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怎么指挥合唱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指挥大合唱?(怎样指挥大合唱打拍子 我的祖国)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指挥法图解: 1、2拍(2/2、2/4、2/8),强拍,弱拍 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2、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②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3、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② 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③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扩展资料: 一、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二、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指挥的姿态要求: 1、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2、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3、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4、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5、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6、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7、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8、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指挥手势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当指挥者站定指挥位置后,要首先通视一遍合唱队和乐队的全体,这样做一是对合唱队人员的站位、注意力及其他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二是这相当于是一个动作提示,即“告诉”全体人员作好最后的准备。 4、左手在最高点开始向下打出第一正式拍,乐队即在你左手的指挥下开始演奏。此时你的右手应保持自然垂下贴于身体,同时合唱队应保持队形及静默。 5、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
指挥法图解: 1、2拍(2/2、2/4、2/8),强拍,弱拍 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2、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②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3、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①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② 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③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扩展资料: 一、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二、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指挥的姿态要求: 1、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2、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3、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4、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5、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6、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7、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8、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指挥手势
简单的分为4个声部 男高 男低 女高 女低四个声部采用 重叠站位 即 男高 男低 女高 女低 指挥这样的站位是最简单的 但是切记 一定要把男女分开 高低音分开然后 如果是业余合唱队 指挥时候可简单的按曲目的拍号去指挥 44拍 43拍 42拍 这几种就够了 在起拍的时候要注意 留给队员呼吸时间 即 心理数4321数完开始唱 1那个数字的时间就是大家张嘴吸气的时间 记住这一点 很重要 只可以让合唱活动顺利进行手势的问题 4拍的曲目是用划对号的手势 先向里后向外 3拍的曲目 用划三角的手势 从顶点开始先向左下 再划底边 再向左上 三角形可以划的平一些 不要划的太高就这样 加油
作为合唱的指挥,在自身要求与技术要领等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以下结合我自己的多年指挥经验和《歌唱祖国》这首乐曲的要求给你提供一点参考,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教: 一、指挥的任务与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读谱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二、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三、简单技巧 1)开始。《歌唱祖国》是二拍子型,其起始拍在第二拍,第一拍为预备拍,第一小节为弱起小节。合唱开始时,第一拍应打出空拍(提示拍,合唱队不演唱),即双手应从上往下至最低点,起唱时间应从该最低点上升时开始,此时为第二拍。注意双手上升时要清楚有力,以对合唱队作出明确的提示。 2)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注意在整个乐曲行进中,应始终坚持强拍动作由上往下,弱拍由下往上连贯进行这一紧要原则。 3)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 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歌唱祖国》的结束音延长至三拍半,在指挥演唱该音时,应在前一拍的基础上,左手不向下落反向上,手心侧向右上方,手臂向上抬起,作“托住”手势,指挥合唱的延长音。右手指挥合唱队演唱最后三拍,至最后半拍(空拍)前稍顿后迅速猛力收回(两手同时收回至胸稍上位置),有力结束该曲。 四、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但反对指挥动作单调而机械地重复,缺乏生机与活力。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必须是歌曲本身的情绪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挥者最大的敌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挥者的密友。 4)指挥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个合格指挥的主导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指挥者必须在平时加以苦练,以从技术上给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灵敏的听力和对乐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