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常识

公文主体格式?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普发性公文有哪些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公文主体格式?(正式公文字体格式要求)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公文主体格式?

1.标题

公文主体格式?

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揭示行文目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注意:只有文种是绝对不可以省略的成分

标题的四种格式:①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②事由+文种;③发文机关名称+文种;④只有文种。

2.主送机关

《条例》规定:“主送机关指的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同类型机关内的同级别机关之间用顿号分隔,不同类型机关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告知性公文,以及一些章程、条例、规定等规范性公文,它的承办或者贯彻、执行、落实、知照的对象是全社会或者全体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3.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4.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是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印章是体现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6.附注

附注是对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主要标注公文的发布层次、印发传达范围等。

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7.附件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公文署名盖章的几种形式?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命令、议案两种法定公文都属于由***签署或加盖的是***的签名章,不加盖机关印章。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属于法定公文的一种,典型的会议文件,要经过会议之后才能形成,没办法盖章,由于无法盖章,所以决议的成文日期是放在标题之下加括号的。

哪些公文必须盖章?哪些可以不盖?

1.必须加盖公章的情况:(1)请示、批复、报告、函这几大公文种类需要加盖印章。(2)有明确的“发文机关标志”的通知、通报、决定、公告、通告及意见需要加盖公章。2.可以省略公章的情况:(1)经法定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2)属公文特定格式的“会议纪要”(3)“命令(令)”无须加盖机关印章而要由机关负责人签署(4)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向同级国家权力机关提出的“议案”,也不应加盖行政机关印章,由机关***亲笔签署(或加盖***的签名章)。(5)联合上报的公文,协办机关可以不盖章

公文应用文在结构上一般包含主送对象?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公文应用文的撰写目的,就是以文书的形式开展公务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是一种“公对公”的交流互动,因此,公文在结构上一般肯定包含主送对象,或者说主送机关。当然,像通告、布告这一类公文,由于其属于普发性公文,受众并非特定机关,其隐含的主送对象不是实体机关,而是一般社会大众。

*政会议纪要以什么形式签发?

“*政会议纪要”属于《*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五)规定的“纪要“之公文种类。即:“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该“纪要”公文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即“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附《*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14号)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公文来文怎么下载?

可以从当地的政务平台下载。现如今,各地都开发出了*政机关综合公务平台,在职在岗人员均可使用,只要输入个人账号及密码,即可登录,进入个人页面下载公文。不过,在平台的使用上,也是区分权限的,有些公文是普发性公文,人人都能收到,有的是别人发到特定人的个人信箱,则收件人可以下载。而有的公文是属于单位收文,只有单位收发人员可接收下载。

公文书写标准格式?

1、公文写作的格式以“通知”为例,通知是*政公文下行文中适应性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通知适用于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结构由标题、正文、落款和附件四部分构成。
3、通知的标题有三种形式:(1)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苏州大学关于召开XXX会议的通知。(2)事由+文种,如,关于放暑假的通知。(3)特殊情况下形成的通知,标题要注明性质,在文种前加上“紧急”、“补充”、“联合”、“转发”、“批转”、“印发”等字样。
4、通知的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1)开头用一自然段简明交待通知形成的缘由和根据。(2)主体简要叙述通知的事项。(3)结尾另起段写明通知执行要求,常用“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特此通知。”“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等习惯用语表示。
5、制发各类通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在通知的写作上要主题明白显露、文字简明扼要、结构先总后分,使人一目了然。

公文起草文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公文起草的注意事项:  (一)标题。由发文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二)主送单位。公文的主要受理单位,应当使用单位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单位统称。  (三)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四)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五)发文单位署名。署发文单位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六)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七)印章。公文中有发文单位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单位印章,并与署名单位相符。有特定发文单位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八)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九)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抄送单位。除主送单位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单位,应当使用单位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单位统称。  起草,是用书面语言将作者的构思物化为文章。语出《后汉书·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公文主体格式?

标签:宠物爱好