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四级缓存作用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四级缓存有用么(三级缓存重要吗)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部分情况下,4750HQ都和同频的4770K基本不相上下,128MB eDRAM缓存似乎没啥用处,唯一例外的是WinRAR 4.2,4770K更大容量的**缓存占了便宜。
当然了,带缓存的核显在图形测试中很猛,但主要是相对执行单元少一半的GT2而言,缓存究竟有多大用还没有非常精确的数据(毕竟无法屏蔽它来对比测试),而在需要CPU计算的应用里,eDRAM缓存充当的四级缓存角色还没有什么发挥。这毕竟是个新鲜事物,需要开发者来适应,尤其是加速计算方面。
现在在PC平台还没出4级缓存,即使出了意义也不大,3级缓存速度基本和内存速度差不多了,4级缓存肯定还没内存速度快,何必,L1和L2重要性要高些
未来也许会有,但是现在没有.....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缓存只是内存中少部分数据的复制品,所以CPU到缓存中寻找数据时,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没有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去),这时CPU还是会到内存中去找数据,这样系统的速度就慢下来了,不过CPU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内存中去取。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访问得最频繁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刚才还不频繁的数据,此时已经需要被频繁的访问,刚才还是最频繁的数据,又不频繁了,所以说缓存中的数据要经常按照一定的算法来更换,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被访问最频繁的。
许多人认为,“缓存”是内存的一部分
许多技术文章都是这样教授的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缓存在什么地方,缓存是做什么用的
其实,缓存是CPU的一部分,它存在于CPU中
CPU存取数据的速度非常的快,一秒钟能够存取、处理十亿条指令和数据(术语:CPU主频1G),而内存就慢很多,快的内存能够达到几十兆就不错了,可见两者的速度差异是多么的大
缓存是为了解决CPU速度和内存速度的速度差异问题
内存中被CPU访问最频繁的数据和指令被复制入CPU中的缓存,这样CPU就可以不经常到象“蜗牛”一样慢的内存中去取数据了,CPU只要到缓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缓存的速度要比内存快很多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1.因为缓存只是内存中少部分数据的复制品,所以CPU到缓存中寻找数据时,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没有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去),这时CPU还是会到内存中去找数据,这样系统的速度就慢下来了,不过CPU会把这些数据复制到缓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内存中去取。
2.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被访问得最频繁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刚才还不频繁的数据,此时已经需要被频繁的访问,刚才还是最频繁的数据,现在又不频繁了,所以说缓存中的数据要经常按照一定的算法来更换,这样才能保证缓存中的数据是被访问最频繁的
3.关于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为了分清这两个概念,我们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对的,RAM是掉电以后,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种,ROM在掉电以后信息也不会消失那一种
RAM又分两种,
一种是静态RAM,SRAM;一种是动态RAM,DRAM。前者的存储速度要比后者快得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内存一般都是动态RAM。
有的菜鸟就说了,为了增加系统的速度,把缓存扩大不就行了吗,扩大的越大,缓存的数据越多,系统不就越快了吗
缓存通常都是静态RAM,速度是非常的快,
但是静态RAM集成度低(存储相同的数据,静态RAM的体积是动态RAM的6倍),
价格高(同容量的静态RAM是动态RAM的四倍),
由此可见,扩大静态RAM作为缓存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
但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速度,我们必须要扩大缓存,
这样就有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不扩大原来的静态RAM缓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动态RAM做为缓存,
这些高速动态RAM速度要比常规动态RAM快,但比原来的静态RAM缓存慢,
我们把原来的静态ram缓存叫一级缓存,而把后来增加的动态RAM叫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中的内容都是内存中访问频率高的数据的复制品(映射),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减少高速CPU对慢速内存的访问。
通常CPU找数据或指令的顺序是:先到一级缓存中找,找不到再到二级缓存中找,如果还找不到就只有到内存中找了
CPU一级、二级、**缓存+外部RAM存储器总共是四级存储
CPU缓存:用于减少处理器访问内存所需平均时间的部件
CPU的缓存是调用数据的一个渠道。以前没有缓存的CPU都是从内存调用数据,但是由于CPU运算速度与内存速度大大不一致(CPU比内存快很多),导致CPU必须减速等待内存,整体速度减慢。而当CPU集成了缓存以后(其实一开始是集成在主板上的,后来由于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缓存就整合到CPU中了),缓存就成了调和CPU和内存的速度差别,CPU在集成了缓存以后,可以存储许多指令方便CPU随时调用,速度大大加快了。而1--3级缓存,以AMD的CPU为例(K10架构),一级缓存一般都是256K,二级缓存是2M,**缓存是6M,为什么大小存在差别呢?因为一级缓存成本太高,导致无法生产太大的一级缓存(Intel的CPU的一级缓存更小),只能生产二级缓存来弥补,继而后面又产生了**缓存。CPU在调用指令的时候是一级缓存——二级缓存——**缓存(如果有的话,一般只存在于高端CPU中)——内存。通俗的说缓存就像一个仓库,备用一些常用指令方便调用。 CPU缓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查看:
上一篇
狗狗突然脚痛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怎样判断狗狗的听力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