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明朝封国公排行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明朝开国公爵侯爵)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

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

明朝开国六公爵,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建国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郭兴巩昌侯,王志六安侯,郑遇春荥阳侯,费聚平凉侯,吴良江*侯,吴桢靖海侯。 赵席南雄侯,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于洪武三年随徐达西征定西,死于还师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黄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宁侯,梅思祖汝南侯,陆聚河南侯。 伯爵有11位如下: 1、诚意伯刘基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丁巳卒。二十三予世爵。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赠太师,谥文成。 2、东莞伯何真 洪武二十年七月封,禄一千五百石,世袭。二十一年三月己卯卒。 3、徽先伯桑敬 世杰子。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壬寅封,禄一千七百石,世袭。已,坐蓝*诛,除。 4、忠勤伯汪广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以文臣封,禄三百六十石。七年八月加禄至一千九百石。十二年贬死。 5、天水郡伯赵天麟 癸卯,临江死事。 6、陇西郡伯牛海龙 南昌战殁。 7、**郡伯程国胜 鄱阳湖战殁。 8、太原郡伯王咬住 同前。 9、缙云郡伯胡深 吴元年取闽战殁。洪武元年四月追封。 10、康安郡伯孙虎 落马河战殁。 11、谯郡伯戴德 洪武四年二月卒。追封,世袭指挥佥事。 扩展资料 1、徐达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事统帅。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和朱元璋之间还有一段趣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对于一起打天下的人都抱有很强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见徐达下棋,而且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徐达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问道:“将军为何迟疑不前?” 徐达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起赐给了徐达,那座楼便是后来的胜棋楼。 最终下场:野史记载徐达对烧鹅过敏,朱元璋赏赐烧鹅不得不吃,过敏死。 正史记载徐达为病逝,为开国六公爵之一。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 常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最终下场:方40岁,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开国六公爵之一。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 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后因劝朱元璋少诛戮而受责。 最终下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开国功臣中最受信任的,最终病逝,朱元璋还为此发怒,株连医生。开国六公爵之一 4、沐英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 少孤、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朱姓。 说起沐英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毕竟清朝有个沐王府,一直在与满清鞑虏做斗争。 最终下场:沐英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于太子死后的两个月,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不过我好奇的是,什么打击?沐英在建国后并没有被册封公爵! 5、邓愈 邓愈( 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颜。 幼时聪慧好学,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的黑暗统治。他的父亲是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练总,率领人民,保境安民。后与元军作战,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 不久,友隆病故,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友德足智多谋,身高体壮,武艺高强,每战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为管军总管,赐名愈,时年18岁。 最终下场:年41岁征战途中病逝,被封卫国公,开国六公爵之一。 6、汤和 汤和,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后来曾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 最终下场: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葬于今蚌埠东郊曹山,名汤和墓。同样未曾被封六公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初功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开国六公爵

明朝 最初 封的 6个国公都是谁呀?

明朝 最初 封的 6个国公都是谁呀?

我知道 5个
韩国公 李善长
宋国公 冯胜
开国公 常遇春
李文忠 不知道是什么 国公
徐达
还 少一个 不知道了


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原封鄂国公,死后追封为开平王,其子常茂为郑国公。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平张士诚后封徐达信国公,常遇春鄂国公,李善长宣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功臣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分别是:
进宣国公李善长为韩国公,进信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封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陆仲亨吉安侯,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郭兴巩昌侯,王志六安侯,郑遇春荥阳侯,费聚平凉侯,吴良江*侯,吴桢靖海侯,赵席南雄侯,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于洪武三年随徐达西征定西,死于还师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黄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宁侯,梅思祖汝南侯,陆聚河南侯。

明朝的爵位制度

明朝的爵位制度分六品八级,具体划分方法、俸禄见下。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 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 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 孙辅国将军,从二品; 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 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 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 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各级俸禄: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扩展资料: 明朝爵位制度的特点 1、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 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并且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2、封爵与赐券相结合并日趋制度化 明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笼络功臣,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封爵赐券制度。明太祖将军功封爵与颁赐铁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为明代重要的典制。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这一制度在发展历程中有种种变化 ,但作为一种**需要,它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意义深远。 3、封爵标准由军功赐爵转向武官难封 明朝初期,其开国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并在其法律《大明律》中明确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但到嘉靖时期,由于军功冒滥现象严重和武官地位低下,重文轻武体制建成,逐渐出现了武官难封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勋臣以武职封爵为耻。 4、皇权支配法制,勋爵特权减少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集权高度强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个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集权与**皇权,使皇帝成为了权力的**者。在明朝封爵制度中,宗室勋臣虽享有众多特权,并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与保障。 5、爵位与官职二者的名权日趋分离 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总的可以归纳为:皇权的不断强化与臣僚法律特权的降低;儒家君臣思想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局面的差异;统治者在维护统治上的策略调整;现实给予历史教训等。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完备的封爵制度,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十分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爵制度(明朝) 百度百科—明代皇族封爵制度 百度百科—明朝爵位

明朝封侯名单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朝代,明朝封侯的人基本上都是功臣和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大臣,分为公侯伯子男几等,比如周德兴被封为江夏侯,赵庸被封为南雄侯

明朝朱元璋封的六大国公是谁啊?

