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中日官厅设置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与胶济铁路(关于山东问题悬案条约)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1922年12月5日,中日鲁案第二部细目协定签字,定明年一月一日接受胶济铁路,赎路价为日金四千万元。
1922年12月30日鲁案善后督办王正廷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30万元作为接收胶济铁路费用,以铁路收入作抵押。
1923年1月1日北洋**在青岛举行胶济铁路接收仪式。日本将山东铁路及其支线并一切附属财产移交北洋**。胶济铁路事务2月1日起完全归中方管理。同月胶济铁路管理局成立。3月29日《胶济铁路交收之最后协定》在青岛签字。同日青岛交接完毕,日本民政长官秋山雅之介回国。1月1日胶济铁路加入国有铁路旅客联运,先试行于青岛、潍县、周村、博山四站。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这样理解中日关系史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明和表达。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讲,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只看见“五十年对立”而无视“两千年友好”,或只看见“两千年友好”而无视“五十年对立”都是不全面的,都会得出错误,甚至有害的结论。
“两千年友好”使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就是到了近代,两国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充分说明了两国在社会自身发展周期和韵律上的“近似性”。“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仍然有***、鲁迅、郭沫若、***等人为了**及两国友谊的需要,来往于中日之间。“两千年友好”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和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
“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又犯下滔天罪行。两场战争在半个世纪中发生,使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使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突然断裂,使两国人民失去了和平稳定,饱受着战争的煎熬和战争创伤的折磨。两场战争使中国社会**、国家**,使日本的繁荣瞬间变成废墟,国家主权受到限制。“五十年对立”的历史证明,“斗则两伤”,对立必然同输,战争一定同败。
如果说“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的中日关系历史,仅仅证明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文明智慧显然是不全面的。“两千年友好”的关键是什么,“五十年对立”的关键是什么,今人必须认真总结。“两千年友好”的关键在中国。在“两千年友好”历史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并没有利用领先地位向日本扩张,更没有发动战争,而是信守睦邻友好的民族传统,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利。“五十年对立”的关键在日本,在“五十年对立”历史前后,日本发展快于和强于中国,日本在发展领先后有恃无恐,野心膨胀,向外扩张,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害。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的领先地位,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的大国地位,正确的做法是:领先而不称霸,强盛而不扩张;领先不忘睦邻,强盛更要友邦。
二、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正处于关键的敏感时期,处理不当,就会对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从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最为重要。****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把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判断国际事务和国家关系的根本标准。何为大局?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局。和平和发展就是我们的国家利益,就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日关系中的共同利益。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神圣使命。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
进入21世纪后,中日两国都进入重要的历史时期。日本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由于二战原因,日本的**军事国际地位受到限制,现在正积极推动从经济强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大国向经济**大国的转变。中日两个国家都处于向更高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国际角色转变过程中,两国的经济总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中日两国都处于亚洲,又是近邻,又有历史遗留问题,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如果对两国摩擦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势必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成为世界和平发展大局中的消极因素。中日两国应从世界和平发展大局出发,正确对待和处理两国在向重要的国际角色、国际地位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摩擦。
