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怎么做药丸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是)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

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

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药粉,配备1200~1500g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炼蜜的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炼蜜时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炼好了。(如果蜂蜜炼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药丸,当然,太过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炼蜜分为三种,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即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中蜜”是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将嫩蜜继续加热至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纤维的药材制丸;“老蜜”是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约能出炼蜜800g左右,1000g中药粉,大约须用炼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调药与和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搅拌,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当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药丸不易成形)。如果开始时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像和面一样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和丸:为避免药团粘手或粘器具,搓条与和丸时可用少量**、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进行,这样不仅不易沾粘,还能使丸药圆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即可,余皆准此。
6、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外形圆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润,无可见纤维或其它异色点,待药丸发汗(3天),外表变硬,然后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凉干燥处。

中药的制作方法

中药制药工艺:   *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酌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实际*制经验,*制法大致可分为五类。  1.修制:  (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药物清洁纯净。如拣去**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苇叶背西的绒毛,刮去厚朴、肉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  (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浴出,并便于进行其他*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厚朴宜切圆盘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2.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这里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2)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称为漂。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3)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未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等。  3.火制:  (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还有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的,可减少药物的**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等。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  (2)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制方法称为炙。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制黄芪、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蜜炙百部、款冬花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疏肝止痛之效;盐炙杜仲可增强补肾功能;酒炙常山可减轻催吐作用等。  (3)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火煅烧,以煅至红透为度,如紫石英、海蛤壳等。间接煅是置药物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制血余炭、陈棕炭等。  (4)煨: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煨肉豆寇等。  4. 水火共制 :  (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醋煮芫花可减低毒性,酒煮黄芩可增强清肺热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有些药物经反复蒸、晒,才能获得适合医疗需要的作用。如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泻下力而能补肝肾、益精血。  (3)淬:是将药物燃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极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4)潬: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于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潬杏仁、桃仁以去皮;潬马齿苑、天门冬以便于晒干贮存。  5.其他制法:  常用的有发芽、发酵、制霜及部分法制法等。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或使药物更趋效高质纯。如稻、麦的发芽;发酵法制取神曲、淡豆豉;巴豆的去油取霜,西瓜的加工制霜;法制半夏等。

怎样把中草药做成药丸

1.干燥、粉碎: 药店买药的时候让老板打成100目的粉,或者自备打粉机打成粉末。过100目筛
2.熬蜜,拌药粉。
冷锅下蜜,纹火加热,加加热边不停用铲翻抄,不使粘锅,初入锅,蜜厚,蜜热后变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发黄,起泡。然后把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点,以防过分粘稠作防粘准备用粉。)下药粉后,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这时温度较高。以防烫伤。就像做包子一样,不停翻炒挤压。成面团后,可试着用手去挤面团,挤匀不准,如果觉得手特别粘,就用备用的药粉撒上一点,继续挤压摔打。直到不粘手为止。
3.趁热,做蜜丸。
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一小段一小段的用手或用刀截下来,用手搓圆。就像做小汤圆一样。如果蜜的量少的话,温度凉下来后,很快就会变硬,难搓。蜜的量多的话,就不会变硬。凉了也不变硬。我就是做了两次,第一次就是蜜的量少了些,又没有趁热及时搓圆,故做的不是很圆滑。但这样也有一些好处就是蜜丸之间很少有粘在一起的现象;第二次做的时候,蜜多了些,结果**了也有点软。而且蜜丸之间会有粘在一起的现象。

如何制作药丸

把全部药粉碎,再把蜂蜜调匀,放进粉碎过的药中搅拌好,团成9g的药丸即可.你要是做水蜜丸需要有16孔以上的筛子.

水丸;先准备一个表面光滑器皿.象做元宵用的器皿,将一侧刷一点水.撒一点药粉.转动器皿.使药成小球,然后边喷水边加药.边旋转器皿.一直达到你所需要的丸的大小为止.然后晒干.

蜜丸;把炼制的蜂蜜和药粉按1比1或1,5比1和在一起.最后就像蒸馒头的面.然后搓条.切段.手揉球.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用ps怎么做一个药丸啊

首先用用椭圆选举工具画个圈(m)按住shift键可画正圆,然后选择渐变工具(g)调出白色和黑色的渐变(白色少一点黑色多一点)白色地方为高光,注意选择径向渐变,然后在在圆上拽一下渐变效果只能自己调整,然后在图层那找混合选项,找投影,调整投影位置,最后确定

要把中药制作成药丸,但药粉与蜜混合时,蜂蜜的最适温度应该是多少? 求助

这个不是温度的问题,而是蜜老嫩的问题,而且要看蜜的质地,一般有很多小泡出现就差不多了,再炼的话出来的丸子会硬,我用的老蜂农的散蜜,这两天的天气,微微烧开即可

中药药丸如何制作?

  以八珍丸为例
  *参100g白术100g茯苓100g甘草100g当归100g白芍100g川参100g熟地黄100g
  (一)制法
  1.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炼蜜:称取一定量的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如有杂质可过滤),继续炼制成炼蜜程度,捞去漂浮的泡沫带有光泽即可。
  3.合药: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在搅拌机中机械混合或在其它容器中人工混合)。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如含有胶质,树脂或挥发性成分需待炼蜜稍冷后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
  4.制条,成丸。
  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大量生产可用机械制丸。
  制丸时,先将药团块称重,以便分计量准确,即按每次所需制成丸粒的数目与每丸的总量进行计算,按计算量称取团块再搓条,制成预计数目的丸粒,搓丸条的虚词可依丸粒大小来定,丸条搓好后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圆成球形即可。
  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或麻油(花生油)500g,蜂蜡95g,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
  5.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并注明品名、批号、规格,贮存于*凉干燥处

怎样把中草药做成药丸

1.干燥、粉碎: 药店买药的时候让老板打成100目的粉,或者自备打粉机打成粉末。过100目筛
2.熬蜜,拌药粉。
冷锅下蜜,纹火加热,加加热边不停用铲翻抄,不使粘锅,初入锅,蜜厚,蜜热后变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发黄,起泡。然后把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点,以防过分粘稠作防粘准备用粉。)下药粉后,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这时温度较高。以防烫伤。就像做包子一样,不停翻炒挤压。成面团后,可试着用手去挤面团,挤匀不准,如果觉得手特别粘,就用备用的药粉撒上一点,继续挤压摔打。直到不粘手为止。
3.趁热,做蜜丸。
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一小段一小段的用手或用刀截下来,用手搓圆。就像做小汤圆一样。如果蜜的量少的话,温度凉下来后,很快就会变硬,难搓。蜜的量多的话,就不会变硬。凉了也不变硬。我就是做了两次,第一次就是蜜的量少了些,又没有趁热及时搓圆,故做的不是很圆滑。但这样也有一些好处就是蜜丸之间很少有粘在一起的现象;第二次做的时候,蜜多了些,结果**了也有点软。而且蜜丸之间会有粘在一起的现象。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药的药丸制做方法

标签:宠物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