面洗手,同时心里默念需要祈求的愿望。 所谓以身挡灾,为主人化解不利之事矣,这是护身符最难能可贵的一面。因此护身符随身携带最好,可挂在胸前,不方便继续佩戴在身上,可将护身符放在随身包包里,或放在枕头下面、挂在床头,放在衣柜最下面等也可用红色布包起,丢在十字路口地段,使煞气分散或放在附近寺庙的香烛回收处。是不会影响到它的效果。
恩
一、笔法的特点: 1、点画。用笔灵活多变,方圆兼施,融中锋、侧锋、露锋、藏锋等于一体。 2、钩画。此碑钩法具六朝法度,形状多变,质朴饱满,要避免轻佻。 3、折画。有方折和圆折两种,提按过渡、转锋换笔,须自然连贯。 4、点画。有斜点、圆点、竖点、垂点、挑点和各种组合点。书写时,充分表现各种点法的笔势。斜点如高峰坠石;圆点凝重圆满;竖点多弯头取势,别具姿态;垂点有如水滴,活泼灵动;挑点气势连贯,极富行书意趣。 5、横画。横画分为长、短两种。长横,逆入、涩行、紧收,中段上鼓,形成弧状,有弹性;短横,切笔入纸,铺毫运行,轻收,线条凝练。 6、竖画。竖有长短、曲直、垂悬各式,皆需挺拔劲健,力运末端。 7、提画。提画是挑点的延长,要控制力度,不可软弱。 8、撇画。长撇,起笔不宜过重,行笔稍按,力送撇尾;短撇,重顿起笔,棱角分明,短促有力。 9、捺画。古意十足,尽显汉隶遗韵,由轻至重,一波三折。 二、书法结构特点: 1、褚遂良在书法结构上面的最大特点是扁方,为后世书风的演变埋下了伏笔。变长为扁,宽绰疏朗。 2、结构特点:虽然其楷书笔法和结构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并不程式僵化,其结构的端正、灵动、宽绰、遒美。 3、在楷书的发展过程中,唐楷的“法度”,是后世无法企及的,但有一个别例,那就是褚遂良。妍媚为主,体态多变。 4、从用笔和结构两方面都有表现,所谓用笔生结构,用笔的提按、转折换锋等方面的灵活多变,导致结构的婀娜多姿。 5、以行入楷,呼应连贯。行书笔法的渗入,加强了点画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连带、遥接、顿挫,使孤立的点画互有往来,生机盎然。 扩展资料: 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成就: 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 参考资料:褚遂良(唐朝**家)_百度百科
《孙子兵法》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强调**的高智商。但是,“上智者”往往外表“气宇轩昂”、“满面灵相”。做为**,则多忌讳这一点。 唐代杜牧明确指出:“必取内明外愚,形劣心壮,骄捷劲勇,闲于鄙事,能忍饥寒,垢耻者为之”;“厚貌深情,险于山川,非圣人莫能知。”这是说应当招募和使用“大智若愚”和“大勇若怯”的**。春秋的田豹是驼背斜眼的残废人;要离是“身形猥琐”、“细小无力,迎风则僵,负风则伏”的文弱书生;宋代法崧是不遵佛规,嗜酒如命,沉默寡言的和尚;明代康茂才的看门老头,更是一个“形若槁木”的糟老头子。但是他们个个都是绵中藏针,真人不露相的上智**。 “外愚”、“形劣”、“厚貌”之人,不易引人注目,还常常遭人漠视而不屑一顾;而“内明”、“心壮”、“骄捷”、“劲勇”、“忍饥”、“耐寒”、“垢耻”和“闲于鄙事”,都是一名**应具有的内在素质和必备条件。
朱.砂做的符肯定是阳.符,朱砂可以趋吉.避凶,化解.晦气
一是*符、*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符"的释义是:"符,信也......分而相合。"《孙子兵法·九地篇》已指出"夷关折符",曹操与杜牧分别注道:"谋定,则闭关以绝其符信,勿通其使","夷关折符者,不令国人出入。盖恐敌人有间使潜来,或藏形隐迹,由危历险,或窃符盗信,假托姓名,而来窥我也。"*符是刻画有特殊符号或制成不规则牙状边缘的信物凭证,其作用为传递情报,调兵遣将。《六韬·*符第二十四》有专章论述古代*符的密码:"主与将有*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这种由主将事先暗自规定尺寸长短的*符,其所代表的"言语"就是一种情报密码。*符有铜制、玉制、木制、竹制等。*符也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的特殊***。《墨子·号令第七十》中说:"有分守者,大将必与为信符。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符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一般铜符是为传递情报调动**之用;木、竹符为特使"出入征险"通行之用。譬如战国信陵君派女**如姬窃取魏王铜符,然后"矫魏王令代晋鄙",夺兵权而救赵国。楚怀王发给鄂君竹符,遣其巡历长江沿岸。 *书是比*符更进一步的情报传递密码。《六韬·*书第二十五》也有专章论述:"武王问太公曰:其事烦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太公曰:诸有*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遣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书。敌总圣智,莫之能识。"所谓"一合而再离",即将一份完整的情报截成三份,分写在三枚竹简上;所谓"三发而一知",即派三个人分别持此三枚竹简,分别出发,到达目的地后,再将三枚竹简合而为一,便能读通其意义了。