为了使中日关系处理中具有大局意识,至少有两点需要重点加以解决:一是正确认识世界大国应当承担和履行的国际责任。中日都是世界性大国,主观和客观上都在向综合性世界强国迈进,但在成为世界强国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心理准备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大局有深刻认识,对历史问题有深刻反思,愿意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对日本来讲,首先就是对历史上给世界和平发展造成的破坏进行真正反省,对其侵略行径对亚洲各国造成的伤害进行忏悔和道歉,并用其和平发展道路及对世界,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的睦邻富邻实践,取得相关国家和人民的信任,真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设者。对中国来讲,首先要以世界和中日大局为重,正确认识和处理中日关系中的摩擦,不以暂时的关系紧张而牺牲未来,不以局部的不和谐影响两国的全面关系。多作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努力,不作激化矛盾扩大紧张的举动,是中日两国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也是大国形象的基本要求。二是中日两个世界大国在各自向世界强国转变过程中,必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日同属亚洲,又都处于东北亚,在各自向世界强国转变中不可能没有竞争关系,不可能不产生摩擦,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处理这种竞争关系及摩擦。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看,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既有以美国为单一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有以法德为双核心的欧洲国家联盟,还有多核心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日两国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北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亚洲一体化,特别是东北亚一体化过程中,中日应当成为双发动机,共同推动包括东北亚在内的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在21世纪的大局及国家利益很清楚,那就是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是当前中国的重要国家利益,这是因为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什么都谈不上。中日关系是周边环境和周边关系的重要因素。保持国内稳定是当代中国的根本利益,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人民和谐生活的保证,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周边关系摩擦会影响国内稳定,国内人们情绪不稳更会威胁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当今中国的核心利益。“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后列。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前列,发展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远远比对日本更重要。发展问题解决不好,中国就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国,日本与美国、欧盟一起成为中国的前三大贸易国,经济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中日关系直接关系到维护和平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大局和国家利益。在此大局面前,人人必须清醒,处处必须理性,一切爱国情感和行为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和国家利益。有利于大局和国家利益的感情和行为,就是爱国,否则就会走向爱国的反面。
三、要善于从未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中“以史为鉴”是前提,是基础,“面向未来”是目的,是根本。中日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对亚洲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作出贡献。必须以未来目标和未来要求引导过程行为、制约过程行为。对于中国来讲,从未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就显得极端重要。
未来的世界应当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未来的国际秩序应当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应当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努力、作出贡献。用理性和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关系和国家争端,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实践。亚洲,特别是东亚的持续发展,必将在未来国际秩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理应从亚洲开始,东北亚新秩序的建立定将首当其冲。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处理东北亚国家关系和新秩序建立中接受着考验。不以现在代表未来,不以当前牺牲长远,不以情感代替理智,不以对抗牺牲合作,就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学生,应当理解、支持国家和**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方面所作的任何努力,决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作出的过激行为使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和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努力遭受挫折,甚至成为他国误解和攻击的理由。
