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出血版的作用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的作用机制)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觉得你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
在coreldraw中,页面设置尺寸为210*285mm,
然后在作图时每边大出页面3mm 作为出血,这时的尺寸就是216*291mm。
文件——打印预览,可以选择与文件相同,这时打印出来的就是成品210*285mm尺寸内的内容。
如果需要制版的话,页面设置尺寸为216*291mm。
广告设计里面所说的出血(实际为“初削”)指印刷时为保留画面有效内容预留出的方便裁切的部分。 是一个常用的印刷术语,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裁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以避免裁切后的成品露白边或裁到内容。 在制做的时候就分为设计尺寸和成品尺寸,设计尺寸总是比成品尺寸大,大出来的边是要在印刷后裁切掉的,这个要印出来并裁切掉的部分就称为出血或出血位。 扩展资料 出血位的常用制作方法为:实行的出血位的标准尺寸为:3mm。就是沿实际尺寸加大3mm的边。这种‘边’按尺寸内颜色的自然扩大就最为理想。 出血位统一为3MM好处: 1、就是制作出来的稿件,不用设计者亲自去印刷厂告诉他们该如何如何裁切。(当然最准确判断实际形状的,是按稿件中的裁切标记) 2、就是在印刷厂拼版印刷时,最大利用纸张的使用尺寸。 以A4 297X210例举计算出血位的方法.加出血位时不是单纯的加一个边,是四个边都要加。设计尺寸就等于[210+(2*3)]*[297+(2*3)]=216*303,要注意边上切掉3MM后会不会把文字或重要的图片也切了,所以要把那些文字和重要的图片略靠里边6MM,这样就不怕切3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血位
印刷中的出血指的是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栽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不能在啤线(压线)位加,简单的说就是给裁切留下的边界。 一般出血为3mm,主要用于在印后裁切的时候防止图文部分被裁掉。 扩展资料: 出血位的常用制作方法:沿实际尺寸加大3mm的边。这种‘边’按尺寸内颜色的自然扩大就最为理想。 出血位统一为3MM有几个好处, 1.制作出来的稿件不用设计者亲自去印刷厂告诉他们该如何如何裁切。(当然最准确判断实际形状的,是按稿件中的裁切标记)2.就是在印刷厂拼版印刷时,最大利用纸张的使用尺寸。 2.以A4 297X210例举计算出血位的方法.加出血位时不是单纯的加一个边,是四个边都要加 210*297=[210+(2*3)]*[297+(2*3)]=216*303, 要注意边上切掉3MM后会不会把文字或重要的图片也切了,所以要把那些文字和重要的图片略靠里边6MM,这样就不怕切3MM了。
出血也是一种印刷业的术语。纸质印刷品所谓的“出血”是指,超出版心部分印刷。版心是在排版过程中统一确定的文图所在的区域,上下左右都会留白(如word的四方页边距就是留白),但是在纸质印刷品中,有时为了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会把文字或图片(大部分是图片)超出版心范围,覆盖到页面边缘,称为“出血图”。
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栽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以避免裁切后的成品露白边或裁到内容。在制做的时候我们就分为设计尺寸和成品尺寸,设计尺寸总是比成品尺寸大,大出来的边是要在印刷后裁切掉的,这个要印出来并裁切掉的部分就称为印刷出血。出血并不都是3MM,不同产品应分别对待:
一、一般彩咭盒(版面尺寸都不是很大,比如电脑小风扇的包装盒):3MM;
二、一般单坑彩盒(比如:裱A9、B9、C9、O9、K9、K3等),对裱彩盒(比如:250G灰卡裱300G灰卡):3-5MM;
三、双坑彩盒(比如:250G灰卡裱B3+B3):5MM-8MM。
四、咭牌:2-3MM;因为最小双刀位是3-4MM。
要做好"出血"的工艺,必须对印前、中、后工序工艺真正熟悉。
出血是印刷术语,就是在画面外四周增加3mm的安全位,一般也当作画面来排版,因为印刷完之后要经过切割才能得到成品,而双面印刷的时候机器都有些误差的,为了不出现白边所以要加出血,比如大16k的成品是210*285mm,那么排版的时候页面设置是216*291,宽高各加6mm,然后排版的时候要记得四走各有3mm最后要切掉的就行了!
楼下你的答案是误导,做出血不是有神好处,做印刷的不知道出血,那只能说你是业余的!
楼主,您找到了吗?能否发我一份,邮箱601661176@qq***m 非常感谢
刀版一般是对包装和不干胶的扪切而使用的,一般是在设计完成后确定扪切线的位置,包装设计也有出血和对版线。3mm出血 角线裁切线,是对彩页和样本画册之类的而言的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出血问题,针对不同的印刷品加出血,如果是单页就要四面加出血,等等要求,在拼版的时候就要加好角线 裁切线 等印前信息。
输出前检查: 1、检查文字是否转曲线。 2、如导入PSD图最好转成点阵图,以免出现烂图。 3、检查使用颜色是否为CMYK。 4、检查页面设定是否和文件尺寸相符。 5、检查文字转曲线后,是否有空心字、烂字、走位。 6、检查角线是否与成品尺寸相符。 7、检查角线是否为标准拼版标准色。 8、检查出血位,一般不少于3mm。 输出后检查: 1、检查 菲林 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 2、检查 菲林 有无划伤。 3、检查文字有无烂、丢、走位现象。 4、检查图片有无烂图现象。 5、重叠各色片角线,检查对位是否准确。 避免输出陷井: 1、彩**片转为CMYK色彩模式。 2、图片的存储格式少用于JPEG格式。 3、渐变效果最好在Photoshop中制作。 4、不要用白色遮盖作用代替载切。 5、尽量使用常用字体,中英文字不要混用。 6、不轻易使用中文字体的修饰功能。 7、PageMaker排版中尽量少用不常用字体。 8、出血版设置。 9、在深底色的返白色文字,底色尽量用单一颜色。
出血就是所需求范围再做大一点,确保印刷或打印的尺寸。(做一样大冲出来能够会有白边)手动设置指的是什么,不太明白,平常做设计稿的出血都是按尺寸再做大。我从业包装设计行业十几年了。
楼上答复的不错。出血就是在纸张(成品)的四周盘绕一圈,目的是维护成品不被才切掉,由于裁切是有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