这样,送情报的人互不得知传送情报的内容,即使有一人或二人被敌方捕获,也不会泄密。 二是暗号。以暗号互通信息或传递情报,古已有之。记之较详的是明代无名氏兵书《草庐经略·军号》:"军营有夜号也,恃以防*也。或以物,或以字暮夜往来逻军,必低声询问,不知号者,必*细也。号须记载,以便稽查,毋得重复,亦勿有心,恐有心则为人所觉,而重复则雷同,尤使敌易测也。营外巡视,伏路之军,亦别有号,盘诘外*,使无所容。先发外号,遣之使出,始发内号,勿令预闻,恐敌擒获因而泄露也。" "路符"也是一种秘密暗号。譬如在某人必经途中,在泥土上画一个大圆圈,表示前面有人接头;画一条蛇,表示执行任务时有人协助;画五个并排三角形,表示将进行刺杀行动。 "体态语"有多种多样,有手势语、身势语、情态语等。譬如遇有紧急情况,则举扇过头,轻摇三下,表示招人参加战事;又如把右手拇指握在其余四指之外,放在头上,则表示"处境危险,紧急求助"的含意。 此外,还有一种以物品读音的谐声来作为一种情报暗号。譬如北宋种世衡派**法崧前往西夏进行反间,"遣法崧以枣及画龟为书置蜡丸中,遗旺荣,喻以'早'、'归'之意"。"枣"谐"早"音,"龟"谐"归"音。这一类传递情报的暗号需事先约定,但它与*符一样,所容纳的信息量很小,因此所传递的情报内容也就很有限了。 三是字验。宋仁宗时诏令天章阁待制曾公亮编撰的《武经总要》卷十五曾详细记载了这一情报通讯方法。所谓"字验",即将各种情报用四十字的一首诗中的一些字来表示。具体要求是:所选的诗不得有重复之字,诗中的每一个字依次表示某一情报。如需报告某一情报,便在诗中规定的某一个字下加上一个符号即可。对方收到后,只需查对密码本即可译出情报内容。譬如《武经总要》记载道:先将军中联络的有关情报编为四十项,即:请弓、请箭、请刀、请甲、请*旗、请锅幕、请马、请衣赐、请粮料、请草料、请牛车、请船、请攻城守具、请添兵、请移营、请进军、请退军、请固守、未见贼、见贼讫、贼多、贼少、贼相敌、贼添兵、贼移营、贼进兵、贼退军、贼固守、围得贼城、解围城、被贼围、贼围解、战不胜、战大胜、战大捷、将土投降、将士叛、士卒病、都将病、战小胜。 如果出现了四十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的情况,则书写一首五言律诗(五字一句,共八句,正好四十个字),按四十项的次序,用一个记号写在五言律诗的第几个字下即可。譬如出现了"被贼围"的情况,按四十项的次序是第三十一项,于是随意写一首五言律诗,譬如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然后在这首诗的第三十一个字"又送王孙去"的"又"字下加个记号,即表示"被贼围"的情报。 四是反切密码。这是明代名将戚继光所发明创制。它是用古代反切的注音方法来编制密码。反切注音方法为: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音。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及声调,切出所需注释字的字音。譬如要注"谍"这个字音,则用"得斜"两个字来注音,即取"得"字的声母"d";取"斜"字的韵母"ie"及"斜"宇的声调,拼切成dié音,就是"谍"的字音。 反切密码法利用反切的原理编了两首歌: 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用这首歌的前十五个字作为不同声母的代表字。即柳字代表"1";边字代表"b",以下依次类推(注意:古字的读音有些与现代汉语读音不同)。 另一首歌是: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用这首歌的三十六个字作为不同韵母的代表字(注意:其中的金与宾、梅与杯、遮与奇的韵母相同,实际上只有三十三个不同韵母的代表字)。 然后将十五个声母代表字和三十六个韵母代表字按次编上号码,再将当时字音的八个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这就形成了传递情报的反切密码,可以用此注出任何字的读音。戚继光由此还编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来作为教材,进行专门训练。 五是明码加密。清末时,电报技术输入中国。1871年由上海大北水线电报公司,选用了六千八百九十七个汉字,代以四码数字,编成中国最早的电报明码本。但是为了保密,又设计了将明码本加密的方法,形成了较复杂的密码。这一密码被清末军事及商业情报机构使用,传递发送了众多方面的**情报。 明码加密的具体方法是:譬如"布"这个字的电报电码为1530,加密和减密的钥匙均为9853。先用明码的四个数字分别与加密钥匙的四个数字相加:1加9为"10",凡"10"都作"0";5加8为"13",须隐去"10",只作"3";3加5为"8";0(看作"10")加3为"13",须隐去"10",只作3。那么"布"的明码1530就成了密码0383。接收到这四个密码后,再以此减去解密钥匙的四个数字,即:0(看作"10")减9为"1";3(看作前已隐去的"10"再加上3为13)减8为"5";8减5为"3";3减3为"0",解密后的数字为1530,又回到明码上去了。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到底是*符还是阳符?”
下一篇
硫磺能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