一体化是亚洲,也是东北亚未来的基本走向,东亚各国在这个问题上存有共识,并且在作着各种努力和实践。中国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亚洲一体化,东北亚一体化符合中国、符合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是东北亚的核心国家,两国关系直接关系到亚洲未来一体化,东北亚未来一体化的建设。中国和日本都是“10+3”的成员,都是未来这一地区自由贸易区主体国家,都是自由贸易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日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一体化的进程。从亚洲未来和东北亚的未来着眼,中国和日本应当彻底解决历史问题,放下包袱,共同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在一体化进程中发展,在一体化进程中强大。区域一体化对中国更为重要,它既可以保证中国和平的周边环境,又可以改变世界不合理的经济**格局;既可以促进中国的发展,又有利于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更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基于此,我国应当妥善看待和处理当前的中日关系,善于用大智慧看待问题,善于用大勇气处理问题。大智大勇的核心就是以地区和平稳定、地区一体化的未来大势巧妙解决中日摩擦和化解各种消极因素。
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些未来核心利益的实现,都依赖于从现在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松懈、怠慢或者被其他因素干扰,都将严重影响或阻碍未来中国核心利益的实现。***曾明确指出,除非发生了大规模的外来入侵,否则我们都应当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现在,实现未来中国的核心利益,恰遇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讲,我们曾经丧失过大的机遇,现在再也不能失去机遇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出现了有利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没有抓住,日本则抓住了,当我们“噩梦”醒来的时候,我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日本则在战争废墟之上,发展成了世界经济强国。21世纪初,世界又出现了有利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来讲,真是千载难逢,只能抓住,不能放弃,也不能受干扰。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未来民族核心利益的关键时期,任何局部的暂时的不和谐因素都要关注和重视,决不能使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未来中国核心的实现。“小不忍则乱大谋”。中日关系虽然复杂,虽然责任在于日方,但处理不好,对中国影响更大。我们要善于从未来中国的核心利益出发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暂时看,问题很大、麻烦很多,但从未来中国核心利益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日关系必须妥善处理,从战略高度,即从历史、大局和未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当是理性选择和最佳方式。
集团总机:(010)63960088 服务热线:(010)961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29号 邮编:100161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21年,简称“北京公交集团”,是以经营地面公共交通客运业务为依托,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类型并存,集客运、汽车修理、旅游、汽车租赁、广告等为一体的国有独资大型公交企业集团。 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公交集团拥有二级企事业单位28个(行政二级),净资产409.66亿元,拥有员工9.23万人,共有常规线路1207条,线路长度28418.37公里,多样化线路达到535条。 此外,运营2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西郊线和亦庄线。2020年全年公共电汽车客运量(含免费)18.26亿人次,日均客运量498.82万人次;全年总行程10.68亿公里,日均总行程291.73万公里;承担着北京地面公交的主体任务,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价值意义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北京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举措。 加快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方便市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为保障城市交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公交-联系我们 百度百科-北京公交
可以坐地铁10号线: 公交线路:地铁10号线,全程约23.5公里 1、从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市朝阳区步行约1000米,到达惠新西街南口站 2、乘坐地铁10号线,经过18站, 到达六里桥站 公交线路:684路 → 地铁2号线 → 地铁4号线大兴线 → 地铁9号线,全程约20.1公里 1、从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市朝阳区步行约40米,到达中日医院站 2、乘坐684路,经过6站, 到达雍和宫桥东站(也可乘坐13路) 3、步行约130米,到达雍和宫站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4站, 到达西直门站 5、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2站, 到达国家图书馆站 6、乘坐地铁9号线,经过6站, 到达六里桥站
故宫,圆明园,欢乐谷,颐和园,后海,南锣鼓巷这些地方都不错。
我们也要考试了 给一份七年级下册的历史期末试卷,(人教版)的。
仅供参考啊!
换乘1次,距离42千米。
1、在西单路口东上车,乘坐22(前门-牡丹园西),坐9站,在北京师范大学下车。
或者在西单路口南上车,乘坐47(北京西站-海淀桥东),坐9站,在北京师范大学下车。
2、在北京师范大学换乘345(德胜门西-昌平北站),坐25站,在昌平北站下车。下车后应该在西面。
古时的东京是一个荒凉的渔村,最早的名称叫千代田。1192年,日本封建主江户在这里建筑城堡,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1603年,德川家康将军在武士混战中获胜,下令在江户设立幕府,成为当时的全国**中心。1868年明治维新,德川幕府被**,在这一年,明治天皇从京都迁到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定为首都。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全称东京都,是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是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东京鸟瞰东京是全球最富的城市,GDP总额超过7848亿美元。