初封六公,其中以六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排名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有: 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 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李善长: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崇祯二年(1629年),裔孙李世选持明太祖手书进,为御史劾,免死为民。 李文忠:1370年,封为曹国公。 冯胜:洪武28年, 赐死,爵除。 邓愈 :1380年,子邓镇嗣,改封申国公,坐李善长*死,弟子邓源嗣。 汤和:1370年,封为信国公。 唐胜宗 :坐为胡惟庸案被杀,爵除。 陆仲亨:坐胡惟庸 案被杀,爵除。 周德兴:以罪诛,爵除。 华云龙:子华中坐胡惟庸案被杀,贬死。 顾时:1370年,封为济宁侯。 耿炳文:永乐二年**,爵除。 陈德:洪武28年,陈镛战死,后涉胡惟庸案,爵除。 郭兴:坐胡惟庸案,爵除。 王志:洪武21年王威去世,追坐胡惟庸案,爵除。 郑遇春:坐胡惟庸案被杀。 费聚:坐胡惟庸案被杀。 吴良:吴高洪武17年(1384年袭爵,永乐12年有罪,免,爵除。 吴祯:坐追吴祯为胡惟庸*,吴忠被处死,爵除。 赵庸:坐胡惟庸案被杀。 廖永忠 :1370年,封为德庆侯。 俞通源:坐*附胡惟庸,已死不予追究,爵除。 华高:1370年,被封为广德侯。 杨璟:坐追杨璟*附胡惟庸,爵除。 康茂才:未及封而死,子康铎受封。康铎去世,子康渊受谴,爵除。 朱亮祖:有罪,被朱元亲自鞭打而死。 傅友德:初封颖川侯,洪武17年进封。洪武27年赐死,爵了除。 胡美:初封颖川侯,洪武17年进封。洪武17年赐死,爵了除。 韩政:韩勋坐蓝玉案被杀,爵除。 黄彬:坐胡惟庸案被杀。 曹良臣:曹泰坐蓝玉案被杀,爵除。 梅思祖 :坐胡惟庸案被杀。 陆聚:坐胡惟庸案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排名

1、魏国公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明朝开**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2、鄂国公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 3、郑国公常茂,明**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4、韩国公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5、曹国公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 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扩展资料: 明初功臣表,是明朝建国前后,五个档次爵位**劳最大的一百五十位功臣名单。其中最高爵位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唐胜宗、陆仲亨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汪广洋、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明初功臣表

大明洪武初期朱元璋大封功臣,人数创历史之最。请教首批被封十公十八候二十八伯名单。

十公(开始是六公,后四位先封侯,后晋升为公,但是不是在洪武初期就不肯定了,所以是严格说应该是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胡大海为越国公、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十八侯:共24人(有6人后被追封为公但不在洪武初期,故共有18人)
沐英,定远人,封西平侯, 永乐四年封黔国公,予世券。
傅友德,宿州人,徙砀山,封颍川侯,予世券。后进封颍国公,予世券。
廖永忠,安徽巢人,封德庆侯,予世券。
赵庸,卢州人,封南雄侯,予世券。
杨景,合肥人,封营阳侯,予世券。
胡美,沔阳人,封豫章侯,予世券。
吴良,定远人,封江*侯,予世券。赠江国公。
康茂才,湖北蕲州人,子铎封蕲春侯,予世券。
耿炳文,濠人,封长兴侯,予世券。
郭英,巩昌侯兴弟也,封定武侯,予世券。
华云龙,定远人,封淮安侯,予世券。
韩政,睢人,封东平侯,予世券。
仇成,合山人,封安庆侯,予世券。卒,赠皖国公。
张龙,濠人,封凤翔侯,予世券。
吴复,合肥人,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予世券。
周武,开州人,封雄武侯,赠汝国公。
胡海,定远人,封东川侯,予世券。
张赫,临淮人,封航海侯,予世券。追封恩国公。
华高.和州人,封广德侯,无子,纳诰券墓中。
张铨,定远人,封永定侯。
顾时,濠人,封济宁侯,予世券。
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封靖海侯,予世券。
薛显,萧人,封永城侯,予世券。
郭兴,濠人,封巩昌侯,予世券,赠陕国公。

二十八伯:(几处史料记载不一致,翻遍我手头上的资料,真是找不到28伯,28伯的说法是不是评书或演义的说法呢?我只能确定刘基、李贤、王通等几个人是朱元璋封的,其他的可能是朱棣分封的,关于伯爵的实在难查,就见谅吧):
刘基,青田人,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李贤,鞑靼人,太祖赐姓名,封忠勤伯,禄千石
陈碹,合肥人,封平江伯,赐诰券。
高士文,咸阳人。追封建平伯,令予嗣,予世券。
柳升,怀宁人,封安远伯,予世券。
王通,咸宁人,封武义伯,予世券。
刘荣,宿迁人,封广宁伯,予世券。
费献,定远人,封崇信伯,予世券。
任礼,临漳人,封宁远伯,赐铁券,令世袭。
刘聚,特封宁晋伯,予世券。
吴允诚,蒙古人,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封恭顺伯,予世券。次子管者封广义伯,三子克勤赠遵化伯。 (一家3伯爵)
薛斌,蒙古人,封永顺伯。斌弟贵。封安顺伯,进侯,予世券。(一家2伯爵)
吴成,辽阳人。封清平伯,予世券。
李英,居西宁,封会宁伯。 从子文封高阳伯(一家2伯爵)。
毛忠,西陲人,封伏羌伯。
汪海洋,高邮人,封忠勤伯。
何真,东莞人,封东莞伯,予世券。
谭渊,清流人。子忠有功,又以渊故封新宁伯。
高士文,咸阳人。追封建平伯,令予嗣,予世券
柳升,怀宁人,封安远伯。
桑敬,封徽先伯,予世券。
胡深,处州龙泉人,追封缙云郡伯

问题很难找,找的好辛苦,希望帮到你!!!!!!!!!!!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明朝开国六国公有谁?二十八侯有谁?有多少伯爵?分别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