东京位于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东南濒临东京湾,通连太平洋。其行政区划为“都”,下辖23个特别区、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
(1)文字
日本使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3种文字,此外有时也使用罗马字。
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表意文字。后来创造了万叶假名,利用汉字的音训来表现日本的国语。此后又从万叶假名的简化写法产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9世纪前后)。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音节文字,现在各有46个。
在书写日语时,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数用汉字写,动词及形容词的活用变化部分、助动词和助词都用假名写。副词用汉字、假名都可书写。现在平假名已经广泛使用,片假名主要用于表示外来语。
在学校最初教的文字是平假名。但是,现在的孩子入学之前多数已经会读写假名了。
日本文字最初适用于竖写,但也可以横写。竖写的时候自右向左移行,古代竖写居多,为了便于表示数字和引用外国语,横与也逐渐普及了。不过阅读时仍是竖写的方便,所以一般报刊、杂志、书籍大多数是竖写。
(2)汉字
一种象形和指事均为十分发达的表意文字。例如,表示太阳的文字“日”了自太阳的形状,表示树木文字“木”是模仿树木的形态而创造的。又如表示“林”的文字由两个“木”并列而成,表示“森”的文字由3个“木”字重叠而成。汉字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据说汉字总数有5万左右。
这是指“字”数,“词”数则高达数倍以上。在日本官厅、公司及报纸使用的常用汉字规定为1945个(1981年)。但是,人名及地名使用的汉字还有许多,因此认识的汉字必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否则看不懂报刊书籍。
此外,日本自己创造的汉字(称国字)也很多。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有中国式的音读和日本式的训读之分。
(3)日语的特征
日语具有独特的文章结构和固有的文字,与其他语言不太相似。从语系看,认为它与朝鲜语、阿尔泰语属于同一语系的主张较为有力,但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明。
从使用人口之多、语言文化程度之高来说,它与英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一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
现代日语的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文字,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等。
②使用的文字数量多,一般通用汉字约3000个(其中常用汉字1945个),平假名和片假名各46个。
③文章可以竖写,也可以横写。
④音韵结构单纯,音节种类少(标准母音仅ァィゥェォ5个)。音节由母音或由子音和母音构成,常以母音结尾,单独使用的子音仅ン1个。
⑤表示同一事物,往往可用好几个单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代名词种类极多(如表示第一人称的有ゎたし、ぽく、ぉれ;表示第二人称的有ぁなた、きみ、ぉまえ等)。
⑥同音异义的音词很多(如对象、 对照、对称;追求、追究、追及等)。
⑦由于职业、年龄、性别的不同,所使用的词语也相应有明显的不同。
⑧助词(が、を等)、助动词(なぃ、だろぅ等)对句子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⑨主语在谓语之前,谓语在句末,句节的顺序比较自由,主语常常借助谓语的用法而省略。
⑩敬语十分丰富而又复杂。
(4)日语难学吗?
一般认为,学习日语在开始时感到较容易,原因是发音简单、语法规则方面例外较少,句子结构的限制较宽,难点主要在汉字的读写。
根据说话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大人还是小孩日语在表达上也稍有差别。例如表示“我”这个词语,不同的说话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更麻烦的是根据与对方的关系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另外,由于同音异义词过多,外国人有时一下子难以理解。
不过,日本人明白自己说的外语比较差劲,所以即使外国人说错了日语,他们也会努力去理解。
由于日语与其他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日语很难,其实日语的会话并不难,许多外国人在日本生活了1年以后,日常会话都说得很好,这就是一个证明。
据说目前世界各国日语学习者达200~3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日语学习者急遽增加。
(5)日语中的外来语
日语吸收了许多外来语。其中最早最多的是汉语。但是,这部分汉语大多数已经与汉语本来的含义不同,赋以日语的含义,因此难以称作外来语。
①来自英语:
19世纪以来,吸收的英语词汇很多。随着中等教育以上的英语教育的普及,人们十分喜欢使用这些外来语,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数也数不清。
信箱、球、公共汽车、游泳池、自动化、交通高峰时间、电视。
②来自荷兰语:
从17世纪到19世纪,作为欧洲国家,只有荷兰和日本开展贸易,所以许多外来语来自荷兰语。厨师、焦点、软管、水泵、钻床、蛇麻草、啤酒、德意志、轻佻姑娘、两脚规、碱、咖啡、玻璃、橡胶、油漆、马口铁、锰、马达。
③来自爪哇语:
席子、印花布。
④来自葡萄牙语:
葡萄牙人是最早来到日本的欧洲人,所以日语中葡萄牙语的外来语也有很多。
炸虾、阌淳(字典没那两个字)、雨大衣、钮扣、面包、香烟、纸牌、秋干、扣针、十字架、荷兰、希腊、汗衫。
⑤来自朝鲜语:
日语中来自朝鲜语的词语很多,但是现在能够作为外来语跟日语区别开来的已经很少了。
单身汉、徽章。
⑥来自意大利语:
来自意大利语的外来语以音乐用语和烹调用语居多。歌剧、奏鸣曲、细面条、通心粉、终曲。
⑦来自法语:
素描、公升、米、**派、波兰舞曲、女帽、高级时装店、客观、克、怠工、剪影、未婚夫、土拨鼠、资产阶级、牛排、假日、瑞士、炸肉饼。
⑧来自德语:
课堂讨论、主题、漂亮、打短工、病历卡、药布、淋巴、甲酚、煽动、神经衰弱、高压气体筒、流浪者、放大镜、歇斯底里、钠、小夜曲、伤寒、血色蛋白质。
⑨来自马来西亚语:
不合格、铁锤、晰蜴。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与胶济铁路”
下一篇
“风平浪静”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